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助力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9期(下)   作者:李春喜
[导读] 据统计,乡村承载了中国约94%的国土面积和40.42%人口,可谓是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
        李春喜
        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云南省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摘要】据统计,乡村承载了中国约94%的国土面积和40.42%人口,可谓是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文化小传统的植根所在。新时代政府开展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围绕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战略,正是清晰的认识到了乡村振兴对于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很多设计思想虽然仅限高校授业,但归根结底也是从匠人的营造经验总结中得来,从乡村建设发展的模式探讨提炼中得来。设计作为建设的龙头专业,在乡村振兴这个重大时代命题下,我们更应该把设计带回到乡村去,中国的乡土设计若能真正根植于乡村,也将是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了文化更新,必将推动一种新乡村传统的建设创造。
        【关键词】乡土设计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本土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47.9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
         0引言
        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作为农业的载体,围绕乡村建设的话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乡村建设作出了不同的目标安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新愿景,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和环境脆弱的问题。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上,更明确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目标。这一轮乡村振兴战略,整体性规划了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更具有完整性、全局性、战略性。作为建筑设计行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提高整个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需要我们回答这个重大的时代命题……
        1  以设计激发乡村文化新飞跃。乡村是什么?乡村在哪里?古往今来,许多描绘乡村的歌赋画卷举不胜举,说千道万,乡村是中华文明产生的基础和物质所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梦想体现,乡村社会就是中国的本根。经历了五千年的沧桑,中国乡村文化依然充满活力。乡村文化是一个综合广义概念,它由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两大部分构成。有形文化包含村落空间环境、地理自然肌理、民俗风情建筑、特产服饰语言等,是乡村文化的物质体现;无形文化包含乡风民俗、传说故事、手工技艺等,是乡村文化的精神表现。设计下乡应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在当地传统乡土建筑特点个性的基础上,把现代设计理念带进来,设计出既能够保留本乡本土特色的民居建筑,又能够凸显现代文化的时代内核,把历史文化底蕴、地方特色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起来。以新的高度再造乡村空间,不仅要继承历史文化脉络,也要尊重自然地理肌理;不仅要考虑整体乡村建筑的风貌特点,还要拓展整合新的公共空间,为重塑现代乡村生活共同体奠定文化空间之基。很多村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生长起来的,不同的时代要求衍生出了不同的道路、空间、建筑格局。

有的村落以古树、水池、集市等为中心,呈散射状;有的村落依托道路、溪流、山形等,成带状有序舒展;还有的以精神文化寄托为建设初衷,经过历代扩建,形成了传统思想的实物载体。它们都是设计理念的宝贵源泉,也是乡土设计最可借鉴的小传统原型,是乡村设计的魂。设计下乡应充分尊重、挖掘、发展这些地方小传统文化。但新时期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不应该一味循规蹈矩,过分保留。这时也需要根据民调民意创制出一些新的文化空间。比如乡村博物馆、乡土景观群、农业遗产带等等。具体手法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应发扬文化内涵。如将原有的集贸中心改造成民俗传习所,将灌溉水系丰富成景观绿化带,将种植梯田美化成农业遗产区……,这样,不仅激活了文化价值内涵,也再度成为了乡民认同的物质空间载体。设计引入乡村振兴,不仅复活了乡村文化,提高了建设质量,更为重要的是,设计就像一种文化粘合催化剂,为新时代新文明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而只有乡村文化复兴才可能振兴乡村社会。
        2  以设计促进乡村经济再发展。没有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就失去了物质基础。不难发现,一些发展好的古村落,基本都依托于某类产业生产或是某种矿产开发,再或是某位土司领主。传统的乡村农业生产已经逐渐失去了优势,今日乡村经济的发展已经在市场经济洗礼下发生着结构性变化,乡村经济发展更需要在有机特色、文化品质等方面提质增效。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国务院出台加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产业融合的具体政策,更是集中围绕创意设计着力,强化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农业的融合。无论是哪种农业经济业态,体验设计与创意营销的深度融入都可以进一步整合推广。一些新型有机农业及水培农业、经济花卉农林景观、乡村休闲旅游业、扶贫产品工艺产业等,都与设计服务密不可分。但设计下乡务秉承“可持续、能推广”的理念。乡村资金基本采取“农民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资本进一点”的方式,可谓滴水成河,得来不易。而设计也不能一味想当然,更应注重遵从政府引导,毕竟政府可以从大区域规划,大格局协调来统筹;设计更应该让群众全程参与,乡民世代生活于此,毕竟什么才是他们独有的,什么才是他们需要的,他们最清楚。只有共同缔造的规划设计,才具有实际操作性和自愿执行力。乡村因地理历史的不同,资源拥有也会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东部与西部的乡村,坝区与山区的乡村,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与情趣与各异。设计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资源相对丰富的乡村,应整合周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小区域联动大区域的整体乡村打造。而相对资源缺乏和经济薄弱的地方,应强力推动市场参与,拓展建设准入条件,成立专项设计,联合高校、机构、协会、精准助力乡村建设。
        3  以设计服务乡村新生活。在城镇化加快的当代,在城乡人员的流动中,人们互相体验着彼此不同的新生活。乡村设计不仅要在基础设施、农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做文章,更要在民意调查、专题会商、专项设计方面下功夫。生态绿色的乡村,便捷高效的城镇,相互依托,乡村发展就在润物无声中完成,设计服务的价值,看似无形却发挥了综合带动作用。
        4  结语
   乡村是一张白纸,设计既要让乡村振兴可持续、能发展,更要让乡村振兴不走形、不变样。在实现村容村貌改善的同时,更应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只有乡土设计根植乡村,才能推动创造新一轮的乡村传统建设高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