浅谈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9期   作者:王红卫
[导读]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科学技术水平随之提高,
        王红卫
        身份证号码: 14262319680323****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科学技术水平随之提高,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不仅是一个机遇,同时又是一个挑战。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一定进步,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属于支柱产业,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建筑行业呈智能化防线发展,但施工安全仍然为关键问题,需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本研究首先总结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并分析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制定结局方案,为施工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建筑施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为了保障施工现场安全,应当加强职工的安全管理,培养安全意识,并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度,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性对施工单位未来发展、整体水平存在密切关系,需加强施工安慰的安全管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十分重要,详细如下:其一,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对建筑企业市场行为有效制约。由于建筑工程行业是一个高位行业,极易发生多种安全事故,因此,应当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财产安全与工作人员生命安全,有助于区域经济不蹲发展,且在社会主义现地化社会的建设中具有促进作用[1]。其二,建筑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安全管理,吃施工单位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施工企业受到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影响,安全隐患较多,以上问题对施工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因此,需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管理人员需熟练掌握项目管理中安全问题,促使施工单位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其三,建筑施工采用安全管理可促使工作者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增强。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认识缺乏
  当前,我过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发展更好,提供给建筑行业更大发展空间,然而,在面对以上机遇时,多数施工企业重视经济效益,对于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问题重要性较为忽视。多数施工企业表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无直接关系,不重视完全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极易出现多种安全风险,增加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不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
(2)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差
   建筑项目在现场管理中,施工者的综合素质情况对安全管理水平产生直接影响。然而,我国的建筑工程在施工时,施工者以农民工为主,而该人群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缺乏,在施工过程中不具有安全意识,且自我保护能力差,极易引起安全事故。
(3)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与安全方案不相符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时,安全方案为重要内容,是施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实际施工过程中,伴随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施工安全方案不相符情况,体现于多个方面,详细如下:其一,在设计施工安全方案时,设计工作者未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安全方案依照之前方案复制过来,这就使得安全方案与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现象。其二,施工设计者自身工作缺失,未充分考虑到施工环境、使用器械设备在安全管理中产生的影响。其三,在设计施工安全方案时,施工过程存在特别注意关键环节,而设计者认识不到位,极易影响项目的施工进度。
(4)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时,施工单位为了避免工作人员不了解项目内容造成安全事故,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有效排查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然而,在项目实际施工时,由于具有较长的施工周期,且人员流动性强,施工单位在安全教育时仅仅采用形式教育,缺乏实际效果。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1)促使施工管理水平有效提高
        建筑工程系项目在施工管理时,使用信息技术促使企业管理工作水平提高。

建筑企业使用信息技术可细化复杂施工材料与施工工艺,随后,通过结合信息技术技术手段选择建筑材料,使用时护具对比方法,选出性价比高材料,有助于优化施工工艺,对材料质量有效控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施工中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建筑工程使用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均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保障性能与质量,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高质量、高校完成。建筑施工现场原材料需层层筛选,由专人负责材料检测、购买鞥工作,严格把控,在采购材料以后,有关人员需及时检测性能,判断是否与有关要求相符合。
        (2)促使施工管理的工作效率有效提高
        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自身较为复杂,且施工周期长,往往需投入大量人员,采用传统管理模式无法促使管理工作效率提高,且在施工过程中,需协调多方面,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在上传下达工作中,消耗很多精力与时间,因此,管理工作效率下降。施工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包括施工方、设计师、监理、业主,主要为施工方,确保各方能够有效沟通,在处理程序、办理手续过程中较为方便,施工企业通过共享信息资源,促使管理工作效率有效提高,使用信息平台优化数据,节约时间,如此一来,在安全挂管理有关工作中将拥有更多时间[2]。
        (3)促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提高
        项目施工人员属于执行者,在施工现场直接进入,开展工作。管理者主要任务为高效完成工程监造,此工作存在一定难度,管理者能力与工程建造存在直接关系。管理人员具有高素质水平,才可担任施工管理工作。因此,在建筑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加强基层工作者安全防范意识,促使施工安全的管理水平有效提高,项目管理者需结合施工单位,重视安全教育有关培训工作,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有关工作部门需重视基层工作者安全管理意识管理,增强管理意识,并加强综合素质管理,提高基层人员综合素质,促使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有助于预防安全事故,降低发生概率。
        (4)企业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实效性,需不断优化安全管理制度,优化施工现场规章制度,制约施工人员各项行为,促使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另外,建筑施工企业需实施责任划分,并指定安全责任人进行管理,检查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有效落实安全责任。
        (5)使用BMI技术对施工现场现场安全管理有效强化
        建筑项目在管理时,为了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工作人员需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将日常管理与监督做好。在长期安全管理有关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需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并给予及时处理,确保施工能够顺利且稳定进行。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中使用BIM技术,建立数据模型,使用数据分析、动态模拟工作,置管展现建筑物安全管理工作,特备是在排查安全隐患与处理安全隐患时,实施数据分析工作,施工各部门均需实施严格数据核酸工作与分析工作,保障工作稳定性与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使用BMI技术有助于施工人员高效定位工作,监督施工过程,并对施工全过程有效管理,继而将安全分析工作做好[3]。
   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需强化安全管理问题,使用智能化、现代化管理方案, 为施工企业建立更安全管理环境,促使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保障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浩,林波.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写真地理,2021,(1):153.
        [2]李潇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4):1225.
        [3]王林.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0,(44):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