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亚
上海市金山区林业站 上海 201599
摘要:新形势发展背景下,为农村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空间和机遇,越来越多的农业项目被提出,为农业经济带来动力支持。但随着农业项目的增加,资金投放力度的加大,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鉴于此,有必要加大农业项目管理的思考和探讨力度,采取规范科学的管理方式,快速解决现存的农业项目问题,以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农业项目管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业投入资金的增加,存在的不足也逐渐凸显出来。面对当前农业发展形式,有必要做好科学管控,注重农业项目的规划和处理,解决项目落实中存在的变更、资金短缺等问题,减少损失的形成,维护农业经济效益。
1 农业项目管理工作的关键性意义
1.1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
一直以来,农业经济都是国民经济体系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寻求发展,而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满足农业生产活动需求,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也减缓了现代化农村建设进程。而加强农业项目管理,可以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加大农民群众经济收入,调动农村劳动力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1.2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
农业基础设施既是农业生产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工具,可以说,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成果,决定了新农村规划建设态势。而加强农业项目管理,则可以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工程的有序开展,发挥农业基础设施工程的优势与作用。
1.3创建完善的市场机制
加强农业项目管理有助于创建完善的市场机制,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以推动现代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2农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立项前缺乏精准客观论证
对于任何性质、任何类型的项目来说,立项前都要经过深入调查,对项目建设涉及的各个方面加以系统性、精准性与客观性论证,从而降低项目建设过程中突发问题发生率。然而目前,多数农业项目因论证形式化,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导致项目无法通过验收。
2.2农业项目建设投资力度不足
农业项目的施工周期较长,人力资源、设备资源以及流动资金需求量较大。为此,政府部门、施工企业及各基层机关单位需加大对农业项目的重视力度,促进农业项目施工的有序开展。然而,本文通过深入农村地区实行调查研究可知,农业项目建设普遍存在投资力度不足,资金分配较分散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会制约现代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延缓新农村建设进程,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
3提升农业项目综合管理水平的具体策略
3.1明确各基层机关单位的职责
组建由各基层机关单位负责人与分管局长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将建设管理责任落到各部门、各员工头上。针对已经明确立项的工程项目,必须严格遵照上级主管单位批准的项目执行计划展开施工建设,不得随意更换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参与部门都必须积极配合项目主管单位,维护项目施工现场的秩序,以改善项目现场综合管理水平。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责令暂停施工,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直至整改处理结果达到标准要求。对于未能及时整改的项目部门,主管单位有权延期支付资金,且结合问题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惩处。建立健全农业项目监督管理制度,如编制完整的开工报告、施工期间实行动态化与精细化监督管理、不定期现场抽查、严格执行竣工质量验收工作、加强项目运营维护管理等。由此,实现农业项目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3.2提升农业项目资金管理水平
严格遵照农业项目批复计划、实际施工进度和整体施工质量进行资金拨付。从资金分配方面来说,严格遵照“自筹资金优先,国家补助资金为后”的基本原则,对流动资金实行合理分配。采取这些方法既能够保证农业项目准时启动,又能够使农业项目在规定期限内交付。尤为关键的是,增大农业项目的自筹额度,满足农业项目施工建设的资金需求,减轻当地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
再者,加大资金支出审核力度,创建完善的工程竣工结算制度与流动资金支取制度,确保资金流动的透明性,避免资金挪用或资金过度浪费问题,加强农业项目资金管理的系统性、合法性与合理性,增大资金利用率。
3.3建立健全的农业项目绩效评价机制与监督管理机制
在农业项目管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绩效评价、项目建设成果与预期建设目标相对比、工程投资决策与资金目标计划相对比的方法。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整个施工建设流程进行系统回顾,分析项目投资失利原因,总结实际项目投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创建绩效评价信息资源库,为后续同类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以优化农业项目的投资决策,维护工程的综合效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贯彻落实工程监理制度、招投标制度及项目法人制度,以促使施工组织规划的高效执行,将各类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4农业项目管理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对策
农业项目管理的每个管理环节都应该开展流程和资源的整合和分析,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健全的管理制度支持下,推行标准性操作,以维护农业项目最终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农业项目管理的强化措施有:
4.1开展组织管理,做好职责划分和落实
农业项目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组织机构,科学化分责任,对管理内容予以科学编制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管理方案。责任划分可帮助管理人员准确了解自身的权限和任务,并按照规范要求开展作业,改善管理水平。同时在问题出现后,可快速找出相关负责人,加快问题处理进程。
在农业项目管理中,要将重点放在项目落实的过程管理中,禁止出现重视项目种类忽视管理的现象,以免带来较大的资源损耗和运行问题,继而阻碍农业发展,削弱农村建设效果。
4.2做好前期准备的细化周密处理,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
在农业项目管理落实前,应加强前期规划,完善管理内容,从初期的项目选择、落实到最终的经济效益分析,均要做到科学处理,深入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及投资导向,开展调查分析活动,使农业项目成果为市场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和支持。在前期规划中,还需保证所选农业项目的可行性,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实施方法,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和支持。
4.3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农业项目管理的科学性
农民群众既是农业项目立项与建设的执行主体,也是农业项目扎根基层的服务受益对象。农业项目落到实处,已经成为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农业项目管理目标和基本要求,组织开展多样化、合理合法化与统一规范化的管理活动,避免出现管理空位或过度干预的问题。首先,立足科学发展观视角,对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流域协同治理、生态环境稳定平衡、经济发展持续稳定以及技术可行度高的基本原则,编制综合性管理方案和计划,并建立专业组织机构,聘用专家人员对管理计划和方案实行分析与审核,确保计划有效性,加大计划落实度。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从农民群众实际需求的角度展开综合分析与考量,科学选择农业项目,做好规划和管理工作,实现资金、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利用。
最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创新活动,趋利避害,改变现有发展状况和形态。结合实际情况,扩大农业项目的经济优势,凸显农业项目的管理特色,选择地理位置优越、农业生产力水平高、农产品特色鲜明、经济实力雄厚且领导班组完善的村镇,作为重点农业项目实验建设点。尤为关键的是,农业项目还要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夯实农业项目的群众基础,对于农业项目的深化落实具有现实意义。
4.4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实现规范化管理
落实责任制,对项目法人责任加以明确;落实招投标制度,对招投标环节的各项工作加以规范和把控,禁止在招投标阶段内出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况,促使招投标环节找到合适的合作单位,有效落实农业项目;落实监理责任制,要求监理部门人员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权限,实现农业项目落实过程的监督和管控,减少问题的产生,改进农业项目质量,维护其经济效益。同时监理人员需在制度要求下,对各环节作业内容予以分析和检查,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行为加以制止和处理,以提升项目价值;落实合同管理制,在项目开展前,签订合作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开展作业;建立档案管理机制,注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发挥其潜能作用。
4.5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改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农业项目管理中,各阶层部门单位都应该安排专人参与到项目管理工作中来,组建专业的管理队伍,让其熟练掌握法律法规要求,合理划分岗位职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再者,注重员工前期培训和教育,增强人员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完善管理方案,且不断尝试创新和优化,以期更好的推动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优化管理水平。
比如某特色花卉基地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约200亩,项目包含了仓库及管理用房、水泥道路、水泥明沟、围墙、玻璃温室及连栋大棚建设等多项内容。业主单位是合作社,大多数职员为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对项目建设的程序、制度等不熟悉。业主单位作为农业项目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贯彻落实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和资金报账制,才能为农业项目建设保驾护航。针对这一情况,要求合作社安排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负责前期资料收集、设计、招标及监理等工作,明确管理目标,加强各环节的监督和管控,确保各项工作内容及手续办理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在项目完成后,还应开展竣工验收工作,确定项目质量。
另外,部分项目由于业主单位责任意识较为薄弱,对农业项目管理重视度不高,工作随意性较强,在实际作业中可能会存在较多的变更情况,导致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存在诸多问题,进而阻碍后续工作开展,增加作业难度。鉴于此,要求合作社能整改的必须整改,无法整改的建设内容,则从建设项目中剔除,同时取消该部分建设内容的财政补助。
4.6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做好招标监督工作
农业项目获批后,主管部门要组织招标活动,挑选合适的合作商,落实农业项目。在招标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发挥自身作用和职能,对招标环节进行监督和管控,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同时,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竞标单位予以详细审核和检查,合理选择企业单位,推动农业项目的顺利进行。
4.7加强全过程绩效管理
树立全过程绩效管理意识,落实事前规划、事中跟踪、事后评价等相关内容,以提升农业项目绩效水平,保障后续经济效益。在绩效管理中,需落实全过程管控要求,加大日常工作的监督和控制力度,尤其要做好重点项目及环节的监督、检查与审核,以加大项目落实度,降低问题出现几率。再者,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标准要求,在该要求指导下,开展科学管理,防止问题的产生。同样重要的是,还应建立反馈机制,对存在问题或资金使用较大的情况,予以及时上报,减少不必要损失的形成。全过程绩效管理也有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保证农业项目目标的有效达成。
5结束语
在党中央国务院协调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文明乡村战略发展理念的大时代背景下,各基层的农业项目建设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尽管农业项目建设阶段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相信在政府部门高度关注、村镇统一协调发展以及农民群众共同努力的发展态势下,必定能够获得预期成效。由此缩小城乡差距,为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陈.关于加强和规范农业项目管理的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574(13)
[2]黄体超.农业建设投资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西农经,2019(12)
[3]田娜,杨晓文,单东林,等.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9,v.47;No.624(11)
[4]赖红兵,吴兆娟,鲁杏,等.三峡库区生态农业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0,059(004):166-169.
[5]李述成.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问题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9,060(01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