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珠珠
身份证号码:37152319920202****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高,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国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下,水资源污染以及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用水矛盾极为突出,水资源日渐匮乏,进而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资源,例如做好水质监测与服务工作。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保护
引言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以往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并未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价值,将其置于经济建设之后,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让人们尝到了苦果。目前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单位制定的制度体系不完善,采用的方法策略不合理,严重影响到了实际工作效果,导致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生态平衡被打破,自然灾害频发,人们的生产生活均受到了巨大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脚步受到了极大制约。
1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一直以来,相关单位对于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都存在着轻视心理,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才是关键,环境保护要适当挪后,在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也没有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导致实际工作开展中遇到了重重困难,生态环境愈发严峻,经济增长也呈现出倒退的趋势。
1.2缺乏相关的信息服务系统
目前很多省市针对水质监测并没有建立十分全面的基础数据库。在这样的情况下,水资源信息开发会出现数据空间利用不足的现象,一些建设项目不能有效启动,进而对水质监测结果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在水质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数字化程度不高,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虽然在采集江河湖地下水信息过程中利用了传输和相关技术手段,但质量监测工作还是较为落后,最终导致监测数据具有较大误差。
1.3技术水平低与创新能力差
科学技术是现代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由于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中的中小企业较多,占据主流位置,导致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与技术水平较差,难以切实地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除了部分企业装备和技术较先进、设施较完善外,我国绝大部分的企业产业链短、技术落后、设备简陋,且专业化程度普遍较低。难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而技术装备的问题将造成企业的加工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短板致使产业后续发展的力量薄弱,进而导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不得不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来提升企业收益。
2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改进对策
2.1加强供水水源地水质监测
饮用水质量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健康水源能够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讲,饮用水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目前我国对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工作并没有形成全面覆盖的局面,只有覆盖到市级内部,才能实现水质质量监测范围的最大化,确保人们具有安全的饮用水。
2.2积极创新用水策略
一是要优化农业灌溉方式,明确不同类型农作物不同生长周期的需水量,使用滴灌和喷灌的方式,如构建滴灌系统,将水直接输送到农作物根系,具有着传统灌溉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有效避免了部分水分挥发到空气中,或者是土壤湿度过大长期浸泡根系引起农作物烂根死亡,是节约用水思想的重要体现,在我国不少地区的农业生产中都被广为运用。二是应用海绵理论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的蓄水、净水能力,在雨季将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和存储,旱季时将水资源释放出来加以利用,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市政用水量,不失为缓解供水压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举措。三是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促使污水快速得到净化,经过检测达标后才能排放到附近河流水环境中,以强化水资源保护效果。
2.3推进节水技术研发与应用
设置节水技术专项研发基金,加大节水技术研发力度,强化工业行业高用水单元的过程节水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构建节水技术信息平台,对节水技术进行及时发布,使公众能够最快获取最先进节水技术信息。对各区域各类型用水户节水技术的实施进行分类指导,包括高效用水技术、高品质废污水利用技术、科学用水计量技术、公众个人节水技能等。实施技术资源整合,利用政府职能,将分区域、分行业、分用户的节水技术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建设工业用水园区、废污水集中处理、再生水统一调配等措施形成规模化节水。
2.4植被生态建设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1)在森林水循环中,森林能够把降水截留到地表,被植物吸收,从而能够对生态系统进行调节。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覆盖面广和结构复杂的特点,植被生长周期比较长,储水能力较强,应当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这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时,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平衡径流河川的作用,一是在暴雨季节,森林生态系统可以凭借储水能力,对地下水进行补充。二是在干旱季季节,森林生态系统可以用所存储的水资源,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2)通过水土保持来治理水土流失,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水土保持可以减洪增枯,对地表水流进行拦截,延迟洪峰,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二是通过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有效调节水流、改善水质,对水资源的保护作用相当明显。三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增加林槽植被种植范围,改良土壤耕作技术,可以控制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泥沙,保护河流水环境。
2.5推进的路径
一是实施非常规水源配额管理。科学设定全国非常规水源配置总体目标。按照非常规水源利用潜力,确定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目标值。分解确定区域非常规水源配额指标。以全国非常规水源配置总体目标为约束,制定省级行政区的非常规水源利用目标,并进一步分解到市县。二是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将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作为区域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的强制性内容,纳入市政供排水体系。配套建设再生水处理设施与供水管网,使再生水接入供水体系,也可直接回补河湖生态用水。供水管网规划协调。雨水利用规划需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海绵流域规划,做好公共设施、小区的内部利用小循环。矿井水利用规划与能源开发以及配套的下游产业链条建设规划相结合,配套建设矿井水处理设施,替代矿山生产常规水源或满足下游产业园区用水。
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环境水质关系着人们的健康生活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全面做好水质监测工作,才能让水资源被合理开发利用,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完善工作机制,构建水资源工程格局,实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要运用植被生态建设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方式来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促进自然生态的自我修复。相信这些举措的落实必然会让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焕发勃勃生机,大幅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田士奇.浅谈加强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能力建设的必要性[J].农业与技术,2018(17):61-63.
[2]杨汉明.以高标准高质量水文技术服务支撑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J].陕西水利,2012(6):5-7.
[3]司毅铭.黄河流域实施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的整体构想与初步实践[J].中国水利,2012(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