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俊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城市发展和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水资源是稀缺资源,如何做好水环境的治理工作也是技术人员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所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企业应当对水环境的治理作业引起高度重视,针对现存问题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各领域的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频繁,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为了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企业应当结合当地水环境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工程。接下来,笔者将围绕城市水环境这一课题,基于综合治理工程的视角上对其基本概述、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展开详细地阐述,旨在为从事水环境治理作业的相关技术人员略陈管见。
一、城市水环境
所谓城市水环境,其通常是指城市中满足生物群体生存需要的水体环境,包括水体质量、供给程度、水利景观等等。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水环境是指国内所有的水资源环境,如人造水库、江河湖海等。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水环境是指水质,即地表水资源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如水资源中的菌落数值是否超出相关标准等等。适当地加强对城市中现有水环境的优化力度,努力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为人们提供更适合稳定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
二、影响因素
(一)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水环境的压力。就目前来看,城市发展中的公路建设、给排水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开展并未充分地对水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缺乏对水资源的环保意识,从而导致水污染问题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此外,城市发展有时还会对河道进行占用,将含有污染物质的水体排入河道,继而造成水源恶化,破坏该地区的生态平衡。
(二)水利工程
除了城市发展因素之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具体来说,现阶段水利工程大多以浆砌块石或者混凝土为主来完成堤岸的堆砌作业,但这种建设方式会使得树立工程所处地区的水土出现分离,降低水环境的自净能力,生态环境中的自然生物无法维持能量循环的平衡性,继而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1]。例如,部分城市规划中的水利项目可能会结合当地的水环境情况建设拦腰水坝,以此来实现其经济效益。但其会破坏该片水域中的水体连续性,导致水环境中自然生物的迁徙和生活受到不良影响,河道的水生态环境无法实现自我调节,最终引发各类水污染问题。
三、存在问题
(一)治理方式单一化
现阶段国内部分企业针对水污染及其相关问题通常会根据水环境的污染源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在面对以外源性为主的污染源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分流管网或者直接阻断污染源的方式来调节水环境。在面对以内源性为主的污染源时,工作人员可以采取覆盖泥或者生物剂等方式对水环境加以调节。上述治理方式虽然都有一定的作用效果,但其在应用时均对适用范围有所限制,导致治理方式过于单一化,治理成效不够理想。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单一的治理方式虽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为良好的水环境治理成效,但是一段时间后该水域便会在此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2]。若该地区恰好处于雨水频发的季节,则形成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便会大大增加,从而进一步引发新的水环境治理问题。
(二)分流管网质量不佳
目前水环境治理作业中所采用的分流管网主要是用来分离污水和雨水,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水质的污染,切实有效地提高水环境质量成效。
但由于在水域中建设分流管网的难度系数偏高,且前期的资金投入较多,因此目前各地区的分流管网数量还暂时不能满足水环境治理工作发展需求[3]。此外,分流管网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设施老化等问题,如果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地对其进行后期维护也会导致分流管网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其在水环境治理作业中的应用效果。
(三)截污作业不彻底
国内很多地区在针对当地水环境开展治理工作时均会设置截污管网。顾名思义,截污管网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将污水传输至特定的处理中心,将其净化处理后再进行科学排放,从而间接性地实现对水环境的有效治理[4]。客观来说,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部分地区针对污水所设立的处理中心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情况,导致未净化或者净化不完善的污水排入河流,对当地的水环境造成不可预估的污染及危害。
四、解决途径
(一)完善综合治理机制
针对上述所提到的治理方式单一化对水环境治理作业所带来的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将完善综合治理机制作为切入点,结合当地水环境的基本特征,在现有的治理机制上进一步地完善。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工作人员应适当地加强对治理措施优化研究的重视程度,在针对水环境的水质问题制定综合治理方案时,可以尽可能地将多种治理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合理地拓展其适用范围,充分发挥不同治理方式的应用优势,最终实现最为理想化的治理成效。第二,工作人员还可从污染源进行考虑,联合当地相关部门对水污染行为严惩不贷,这样可以从源头上减轻综合治理工作的压力。第三,从自然环节的角度出现对当地水环境进行综合、全面地考察,明确各季度的降水量,以及各区域内的污水排放量,综合考虑水环境的多方影响因素,拟定最佳的治理方案,以期最终能够达到预期理想的治理效果。
(二)注重管网设计规划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分流管网的应用优势,工作人员应当对分流管网的设计规划引起高度重视,具体措施如下:第一,积极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以及机械设备,借鉴国内外优秀工程中对分流管网的建设景观,降低分流管网的建设难度,显著提高其质量水平。第二,适当地增加资金来源,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现结合,扩展投资渠道,为分流管网建设作业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支持。第三,做好后期维护作业,工作人员可定期组织专业的维护团队对分流管网加以维护,对其中老化构件进行更换,及时地解决故障问题,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从而使得分流管网能够更好地为水环境治理作业提供服务。
(三)加强污水处理力度
作为综合治理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污水处理作业可以有效地降低水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含量,从而进一步强化当地水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成效。具体要点如下:第一,尽可能地保障各地区均设立有完善的污水处理中心,并对直接将含有污染物质水资源直接排入河流的行为严惩不贷。第二,工作人员还应从截污管网入手,通过不断地优化截污管网的性能,注重对截污管网的日常维护,使得其能够在水环境治理作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效果,显著降低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五、结束语
虽然就目前来看水环境治理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依然会出现治理方式单一化、分流管网质量不佳、截污作业不彻底等问题,但工作人员可通过完善综合治理机制、注重管网设计规划、加强污水处理力度等措施对其进行有效解决,从而使得水环境治理工作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胡洪营,孙迎雪,陈卓,吴光学,李锋民,种云霄.城市水环境治理面临的课题与长效治理模式[J].环境工程,2019,37(10):6-15.
[2]任华.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问题与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9(12):98-99.
[3]刘承坤.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污染控制治理的方法探讨[J].居舍,2018(34):183.
[4]张娟.关于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治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