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来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梯门镇人民政府,山东东平271504
【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受到传统种植理念的影响,在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技术问题,影响到玉米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玉米栽培技术面临的几点问题,然后论述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不断推广发展,农业生产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大批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技术设备投入到农作物生产当中,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随着玉米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适合玉米种植的土地呈现逐渐缩小趋势,怎样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1、玉米栽培存在的几点技术问题
1.1玉米品种抗病性能较差
品种生产性能和抵抗能力是决定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在玉米生产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光照,对自然要求相对较高。如果玉米品种不适合本地区的气候环境和种植制度,将难以发挥自身的生产能力。很多农民群众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够掌握玉米品种的具体生产特性,导致所选择的玉米品种与本地区的气候环境所不适应,种植之后出苗率较低,生产出来的之后抗病性能较差,经常在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遭受到重大病虫害的危害,影响到玉米产量,甚至造成玉米绝产。
1.2田间耕作你好你好你好不合理
玉米适应能力较强,适合在各种土壤中生长,但为了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播种之前应该做好科学的选地工作,然后构建合理的耕作制度,深翻土壤,为玉米营造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种植物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玉米,没有构建完善的轮作制度,使得土壤当中各种致病源微生物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加重了玉米病虫害的传播和流行。另外在玉米种地整地过程中,种植户也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壤翻耕。土壤的耕作层逐渐变浅,玉米在生长中后期,根系不能向着纵深化方向生长,很容易在生长中后期出现倒伏,最终影响到玉米产量和品质。
1.3土壤肥力不足
玉米生长周期较长,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性,但从玉米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来看,所需要的养分含量较高。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土壤吸收养分。但是在玉米翻耕过程中,很多种植户不注重有机肥的施入,盲目追施化学肥料,尤其是注重氮肥的大量施入,使得田间耕作层逐渐变浅,过量的氮肥不能够被作物很好的吸收,影响到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得土壤的生产能力逐渐变差,供肥能力不足。由于过量使用氮肥,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氮元素供给过量玉米徒长,从而影响到田间的通风透光率,后期引起倒伏。
此外土壤酸碱度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种植地选择过程中不能够掌握土壤的酸碱程度,导致土壤酸性过大或者酸性过小,不利于玉米的健康生长发育。
1.4病虫害防控不到位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很多种植户一直坚持传统化学仿制手段,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多种植户的思想当中都认为化学农药是防范病虫害的最有效措施,在短时间内能够见效。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多种类大剂量的使用化学农药,擅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使得玉米的药物残留严重超标,损害到玉米正常生长的同时,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很多病虫害的耐药性逐渐增加,从而逐渐陷入到越使用化学农药病虫害防控效果越差的局面。
2、提升玉米产量品质的技术措施
2.1科学选择玉米品种
在选择玉米品种之前,一定要对本地区的气候环境种植制度,玉米生长周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要对多品种进行横向对比,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异品种。在相同或者接近的栽培条件下,尽量要选择抗病能力较强,增产潜力较大的玉米品种,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后期病害的发生,在相同或者接近的栽培条件下,尽量要选择抗病能力较强,增产潜力较大的玉米品种,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后期病害的发生。
2.2科学选地整地
为了保证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在选地整地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通常情况下避免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玉米,要保证种植地地势较高,通风良好,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层深厚。在播种之前应该做好种植地酸碱度的测试工作,掌握土壤的养分供给情况,并结合测土配方结果,调整肥料配方,做到以有机肥为主,化学为辅科学施肥,确保有源源不断的养分供给。选地结束之后应该及时进行土壤翻耕作业,翻耕深度通常控制在18~22cm,以打破犁底层为主。整地结束之后要确保地表不存在大的土块,确保土壤疏松,多孔,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加速土壤熟化。对于土壤层耕作较浅的种植地,每间隔2~3年选择使用机械化深松机进行一次深松作业。此外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还应该严格控制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增施磷肥、钾肥,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避免玉米出现徒长,影响到正常生长发育
2.3科学病虫害防控
病虫害发生流行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性因素。玉米生长周期较长,病虫害数量较多。因此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就需要结合田间玉米的生长情况,做到科学防控,坚持以化学防控为辅,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为主。玉米栽培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田间的生长动态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一旦出现病虫害,应该立即将患病植株拔除,减少病虫害传播威胁。同时还应该及时识别病虫害,然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针对性防控。在化学防治过程中要指导种植户科学选择化学农药,能使用一种的尽量不使用两种,推荐使用生物农药。
参考文献:
[1]王琳琳.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 新农民, 2020(9):45
[2]赵永刚. 浅谈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 2020(7):59
[3]李箭, 乌云嘎. 浅谈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 2020(8):37
[4]杨军.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No.761(03):63
[5]李小鹏, 张小博, 刘青利. 玉米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0, 038(024):136.
[6]甘凤娟. 玉米栽培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0, No.519(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