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卷第9期   作者:王嘉琳
[导读] 主题公园,已不仅是为了城市的生态平衡,也成为了市民的一种生活必需,
        王嘉琳
        61010219950131****
        摘要:主题公园,已不仅是为了城市的生态平衡,也成为了市民的一种生活必需,城市或区域的一张名片,更是一种逻辑思辨。主题公园领域受到了游客和资本的竞相追捧,近几年,尤其本土主题公园在各地加速开建,国际大牌主题公园也纷纷抢占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主题乐园的建设出现了概念不清、盲目建设、模仿抄袭、低水平重复、依靠房地产、服务缺陷等问题,文章试图由主题公园发展历程进行一些剖析与探讨,通过对主题公园的雏形即古人庭园的维护、重建中如何去理解古人曾给予的哲理与寄托;在城市公园设计与建设中的格局探索中如何布局;以及讨论了主题公园打造的业态并进行思辨;对未来科技型主题公园的发展方向与原创性进行深度分析,尤其是国际知名原创性主题公园设计中具体元素与步骤的思辨方式等等。
        关键词: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引言
        无论是城市的主题公园化,亦或是主题公园的城市化,均揭示了主题公园和城市之间的深度链接关系。将主题公园的概念置于中国,不难发现,主题公园在2000年以前就普遍存在“一年兴,二年盛,三年衰,四年败”短生命周期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恰恰源于其与所依托城市的空间发展隔离;进入21世纪,主题公园新一轮的大规模开发建设,重要特征之一是摸索到了“旅游+地产”的城市成片综合开发的发展道路,即主题旅游与城市、区域发展日趋一体化,通常选址城乡结合部,充当城市化和经济转型发展的先锋[3]。因此,本文在理论解读“城市的主题公园化”和“主题公园的城市化”的基础上,以我国主题公园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常州新北区和中华恐龙园为例进行实践解读,以期为当代城市发展和主题公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示意义。
1建设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1改善城市人们居住环境的必然选择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广大居民对生活环境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升,这就为城市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如何使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确保人类与自然间保持和谐的共生关系,这是城市建设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对城市文化主题公园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将文化看作是载体,通过有效途径使得自然环境、人文精神能够整合为一体,可以保证公园的社会性、公共性充分展现出来,并使得城市居民的内在需求真正得到满足。
        1.2高潮引发沉浸感
        每个主题公园都有核心的热门体验项目,这些项目深受游客的喜爱。通过多重的感官刺激、惊心动魄的“危险”体验,给游客带来了难忘的游园经历。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制造跌宕起伏的高潮,引发游客的共鸣。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以真实感觉为特征,具体表现为真实视觉与听觉结合的呈现方式。在横店影视城的梦幻谷乐园中,有一个集各种特效和高科技于一体的大型表演项目《暴雨山洪》,是一个大型的实景灾难重现主题表演。神秘的求雨仪式和怪异的舞蹈,配合大雨倾盆、雷声阵阵的天气和险象环生的灾难场景。洪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冲毁了房屋。令游客感到惊心动魄,意犹未尽。第二种是以真实体验为特征。相比于第一种,游客有更高的参与性。大型游乐设施如过山车,载着游客在空中攀升、倒转、滑落,制造紧张惊险的真实体验。或是通过3D投影技术和座椅小范围的位移模拟远距离大幅度的移动。座椅前后位移,时而迅速坠落。加速感由于喷气、座椅倾斜、座椅震动和音效而极大增强。在主题公园中,这些大型设备被赋予不同的故事背景和品牌符号。
2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
        2.1活动内容趋于同质化
        将主题公园的活动内容根据娱乐项目、娱乐项目和观光类项目进行分类比较,发现主题公园很多活动项目比较相似,有些虽然在名称上略有差异,但活动内容是大致相同的。

此外,还有一些名称相同的活动出现在不同的主题公园中,如、自行车、足球、CS、摩托、DIY等项目,一方面说明这些项目非常受欢迎,另一方面反映出主题公园活动内容的设计缺乏创新,更新频率较慢。
        2.2文化内涵挖掘得不够深入
        主题公园通过景观和活动设施的设计,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欣赏景观和体验活动的场所,使游客对景观和活动的体验足够深刻,但游客对于主题公园文化情感的体验却相对匮乏。这是由于主题公园对文化内涵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导致园区整体景观与文化脱轨,无法在文化的引领下实现景观欣赏、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统一。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将园区所处的特殊地理条件下孕育的地域文化考虑在内。而主题公园的设计应该抓住文化这一内核,通过景观向游客传达文化情感,使主题公园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
3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思考
        3.1结合本地需求,优化整合资源
        为了保证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工作顺利展开,设计人员必须系统分析地区现状,将研究思想予以明确,这样才能保证规划、设计更为合理。如,在对珠海城市文化主题公园进行设计时,可以将中西交融的岭南文化和珠海的历史发展历程作为设计的重点,同时对本地需求加以考虑。这些设计除了能够将当地特色文化突显出来,同时呈现一定的个性特征。珠海城市文化主题公园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对市民的内在需求加以考虑,同时需针对本地中西交融的岭南文化、历史沿革以及城市建设发展展开全面研究,使得主题公园能够真正将历史文化、现代文明整合起来,确保广大游客能够切实感受到珠海城市文化的魅力,这样的主题公园在设计方面是较为新颖的,而且城市具有的文化内涵也会真切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对珠海城市文化主题公园的人文景观进行设计时,主要是对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进行整合,可以结合现有的建筑园区进行改造,如“珠海十景”之一的梅溪牌坊,将具有中西结合特色的牌坊通过现代手法将其历史沧桑感呈现出来,可以使得设计效果更为理想,并将综合设计清晰展现。对城市主题文化公园的景观展开设计时,要将本地需求纳入到考虑范围中,设计人员应该针对当地特色予以深入挖掘,如在对珠海城市文化主题公园进行设计时,可以以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鹤舞、水上婚嫁、装泥鱼、飘色、醒狮舞龙等特色活动的造型作为景观设计的原型,同时要确保建设不会发生重复,使得设计质量大幅提高。城市中现有的文化公园必须要展开全面分析,对数量、规模、类型等有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文化脉络,使得文化公园建设能够真正与时代背景相符。
        3.2主题公园的IP原创性与科技引领
        主题公园的精髓不仅在于公园和主题的打造,而是在文化与逻辑的构建,更在于思维模式的不断创新,没有不断地开拓进取,即便是“主题”也会湮灭于时代的进步之中。科技与娱乐相互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融合,推动了科幻产业主题公园的出现。首次基于科学预言规律和科技发展趋势而提出的“双行星文明”理念,即由AI和故事驱动的主题公园,具备了打造成为超强吸引力的潜力型主题公园。一个以华人为主导,聚集与引领了全球243位新锐型设计师,成功研发的本土IP科技主题公园;将同步于人类的太空探索,同步于世界的科技进步,同步于国家的战略发展等等,这些同步将可能成为国家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的一张新名片。
结束语
        在现今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各大城市越来越注重城市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在实际开展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样的设计方式开展工作,并要遵循规划性、地域性、可持续性、创新性的原则,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明莉.试析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要点[J].价值工程,2018,37(32):226-228.
[2]陈平安.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析[J].艺术品鉴,2018(15):240-241.
[3]王亮.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研究[J].花卉,2018(08):42-43.
[4]齐博宁.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J].明日风尚,2018(07):15.
[5]马璐璐.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析[J].现代园艺,2018(04):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