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乡村规划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9期   作者:古青
[导读] 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工作需要深入了其工作内涵和内在联系,
        古青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工作需要深入了其工作内涵和内在联系,笔者基于对二者关系的理解指出了现阶段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的困境,并抱着解决当下困境的心态,从互联网思维应用角度提出了乡村规划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的路径,首先要加强互联网在衔接意识传播中的应用,确保规划龙头引领,然后要加强互联网思维,创新和保障乡村规划与政策的有效融合,最后完善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规划成果应用水平,最终构成完整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三农”;衔接路径;乡村规划;政策保障;调解矛盾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可以将两项政策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但也是对乡村基层执行能力的考验,而乡村规划则可充分发挥政策承载转化和引导执行的粘合作用。进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首先要理清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意识到乡村是共同富裕发展道路上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的薄弱节点,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但同时也带来更多矛盾和问题,城市发展过程中曾经走过的弯路在乡村发展中也要尽量避免。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是在深刻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根本而量身定制的,是举全党、全国、全民之力推动的国家发展战略。脱贫攻坚在本质上是为了消除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障,而乡村振兴是继脱贫攻坚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是以稳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为前提,以更大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措施推动乡村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的脱贫致富并非短期工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项工作存在着承接过度的必然联系,其目的都是为了消除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贫富差距和矛盾。
二、互联网时代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的困境
科技飞速发展的已带领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一是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让农民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更加广阔多元,但同时也更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影响。二是基层干部对互联网认知能力的高低或偏差将严重影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成效,尤其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这一关键阶段,政策理解、传递上的不到位,将造成行动上的短视,直接影响乡村地区群众心中乡村振兴工作格局的建立。 三是现阶段的衔接工作依旧存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法统筹兼顾的现象[3],脱贫攻坚没有给乡村振兴留有长久的发展空间,乡村振兴没有有效利用好脱贫攻坚的成果,浪费时间和精力。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提出有序衔接的路径
目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使其思维方式不受限于互联网产品、企业或其商业领域,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过程中,依托乡村规划与互联网思维有效的融合、利用能进一步激发工作生命力和创造力。
(一)加强互联网在衔接意识传播中的应用,确保规划龙头引领
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到3.09亿 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9%。乡村群众在信息时代已经有能力自主接收信息,学习知识。此时,科学谋划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顶层规划设计尤为重要。一是要总结过去,继续针对地方发展实际,制定更为具体有效的,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二是要立足当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协调好贫困与非贫困区域、乡村地区与城镇地区融合发展关系,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问题和衡矛盾,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平稳过度。

三是要着眼未来,进一步提升规划统筹性和前瞻性,在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融会贯通。应该在乡村地区多发挥互联网优势,集中召开思想传播和规划宣讲会议,特别是要将相关政策、乡村规划与“三农”实际工作的内在联系作为理论体系基础,呼吁乡村群众和基层干部共同完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任务,同时,还要重视网络舆情及负面信息的监管、疏导,最终构建干群同心的工作关系。
(二)加强互联网思维,创新和保障乡村规划与政策有效融合
在“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期下,政策的稳定和有效执行是工作推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对规划体系结构和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乡村规划,特别是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在协调城乡融合、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融合推动各项政策执行落地中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利用互联网思维,在整合既往规划编制经验和研究成果基础上,探索全新的内容框架能更为高效达到工作目标。一是要坚持“用户至上”。将规划为乡村群众而编、而用的编制理念贯穿至终,以更简洁易懂、突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思路出发。二是要坚持“高参与感”,打破传统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负面评价,在设定规划内容的前中后全过程中实实在在提高乡村群众和干部的参与度、体验感,并根据后续执行情况,进行动态更新。三是要坚持“颠覆性创新”。结合各地实际,积极运用大数据、平台、跨界等互联网思维模式创新规划内容,使规划更精准、更方便、更接地气。四是要坚持“免费感”。在乡村规划编制内容中附加“免费增值服务”,技术服务单位不是编制完成就甩手不管,要对规划内容实际可操作性行、落地性进行跟踪问效,要对其管理执行提供长期“售后服务”。
(三)完善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规划成果应用水平
互联网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真正的基础设施之一,就像电力和道路一样,不仅是可以用来提高效率的工具,更是构建未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设施[6]。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提升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不管是工作沟通协调、科学技术的引进学习、还是产业发展、产品推广,互联网在各方面应用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只有建立完善的互联网设施,村外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先进技术、知识、理念才能以更低的门槛走进来;村里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如农产品和自然生态资源才能更好的对外展示,被外界了解,走出去。依托于规划指引的乡村发展通常是一个较为长期的、持续进行的过程,而乡村地区的实际地理条件和规划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通常是造成规划执行应用偏差的主要原因,完善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规划成果应用的意义就在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快捷性、方便性、实时性是重构了时间和空间联系,打破时差、地域、人员的间的隔阂,使乡村规划实际应用更为高效彻底。
四、结束语
本文基于互联网思维,梳理乡村规划工作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遇到的困境,并为有序衔接的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统筹兼顾。
参考文献
[1]曹永峰.脱贫攻坚过程中张家口地区农村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及作用发挥研究[J].南方农机,2021,52(06):6-7.
[2]曲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开发性金融道路探析[J].郑州师范教育,2021,10(02):54-56.
[3]尹业兴,贾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设计[J].农业经济,2021(03):37-39.
[4]龚理,孙贺,田建辉,李汉超,孙志超,白江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有效衔接探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3):8-9.
[5]李书奎,任金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扶贫资产管理视角[J].农村金融研究,2021(02):20-27.
[6]白博,侯辉.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应用思考.经营者,2019年第17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