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实施要点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9期   作者:岑海燕
[导读] 当前,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乡村的改造和乡村环境的营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岑海燕  
        广西华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30000
        摘要:当前,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乡村的改造和乡村环境的营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做好美丽乡村规划成为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不仅指完善环境、建立景观带、视觉村、合理规划基础设施以及改造生态环境,还应统筹乡村发展情况,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实际规划过程中应结合城乡规划设计工作进行匹配性处理,保障美丽乡村规划的适宜性。本文在此从实施美丽乡村规划的意义出发,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的具体的实施要点做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美丽乡村;实施意义;规划要点
        前言:目前,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开展,乡村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被普遍关注,但总体而言,社会普遍重视单个村庄的规划,缺乏对区域层面的总体控制和引导,缺乏各层次规划之间的衔接,容易造成乡村规划建设的混乱和无序,在此背景下,需要在区域层面开展乡村规划的研究工作,建立完善的乡村规划体系,完善规划设计技术方法,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城乡统筹的进程。
一、美丽乡村规划概述
    美丽乡村规划是基于乡村自然环境和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实践的总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也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次规划是为村落的良性发展提供指导,设计过程中,从基础设施出发,整合村内的优势资源,在原有基础上再建设、再改造,保留乡村原有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体现乡村之美,全面改善村落人居生态环境。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二、实施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中心由“高速度”转变为“高质量”,这同样体现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上。当前我国村庄的数量依然远大于城市数量,乡村的建设依然是规划建设的重心,但由于乡村规划专业人员的缺失,乡村规划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乡村普遍存在着生活环境较差,服务设施不完善,村民收入偏低的现象。美丽乡村规划的提出就是为了保证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快速发展,美丽乡村规划有助于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做到乡村产业升级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民生活,实现农业现代化。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还能减少社会矛盾,使得村民也能感受到社会发展带给人民的红利,从而保证了各个地区的均衡发展。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实施要点
1、突出特色,强化规划引领
美丽乡村建设要按照“规划先行,基础配套,突出特色,注重风貌,着力生态,留住乡愁”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加强“空心村”服务管理和改造,实现农村规划全覆盖,凸显个性设计,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达标村提档升级,实施村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工程。
2、加快推进村庄规划
编制村庄规划要立足现有基础,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按照规划有序开展各项建设,严肃查处违规乱建行为。完善建设标准和规范,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
3、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有序实施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加强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继续通过中央车购税补助地方资金、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券等渠道,按规定支持农村道路发展。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全面实施路长制。开展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创建工作。加强农村道路桥梁安全隐患排查,落实管养主体责任。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加强中小型水库等稳定水源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工程标准化改造,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还要完善农村水价水费形成机制和工程长效运营机制。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推进燃气下乡,支持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源。加强煤炭清洁化利用。
4、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根据乡村休闲观光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加强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日常登记颁证工作。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完善审批实施程序、节余指标调剂及收益分配机制。
5、利用地理优势,完善自身产业链条
实施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和本土的实际地形地貌进行结合,创造完整的产业链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特色,从而确保乡村的知名度及经济的发展。比如,因为城郊村往往和城镇比较近,可以发展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以此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对其交通及相关的其他服务采用城镇标准实施规划,从而有效实现和城镇的有效结合。还比如加强乡村振兴多面性,突破唯有旅游产业做文章的跟风振兴举措,将农业、林业、渔业、文创业、小型工商业等多个振兴产业因子配方植入适宜乡村点区,形成区域性城乡优势产业链。
6、推进“智慧乡村”建设
相较城市地区蓬勃发展的信息化进程,城乡之间依然存在数字鸿沟,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京郊平原地区“智慧乡村”建设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人才建设,从乡情出发,充分考虑乡村的特点和需求,实现“智慧”与“特色”有机融合,走出和智慧城市模式不一样的可行性发展道路。通过完善街镇和村一级的规划建设信息,整合各村镇政府、部门和单位的数据资源,搭建数据接口、打通数据、实现对数据的统筹管理和基础准确无误的数据平台,将数字资源转变为信息机遇,用丰富的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四、结语
   综上,美丽乡村规划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要求,更是推动和谐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实际规划过程中应注重宏观统筹规划,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导入社会资本,关注生态建设并强调文明发展,以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保障乡村的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卓玛草.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实现路径[J].经济学家,2019,(01):104-112.
 [2]黄文泽.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0(06):48-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