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庭涛
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 要:地铁是当前城市居民较为常用的公共交通方式,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故障,威胁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必须针对各种不同的突发情况做好行车组织、调整工作,并结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调整相关制度,以此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质量以及服务水平。基于此本文对运营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具体的行车组织调整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故障;行车组织;调整方向
引 言:
地铁是当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但可能由于各类不可控因素而限制其高效稳定运行,如果忽视恶劣天气影响、机械设备影响以及行车运行影响,则可能埋下安全隐患问题,引发一连串的不可控问题。因此需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不断优化行车组织,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相关工作,从而让乘客更加认可地铁服务,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运营故障的原因
地铁运营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问题,为减少此原因造成的出行不便,需要地铁运营相关负责人员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类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地铁的服务质量。
(一)恶劣的天气影响
恶劣天气会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且在出现恶劣天气后可能会对地铁车辆段、车辆等造成伤害,如常见的台风天气来临时,列车在行驶中很可能弯曲脱离轨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暴雨天气则可能导致地铁轨道大面积积水,并引起一系列的连环反应,如出现路基下沉的情况不仅会导致列车无法稳定运行,且可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而在雷暴天气下列车运行隐患较大,如途中可能出现电力供应不稳定或电力系统损坏的问题;大雾天气中视线范围会受到阻碍,虽然轨道交通有固定行驶路线,但在此极端天气条件下会明显降低地铁的前行速度,此类天气是对司机操作的一种考验[1]。
(二)行车运营的影响
行车运营的影响因素较多,常见现象包括列车故障下线或由其他车辆替开等情况,会对运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列车故障或救援导致的晚点问题、对应的运营路线无法正常运营,最终运行秩序无法保证。而行车运营影响也包括了信号、供电、组织等方面的问题,一旦信号故障只能进行降级运作、而供电问题则需要调整供电模式并做出通知,此时如行车组织部门不协调则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行车组织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提高行车人员的处置水平和协调能力,使工作人员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在列车运行出现不可抗力的故障后妥善处理,避免风险的的发生。
(三)设备故障的影响
正常行驶的列车可能因设备故障而影响运行,如联锁设备故障便是常见问题之一,在受到此类突发事件的影响后会降低整体的运营效率。设备故障产生的原因校多,如系统界面显示正常但无法操作,可以断定为主机问题,此时系统无法发布正确信号,需要维修人员查找原因后开展全面的维修工作;如联锁设备故障无法及时修复,则需要借助监控装置了解其他联锁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行车组织人员进行监管,从而保证行车的安全性[2]。
二、地铁行车组织中调整的作用
(一)地铁故障等级分类
地铁容易故障状况可以分为一般、中型、大型、特大型故障这四个等级,发生故障后要求以此为依据安排相关的行车组织及调整工作,迅速策划出合理的方案并有效应用,以此避免外在因素影响造成更大的损失,具体分类如下。
(1)一般故障指的是影响程度较轻的故障状况,如车门、屏蔽门故障等,此类故障处理难度小、持续时间短,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
(2)中型故障的处理难度更高,可能会导致列车行驶晚点,通常晚点时间会小于10分钟,其发生时可能影响群众的公共交通出行。
(3)大型故障则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其可能导致地铁某线路瘫痪,轨旁ATR故障便是其中之一,晚点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通常会大于15分钟。
(4)特大型故障不止会阻碍地铁的正常运行,且可能发生一系列风险问题,如列车不慎脱轨、感应板的变形等都是主要问题,发生时必须做好行车组织调整工作。
(二)行车组织调整的作用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可能受故障问题影响出现风险问题,不可控的和不可预知的因素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服务质量。而行车组织调整作为问题处理的主要方式,其能够以群众的安全出行为基础优化行车路线,维持行车组织高效、稳定的运行,降低突发事件对地铁运营的影响,通过优化列车检修流程和行车组织方案,从而保证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3]。
三、运营故障情况下的行车组织调整措施
(一)加开列车
加开列车是常见的调整手段之一,其可以在特定时间段客流量增加时避免风险问题,以此容纳车站内全部乘客的乘车需求,避免出现拥挤、超载等情况而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在组织方案设定中要合理排布列车出入库方案,根据实际运营要求做好备用列车交接,充分发挥行车组织功能缓解运营压力,为乘客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和乘车环境,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效率。
(二)优化列车组织流程
当列车在出现未知的故障情况时,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如列车因故障无法运行则需要退出服务,并及时开展检修工作,以免影响其他车次的运行。同时需要结合城市地铁服务状况优化组织流程,合理安排调整措施,如当出现故障的列车位于始发或终点站时,应及时安排备用车辆代替,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因故障而造成的服务质量影响。
(三)提高行车人员综合业务水平
列车行车组织调整会影响到地铁运营的安全,因此需要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针对运转值班员、行车调度等工种定期开展考核和评估,考核结果不符合标准的需要及时调整,对原有服务人员展开实操及补考工作,提高各岗位人员的业务水平,避免风险问题的出现[4]。
(四)加强对列车设备的保护和养护
行车组织部门要求各盯控岗位都熟练掌握本岗技能,定期对列车进行维修和保养,掌握检修过程中各环节的处置流程,做到“有效盯控”,使保护更加有效。同时应进一步优化列车养护管理,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台账记录,对设备使用情况及列车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保证行车设备维护和保养效果。
(五)列车救援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救援,处理客流汇合等情况,在保证行车组织效率的同时,也要遵从安全第一的理念,理性分析现场的实际状况,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尽可能减少故障对其他列车正常运行的影响,将伤害降到最低,切忌主观臆测而产生更大的危害。
(六)降级运行
各运营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措施,包括列车驾驶模式降级运行,电话闭塞法降级运行等方面,降级后驾驶模式安全防护会减弱,需要对安全问题加大关注。同时需要行车组织部门结合运行情况,加强车辆段与正线的协调与沟通,合理掌控运营节奏计划好时间,提高降级运行的有效性。
结 语:
地铁列车运行的安全与行车组织的调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若想做好相关工作,必须对可能发生的故障风险问题进行细致分析,以此在问题来临时才能够科学合理、及时高效地调动应对策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同时应明确行车组织调整的各项规程,以此为地铁公司带来更高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将阳. 探讨运行图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J]. 数字化用户,2019,25(49):117.
[2]周晓菲,张佳鹏. 浅谈高密度地铁线路列车延误情况下行车组织[J]. 青海交通科技,2020,32(3):20-23.
[3]樊谦.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号联锁故障行车组织办法探析[J]. 数码设计(上),2020,9(1):38.
[4]王祥进,唐金金,张仲恺,等.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研究与实现[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20,29(1):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