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荣
浙江绩丰岩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2000
摘要:社会发展在建筑行业中主要表现为对建筑物质量要求的提升,而整个建筑物质量与深基坑支护、岩土技术密切相关,因此,强调相关工作人员应切实落实工程岩土勘查工作,并有效落实深基坑开挖支护处理,确保工程质量。本文以某建筑群为例,通过合理选择岩石勘察技术,详细了解区域内岩石层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深基坑开挖、支护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建设;深基坑;岩石勘查技术
引言:对于工程建设而言,基坑开挖施工的应用较为普遍,当基坑开挖深度高于5m,则被视为深基坑施工,要求工作人员应落实相应的支护工作,确保工程稳定度。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合理应用相关岩土勘察工作,了解区域岩土层分布情况,并记录地下水情况,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准确性,在整体上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1.工程概况
某建筑群为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53000㎡,总体建筑群基坑开挖深度在3~7m,因为3号楼和4号楼基坑开挖深度均高于5m,属于深基坑施工,需要借助土钉墙完成相应的支护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性,在基坑支护前,工作人员应切实落实岩土勘查工作,为支护各项参数提供依据,确保施工顺利开展。
2.深基坑支护与岩土技术
2.1岩土技术
2.1.1岩石层分布
结合工程外部环境,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完成岩土勘查技术选择,勘查结果显示:在本文工程中,从上到下岩土层分布分别为杂填土、粉质黏土夹粉土、粉质粘土与粉沙层、粉细沙。其中,杂填土厚度、标高分别为0.71~1.72m、+1.623~+3.325m。粉质黏土夹粉土厚度、标高分别为1.905~3.215m、-0.821~0.523m,具有软塑~可塑的特性,并在土层中部存在中密湿粉土。粉质粘土与粉沙层厚度、标高分别为3.92~7.32m、-9.486~-6.058m,具有软塑~可塑的特性,整个粉沙层呈现松散的状态。粉细沙厚度、标高分别为42.92m、-47.545~-6.245m[1]。
2.1.2地下水埋藏
在本文工程中,基岩、粘土层与杂填土分别为弱透水层以及强透水层,整个工程区域多为孔隙潜水,上层存在带水情况。因为施工产地处于山前盆地位置,地势相对较低,因此,上层带水情况相对较差。通过收集区域地理信息资料,可获取到区域年水位信息,具体年变化幅度在1.5m。施工人员在深入施工现场后,经有效勘察,确定各点位后,对各点位水位予以测量,稳定水位在2.8~3.8m,标高在59.125~68.059m。
2.1.3周围基础设施情况
工程深基坑施工位置与市政道路较为接近,要求施工人员应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以免受到施工不当影响,导致支护效果下降,出现支护变形,进而损坏市政道路,不利于区域交通运输。因此,在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应经过现场勘查,了解道路详细信息,准确测量出道路与深基坑的距离,并对该道路交通情况予以评估,明确其重要性,在遵守道路通行规则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深基坑施工。在计算基坑超载标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动荷载相关因素,并根据道路运营模拟结果,评估深基坑可能受到的影响,做好相应处理措施。
2.2深基坑支护技术
2.2.1施工准备
施工前,施工人员应从多方面着手,以便于深基坑施工角度出发,深入施工现场,落实施工现场调查以及评估工作,并结合岩土勘查结果,经有效对比,对存在不合理情况的区域进行重新勘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具体而言,施工人员应注意检查施工环境是否符合设备进场条件,确保设备能够顺利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应判断现场能否支持临时供电、给排水工作,及时做好障碍物清理,以免对施工造成困难。
2.2.2开挖支护
以施工要求作为依据,在支护施工前,应落实相应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应根据设计图纸详细分析设计意图,并以此作为依据,既要了解施工周围环境情况,还要了解整个施工流程,重点做好岩土勘查报告分析,将岩土性质、特点考虑在施工中。完成设备检查工作,确保设备完好性,并做好深基坑施工各项协调工作,并合理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周边放样、开挖支护配合。具体而言,周边放样要求施工人员应在施工前完成,并要在放样完成后上报到监理单位,由专业工作人员参与复核,并在开挖前二次复核。而在开挖支护配合中,施工人员应根据实际施工环境,使用挖机,按照分层、分段的方式,完成开挖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应控制好开挖量,以免出现超挖情况。在开挖前,应由建设方牵头组织协调会,明确各方责任,以具体支护进度作为参考,合理管控开挖工作,确保开挖量与支护工程量范围内,同时,对于支护施工而言,根据竖向间距数值,强调基坑表面高度应保持相同参数。在确定首道支护结构标高后,要求施工人员应切实加大对首层开挖深度的控制力度,与前者相比,后者要低于20cm,并且在后续施工中,应做好每层间距控制,具体距离为1.6m。开挖前应以分区处理作为重点,当开挖到第二层时,在开挖完成后,应另外将一段距离进行保留,后继续开挖,保持这一规律,提高施工支撑作用。当开挖最后一层时,要求深度应在基坑底部。做好上一层支护结构以及面层混凝土养护工作,经检验,在养护合格的情况下,才能够继续开挖下一层,在整个开挖过程中,应禁止挖机、支护结构相接触。在支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则会进入到大面积开挖施工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明确分区、分层要求,并由专业人员在现场进行施工指挥,并做好相应的调度工作,合理协调开挖、支护工作有效展开[2]。
针对制作土钉而言,施工人员应明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并将周围环境考虑到施工条件中,做好管控工作。本文工程采取支护剖面,共计使用土钉4排。土钉第一排与地面间距以及垂直间距分别为1.6m以及1.6、1.3、1.4、1.4、1.4m,在土钉中心拉杆位置处,主要由螺纹钢筋构成,需要将其以15°完成倾角控制。喷锚面层、喷射厚度分别为钢筋网以及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厚度要求在100mm。
在编制钢筋网过程中,应以设计要求作为依据,切实落实钢筋网绑扎工作,并根据施工要求,进一步完成双向配筋工作。其中,应注意做好钢筋接头处理工作,具体需要予以错开处理,并保持距离在500mm左右。在编制钢筋网完成后,还需要做好锚管安装工作,通过将螺纹钢用作加强筋,并将其与锚管相连接,使其能够压紧钢筋网,在确保压紧度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可借助有效焊接手段,使各部件包括网片、土钉等,有机与加强筋相联合,形成整体,在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检查搭接长度,确保整个搭接施工与设计要求相符。
基于混凝土喷射,要求施工人员应充分明确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并以此作为依据,合理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在深基坑开挖完成后,应注意检查修坡完成度,在所有工作完成后,则进入到混凝土喷射施工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强施工技术控制,施工要求在钢筋网成型后适应,并确保能够一次性喷射完成。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合理选择岩石勘察技术,并配合相应的深基坑开挖、支护技术,可有效提升工程质量。本文工程施工已经顺利完成,并经质量检验后,建筑物符合预期标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经检验,工程岩土勘查报告内容十分详细,准确度较高,能够为深基坑支护施工提供有效依据。在整个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岩土勘察报告具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祝佳楠.工程建设中深基坑的支护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J].四川建材,2021,47(05):77-79.
[2]陈烁标.工程建设中深基坑的支护与岩土勘察技术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21,33(0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