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怀琴
寻甸县自然资源局 云南昆明 655200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空间拥挤、环境污染与布局紧张等问题使人们逐渐将目光转移到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规划与使用上。本文从城市地下空间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出发,综合分析空间规划设计的塑造手段,并针对具体应用提出相应设计建议,以期为基于健康舒适视角的地下空间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健康舒适;分析设计
引言:我国在地下空间的利用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因经济发展与技术手段上的限制,相关开发方案的设计与内部空间规划的研究仍处于较为缺失的状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健康、舒适的地下空间开发方案具有极为现实的学习价值与应用意义,是需要相关设计人员保持重视的首要课题。
1城市地下空间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城市地下空间因其建筑技术与结构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城市地下空间的物理条件相对稳定。城市地下空间与城市外部空间相比,因处于相对隔绝状态,温度湿度等理化状态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变化幅度较小,在严寒、酷热时间较长的地方有着极强的应用价值。
第二,城市地下空间具有不可逆性。城市的地下空间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后续发展规划。与地上空间相比,地下空间在建成后修改难度会直线上升,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保持严谨、灵活的态度,从综合角度出发,在保证功能的基础上留有后续升级改造或扩张修改的空间[1]。
第三,城市地下空间具有抗震性。受理化性质影响,地震的振幅在地下相较于地上明显较小,因此在进行针对性设计后,地下空间相较于地上建筑往往能实现更加优异的抗震性能,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第四,城市地下空间具有不易感知性。相较于地上空间,地下空间并没有明显的自然空间指示标识。因此在进行出入口与下行通道等重要设施时,应充分考虑感知性,借助明显的标识和引导性设施可以实现较好的指示效果。
综合城市地下空间的以上特点,不难得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有着如下趋势:一方面,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一体化发展,通过将城市地上空间与城市地下空间进行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能有效加强城市的宜居性,有意引导部分活动进入地下空间能实现立体化的城市间,丰富城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地下空间可与地下交通协同发展,二者互相促进,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丰富城市的商业生态。
2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塑造手段
2.1自然光线引入
借助与自然光线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人能对空间与时间产生较为直接的感受,在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时若是缺失了这一环节势必会导致环境整体的舒适度不符合预期,并对使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地下空间因为相对封闭,隔绝了人与外部空间交流,因此自然光线的引入是地下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通常可采取各式玻璃天窗采光、下沉广场采光与建筑中庭采光等手段,这几种采光方式在应用环境、使用效果上有一定差异,需要设计人员综合分析合理选用。
2.2健康环境设计
为保证地下环境的健康与舒适,相关设计应围绕以下几点展开:首先应关注空气质量与空气流通,地下空间封闭性较强,空气质量会极大程度上影响人的实际感受,可通过开天窗、下沉广场与设置新风系统的方式进行改善;其次,应关注湿度与温度问题,地下空间环境相对稳定,可借助相应系统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2摄氏度附近、将湿度控制在百分之65左右,并以节能绿色为基础进行微调;最后则需要综合考虑色彩与材料设计,避免大面积使用高饱和度的颜色,同时尽量选择符合地下空间设计风格的材料,避免因风格转换突兀导致的心理不适。
2.3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主要应用对象为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对象,其体现的人性化原则是基于健康舒适视角下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相关设计活动时,主要从无障碍出入口设计、无障碍通道设计、无障碍标识设计与无障碍设施设计等方面着手,相关设计规范可参考《无障碍设计规范》进行。对部分应用存在专用性质的设施,如盲道、坡道等应设置相应的醒目标识避免占用,并确保符合相应人群的使用习惯。
2.4公共防灾设计
安全防灾设计是地下空间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满足健康舒适需求的首要内容。根据灾害来源的不同,地下空间的防灾设计可分为内部防灾与外部防灾两种,因地下空间相对封闭的特性,内部防灾在设计中占主要位置。在进行内部防灾设计时,首先应考虑空间分布与疏散组织,防患于未然;在此基础上则应设计易寻找、易使用的安全疏散出口,并按照功能进行细分,避免救灾工作与疏散工作冲突;最后则应设置防火分区,在火灾发生后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蔓延,以此确保人员与财产安全[2]。
2.5公共设施配置
城市地下空间的公共设置配置,也是影响顾客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设施应设置合理,并定时定期进行清洁维护,这样才能满足顾客的应用需求,维护地下空间的健康与舒适。设置合理的母婴室、洗手间、休息座椅与垃圾桶等设施能在极大程度上改善地下空间的实际应用体感。
结论:在空间拥挤、环境污染与布局紧张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发展的今天,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已成必然之势。基于健康舒适的视角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开发、规划与设计,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参考国内外建设经验,充分革新自身设计理念,并积极引入建筑技术,以全面、完善而有效的设计方案应对实际建设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玮琳.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浅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562(03):71-71.
[2]石晓冬,赵怡婷,吴克捷.生态文明时代超大城市地下空间科学规划方法探索——以北京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为例[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0,238(0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