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辉
深圳九地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乡村绿道是将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有机结合起来的线性走廊,对协调生产、生活和自然生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施,对绿道的需求越来越大,绿道的开发和建设势在必行。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探讨绿道的概念、特征和规划策略,为今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绿道建造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绿道;乡村振兴;生产生活;自然
引言
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乡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并成为未来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之前过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正确认知,大拆大建对大量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严重的破坏,乡村的传统风貌、地域特色逐渐消失……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制约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乡村道路景观
乡村道路景观是指道路与周边环境的一种相互融合的景观体系,由道路沿线的水平景观(边坡、水体、路面)和垂直景观(农田、绿化、建筑、山体等)所构成。从广义上又可以指紧密联系于其所在地域、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因素,是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一种文化印记。乡村道路景观由景观节点和景观廊道组成。景观廊道既能分割几乎所有的景观,又可以把它们连接起来,具有通道和阻隔的双重作用。景观廊道是道路景观的主体,它包括道路通道、两侧带状绿化空间和沿线所视空间。道路空间主要是行驶的车辆、路肩、隔离带、行车道、防护栏和路基边坡等;两侧带状绿化空间包括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沿线所视空间主要包括山体、林地、田地、水体、村庄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各种动物。这3部分互相联系构成景观廊道。景观节点是道路景观中一个视线聚集的地方,是整条道路中比较突出的一点,一般在路与河、河与河、路与林、路与路、路与山的交汇点。景观节点类似于一个斑块,科学合理的景观斑块,不仅可以提高生态效应,还起着展示当地文化的重要作用。
2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绿道规划策略
2.1绿道与山体的结合
乡村地区的村落由于区位偏远,规划建设大多都缺乏有效的管控,风貌逐渐破碎化。在建设绿道的同时,对风貌杂乱的沿线村庄分区划片的进行不同程度的整治。村容美化的同时,将带动村落与绿道共同建设,共同发展,使得美好的村落环境与完善配套促进旅游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绿道沿线村庄风貌的整治宜划分等级不同整治力度。乡村内田园生活景观、生产景观,与外围山水、林地等自然景观相互渗透、彼此联系与融合,构成乡村完整的生态绿地系统。生态绿化是绿化发展的一个主流,也是人们环境意识增强的体现。乡村绿道建设无疑成为乡村景观生态建设重要内容。
2.2道路与水体景观的结合
水体在乡村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道路与水体的结合建设应以生态保护和自然美为主,在道路与水体之间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水体包括水道、湖塘、岛屿等等,在进行道路景观的设计时则需要利用基地的地形地貌来合理地设置,例如:静塘可以作为视觉焦点,流水,则可以引导视线延伸,在山体掩映下,也是一道靓丽的景观,都需要开敞的视觉空间。而群落恢复区、生态保护区、物种栖息地,则需要营造保护屏障,防止道路直接或间接破坏水体。在适宜人类进出的湿地空间,构造具有乡村特色的人类慢行系统,创建宜人的尺度空间。植物配置方面,采用乡土水生乔灌木的搭配,通过植物疏密有致的搭配,运用“借景”“漏景”“夹景”等造景手法,提升一步一景的景观变化效果。
2.3道路与田野景观的结合
乡村田野作为乡村比较常见的用地类型,是乡村特有的景观资源,但在传统意义上是人们的劳作场所,人们对其缺少真正的认识,导致田野景观缺少连续性及破碎化。田野景观包括农田、草地、果园、菜地等,道路与田野融合的生命力在于如何运用乡村道路来构造景观空间,设计时需要按照区域用地的现状情况,对道路林缘线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设计和田野景观相辅相成的空间类型,运用闭合与敞开空间相互交替,构建疏密有致的景观空间格局。设计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对光照影响的有效运用,在为农作物建设最适宜生长的环境外,也为通过的人群车辆提供最佳的观赏视角。植物配置方面需要乔灌搭配设计,不是单纯的行列式种植,优先考虑本地树种,选择抗污染、阻滞灰尘和景观效果比较好的种类。
2.4绿道与建筑的结合
在生态绿道建设过程中,设计师要结合绿化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方案。同时,针对不同区域的基础建筑设施,合理地设计娱乐休闲场所,从而扩大居民的活动范围。结合旅游项目,设计出合理的生态绿道路线,促进生态系统和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另外,为了建设“宜居城市”,绿道的运动氛围是通过充分利用设备设置雕塑,车站建筑以及绿道内的标志来设计符合主题要求的景观而创造的。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绿道符合当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能够合理利用和整合各类资源,打破单一传统的发展模式,形成科学创新的发展模式。乡村绿道是具有良好生态廊道、产业廊道、游憩廊道的线性空间,能够进一步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带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黄承标,温远光,李信贤.田林老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气候及水文效应的研究[J].广西农学院学报,1996(4),1+62.
[2]吴隽宇.绿道系统中乡土景观廊道的构建——以广东省增城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4,30(11):36-39.
[3]郑柏武,钟兆祥,吴建新.低碳休闲理念下城市绿道体育产品的开发[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5):29 35.
[4]王盼,林艺双,刘青,等.江西省梅岭旅游风景区道路景观小品应用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9,25(8):62-68.
[5]李海红.高密度城区绿道规划策略探讨—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J].园林,2019(04):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