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月11期   作者:鲍振国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鲍振国?
        身份证号码:37152219850328****  聊城市  252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同时用地紧张以及人工密集问题较为严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建筑行业提出了建设高层建筑的方法,以有效减少用地,得到最佳的建筑使用面积。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较高,采取科学合理的框架结构施工对提高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也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结合当前我国建筑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综合情况来看,框架结构在高层建筑中运用的频率可以说是相当高的,并且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具有稳定性和高效性,能更好地满足建筑施工短工期、高质量的要求。但是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市场竞争也不断加大,想要实现自身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在原有框架结构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实施技术创新,以便强化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文中将针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其创新内容作出一些改进,具体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主要特点
        高层建筑需求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不断上升,大量的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当中,需要更多的住宅和基础设施。一、二线城市的高层建筑在不断的建设中,超高层建筑也更多。为了缓解城市人口压力,这些城市都倡导使用高层建筑,但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技术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建筑框架结构的要求非常高,建筑框架结构的强度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平。设计要求更高,建筑框架结构的承载能力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的上限。但在材料物理学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现在,使用高强度合金材料进行建筑框架结构的搭建,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当今我国日益复杂的建筑工程环境中,为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更多企业考虑的是提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各种构思巧妙的结构来承载更大的重量。设计师在综合分析高层建筑分布的地理位置特征后,可以在框架结构设计上凸显个性,通过对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分析,可以保证建筑结构框架在遇到自然灾害时,能够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2.1延伸性框架结构施工效果图
        框架结构体系是以梁柱体系为支撑形成完整的承接荷载体系,是建筑工程中的内核工程。框架结构是建筑的支撑结构也是建筑立面的支撑结构,其将竖向的柱进行扭矩化,形成往上延伸的轮廓,并且进行有序的排列与组织形成动感的立面,同时在施工中将横向的圈梁进行突显出来,将竖向的柱进行分隔形成大小不同的格状。这样整体的框架结构将不仅起到结构上的承载作用同时也起到相应的装饰作用。
        2.2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能够影响建筑物剪力墙结构主体的施工效果,其浇筑能力不但会干扰整体建筑的应用安全性与稳定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水平。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效果越明显,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水平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剪力墙结构的主体混凝土施工时,其具体施工工艺需要根据建筑工程框架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判别。对于不同的施工对象,应采取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原材料来浇筑剪力墙结构的主体应用配件。在实施混凝土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剪力墙底部进行填充。所选取的填充物以无石子砂浆为主,且浇筑后的墙体硬度水平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才可继续进行后续的工程施工操作。而在面对墙柱混凝土水浇筑施工时,则应采取分层式的混凝土填充处理方法,一方面可使剪力墙结构的外表面保持相对平滑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因墙体内部坍塌而造成的建筑工程框架损坏类问题。

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所采用的混凝土需要保持30℃以下的入模温度,且在浇筑过程中也必须借助鼓风机等设备对混凝土内部的升温速度进行有效控制。
        2.3模板施工技术
        在建筑构架施工过程中,对楼层的负荷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楼层负荷主要包括因为施工因素形成的负荷以及因为楼层整体重力因素形成的负荷。这两种负荷类型都需要通过多层模板支架进行有效转移,分析实际情况发现,通过楼板进行负荷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因为施工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施工后续阶段开工前需要等待楼板的养护,因此进行后续工作前需要对工程楼板开展检查工作,全面分析楼层荷载问题,如果构架大于荷载,则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模板施工环节,需要对楼层的整体标高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需要防止因为光线等因素对施工标高产生影响,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标定的方法,准确记录相关结果,在得到定位结果后还需要进行再次审核,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安装部分的基础模板垂直度偏差小于或等于3mm。如果在施工环节垫层和模板之间存在较大空隙,则需要及时查看是否存在漏浆问题,必要时可使用水泥砂浆处理,保证泥浆紧实度满足工程要求。在模板整体构架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荷载问题的了解,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为后续拆除提供便利。在完成混凝土养护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模板拆除工作,要根据相关流程进行拆除,合理保存材料,装卸时需要确保零件没有受损,保证其完整性。
        2.4变形缝施工技术优化
        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导致开裂或损坏,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变形缝是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而预留的构造裂缝。因此,在探索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时,必须重视变形缝的施工技术,严格按照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防止因变形缝处理不当而造成损坏或留下安全隐患。比如,施工前,要保证变形缝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并作为验收工序之一,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在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中,应明确要求施工人员尽可能避免砖块、混凝土残渣等建筑垃圾落入施工缝。
        2.5混凝土工程技术
        在使用混凝土工程技术前,需要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只有保证材料合格才能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果。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现场施工材料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其符合施工要求后再投入使用,防止材料中存在劣质材料。同时,还需要全面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的类型和强度,例如包装材料、生产日期等,提高原材料检查工作水平,选择最佳、最合适的材料。在使用材料时,还需要对材料的剂量进行全面控制,严格遵守标准规范,调整混凝土比例,通过对材料的合理选择,提高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其次,工作人员应合理控制配合比,合理控制配合比对保证水泥强度和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浇筑工作的重视。在浇筑前需要确定施工措施,对浇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保证浇筑效果最佳。在正式浇筑前,工作人员还需要了解模板具体位置、界面实际尺寸,掌握标高的具体高度,提高管理水平,保证相关措施的全面落实,这样才能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结语
        在探究建筑工程框架施工技术时,我们要对现有的建筑框架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并尽可能地提升建筑框架的结构强度。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术,才能为城市化的建设添砖加瓦,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华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砖瓦,2020(06):155-156.
        [2]黄郑凯.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40,142.
        [3]李剑峰.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1):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