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冲1 王慧2
1.身份证号码:37083019900104**** 山东济南 250101
2.身份证号码:37132719920823**** 山东济南 250101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不管是在建筑工程的质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得到明显提高,给建筑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即将要面临的挑战。传统建筑行业中的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和现阶段建筑工程的需求,逐渐导致很多建筑工程在项目中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不仅会使建筑企业损失巨大的经济效益,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做好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首先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当前发展现状,随后提出一系列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居住乃至生活水平。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技术质量管理问题来看,依然有许多工程项目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前期的施工管理工作到后期的施工现场操作都会出现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工作人员能做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些问题中吸取经验,加强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措施。
1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
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条件比较复杂,相应的施工难度也比较大,因此技术管理工作不可或缺。在施工过程中,作业项目较多,需对技术进行科学严格化地管理,对施工人员、设备、材料等进行科学且妥善地处理,在高空作业时,对施工技术进行全面且严格地管理,以确保人身安全。在高层房屋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所需的施工主材为钢筋、混凝土,内外墙多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或煤矸石多孔砖,且建筑结构多为框剪结构或纯剪结构,所以房屋建筑施工时对于钢筋、混凝土的依赖性极强,需对这几种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关。高层建筑因原材料、施工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裂缝,根据结构特点需设置相应的后浇带。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的问题
2.1管理模式老旧
无论是工程管理项目还是建筑企业,都必须要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发展态势,如果两者之间出现了对立,或者不匹配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效果,特别是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必须要选择极具现代化、人性化的方式,施工质量控制在近年来也是建筑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加强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十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趋势,在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和市场供不应求的条件之下,建筑材料市场也随之出现了各种类型、各种工艺的建筑材料,也正是因为建筑行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进程,使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现阶段的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施工质量控制模式根本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更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必须要得到有效的优化和创新。从目前的形式上来看,许多建筑企业在对工程质量的管控中,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管控观念和管控模式,使管理效率无法得到显著提高,建筑质量问题也频频发生,而且给现场管理人员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很难切实际的对施工现场做到最合理又能保证质量的管控,而且这些人员的专业技术也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比如不会使用现代智能设备,无法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使施工质量控制仍然停留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前,这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2原材料质量不过关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是施工的物质基础保障,如果原本的施工原材料质量就得不到相应的保障,那么经过后期施工的建筑质量也很难达到合格的标准。
当前的建筑原材料市场中存在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问题,一些不合格的施工原材料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在流入市场后并没有经过相关质检人员的有效检查,从而导致一些建筑工程使用了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后出现建筑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建筑在完工后也极易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建筑企业的原材料采购环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后期施工建筑的质量,只有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中严格按照建筑项目标准进行,才能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坚实的质量保障。从建筑施工的成本数据来看,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在建筑工程中大约占一半以上。但是在实际的项目施工过程中有部分开发商过于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为了节约成本,或从中谋取利益,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中并没有完全按照相应的规则规定进行采购。建筑企业没能建立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导致最终的建筑项目成果在质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的问题的对策
3.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中最需要具备的一点就是责任分明制度。现阶段我国的建筑企业往往在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了需要追诉责任的情况时,相关工程管理人员之间各有说辞、互相推诿,没有一方愿意站出来承担责任。为了以免这种混乱的现象发生,建筑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做到明确分工,每个人都能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分离措施。建筑企业要在施工环节中做好施工材料的检查、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施工后验收等一系列工作,只有在企业内部达成了审核标准,才能真正交工。另外,建筑企业在施工的前期阶段,应该对施工计划、施工中涉及的材料和图纸、区域位置等进行排查,确定施工材料的性能和多个图纸的最佳方案。在施工中,建筑企业要根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项规定,把施工任务分配给个人;在竣工验收环节中,更要加强检查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施工工程,并立即解决。
3.2把控原材料的质量
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就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工作也是各大企业主体最关心的一项工作。所以作为项目的管理人员,必须对建筑工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种类和数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尤其是涉及原料的成本问题时,更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为保证原始的建筑材料符合建筑标准,施工团队应该提前对建筑材料进行分析和检测,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与供应商保持联系,确保整个施工建设环节中的建筑材料能够供应不断,从而不耽误施工的工期。
3.3竣工验收监督机制规范化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做到有规则可依,有标准可守,在施工过程中要有规范,设计科学、细致、合理的监督机制作为施工保障,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很有必要,也是实现工程施工现场高效、科学管理的最佳途径之一。建筑工程中个部门应该明确指定出施工责任划分等制度,将各部门、各相关人员的权责利进行明确和详细的划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失误的产生。而且,在监督房屋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要时刻监督是否存在任何漏洞或是安全隐患等,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及时止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指数,建设资源的浪费和安全隐患的存在,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工程建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筑施工的专业角度出发,对各项人力、物力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提高项目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保障建筑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尽可能地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保证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让企业的建设项目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l]李博.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045(008):49-50.
[2]张建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业,2020,151(08):171-172.
[3]李佳洲,王营通.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四川水泥,2020,283(0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