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高层建筑施工关键问题及实施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月11期   作者:张柱海
[导读] 身份证号码:37292919890501****
        张柱海
        身份证号码:37292919890501****
        摘要:近些年,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面,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在人类建筑史中,倾斜高层建筑与建筑行业发展中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十分特别。在倾斜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保证关键阶段的施工质量,并合理选择和使用预设值和结构的初始位形等方式,从而加强对倾斜高层建筑施工关键问题的控制,落实好施工策略。为更好地保障倾斜高层建筑的施工效果,论文针对倾斜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倾斜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些关键点。
        关键词:倾斜高层建筑;施工关键问题;实施对策
        引言
        倾斜高层建筑是指住宅高度大于27m或厂房高度大于24m的建筑。根据倾斜高层建筑的具体经济规范标准,需要确定大致符合城市居住发展规范管理的建设思路,重视倾斜高层建筑的建设特点,实施必要的集中化管理。明确具体的规范操作效益和实施方案,以不断提升房屋综合面积的利用率为要求,逐步优化建筑承载力和结构力水平。通过建筑设计规范施工标准,保障其整体施工质量。以新技术、新形势应用为建设要求,规范技术管理的操作方式,确定工程施工建设的基础规范要求,满足倾斜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标准。
        1倾斜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
        倾斜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条件比较复杂,相应的施工难度也比较大,因此技术管理工作不可或缺。在施工过程中,作业项目较多,需对技术进行科学严格化地管理,对施工人员、设备、材料等进行科学且妥善地处理,在高空作业时,对施工技术进行全面且严格地管理,以确保人身安全。在倾斜高层房屋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所需的施工主材为钢筋、混凝土,内外墙多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或煤矸石多孔砖,且建筑结构多为框剪结构或纯剪结构,所以倾斜房屋建筑施工时对于钢筋、混凝土的依赖性极强,需对这几种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倾斜高层建筑因原材料、施工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裂缝,根据结构特点需设置相应的后浇带。
        2倾斜高层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现状
        从倾斜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来看,在技术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倾斜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是保证施工技术总体质量的一大障碍,也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我国高层住宅建筑数量较多、企业规模较大、技术管理水平差异较大、技术管理的软硬件配置也不尽相同。在工程实践中,施工技术管理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保证工程质量。目前,我国倾斜高层住宅施工企业的实际管理活动并未得到加强,技术管理监督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必然影响技术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使监督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监管部门责任意识不强,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问题。倾斜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敬业精神也给倾斜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增加了难度。倾斜高层建筑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参与倾斜高层建筑施工的人很多,部分施工人员未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监测和管理的力度不强,不仅影响倾斜高层建筑施工进度,还会增加倾斜高层建筑施工成本。因此,倾斜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必须按照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标准,可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3倾斜高层建筑施工的实施要点
        3.1大体积混凝土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倾斜高层建筑施工规范中,需要明确混凝土技术操作工艺技术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因其体积因素、表面密度系数因素、热释放因素等影响,在快速变化的混凝土内部温度作用下,需要注意其过程是否得到有效管控。混凝土内部可能存在较大的温差,随着温度的差异变化出现开裂情况,导致质量受损。需要提升操作规范的措施化管理,明确施工规范化管理中导致裂缝形成的原因。对于水泥热化、气温变化、混凝土收缩等情况,需要从根本要素出发,分析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混凝土配制规范操作,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参数范围分析。严格遵照相关的措施规范要求,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整体作用建设水平。重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操作的重要性,确定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变化。
        3.2后浇带施工节点把控要点
        模板支撑系统要独立设置,以便于其他模板及支撑的正常拆除和周转,后浇带两侧保留支撑不少于两排,排距不大于1m。后浇带一般分为温度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倾斜高层建筑一般设置沉降后浇带,主要是考虑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沉降差。后浇带宽度一般为0.8m~1.0m。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一般不少于60d,沉降后浇带要求高层部分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再浇筑混凝土。后浇带在浇筑混凝土前需先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清理原施工缝处的钢丝网和垃圾,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时,可在顶面混凝土留10cm宽企口,待混凝土硬化后在企口上砌筑120mm高的返口,然后在后浇带上覆盖彩条塑料布,防止杂物和雨水进入后浇带,减少后期清理工作。后浇带混凝土凝结硬化后要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新旧混凝土收缩不一致而产生裂缝。
        3.3控制结构变形与超大悬臂安装技术
        因为在载荷增加的情况下建筑体的结构将会发生变形的情况,而变形的情况一旦发生就不会停止,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及时地加以控制就会导致后续施工存在较大的问题,甚至会存在倒塌的风险。基于此,施工单位需要对变形进行控制,加强对建筑结构仿真的计算。施工单位需要以结构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钢结构来安装建筑结构,并且在施工之中要尽量减少安装的误差,确保钢结构安装的精准度,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和施工质量,确保各个结构的合理和准确。当然,施工单位还需要准确地处理加工预调值,要明确各个结构的变形情况和应力分布。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施工单位能够安装好监控点和感应器。另外,在倾斜高层建筑体系的建设中,超大悬臂安装技术是十分常见的技术,其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根据建筑的具体需求,在对构件进行组装和吊装的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自身的合拢与延伸的情况,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因为超大悬臂技术的应用范围越大则使用上愈加困难,所以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或者GPS技术来对超大悬臂技术的应用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该技术可以在较好的监控条件下进行应用,保证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合拢。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倾斜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注意要点,并提出了关于倾斜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应用要点。可以说倾斜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极大地考验了施工团队的能力,而建筑设计的水平也反映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所以为满足更多的建筑需求,我国各建筑企业还需要强化自身的能力,提高中国当代建筑工程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朱静,周宝东.倾斜高层建筑施工关键问题及实施[J].居舍,2020(35):63-64+58.
        [2]康婧.某高层住宅倾斜原因分析[J].住宅科技,2020,40(6):67-69.
        [3]郭彦林,董全利.倾斜高层建筑施工关键问题及实施[J].施工技术,2006(12):6-9.
        [4]王海红.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浅析[J].河南建材,2009(01):117.
        [5]胡小刚.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2011(01):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