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泰安景致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建设项目需要满足人们在安全、舒适和经济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建设工程中,需要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减少因质量问题给建设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设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质量监督管理已逐渐不能满足更多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分析,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模式创新;分析思考
导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地进行理论和技术改革,包括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为有效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必须研究分析以往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实践案例,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单位的需要,创新质量监督工作,从而实施有效、合理、科学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影响因素
1.1?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意识
质量监督管理意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只有树立正确的质量监督管理意识,才能促进质量监督管理有效方法和模式的实施。但由于对一些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缺乏重视,过分强调眼前的短期利益,容易造成建设项目长远利益的丧失。比如,混乱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质量监督管理方法,会导致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出现漏洞,不仅会产生质量问题,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影响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核心。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使质量监督管理更加顺畅,通过科学的权责规划,使质量监督管理覆盖整个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使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得到稳定的保证。但是,在一些建设项目中,缺乏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能起到质量监督管理的约束作用,不仅会导致质量监督管理混乱,还会引发大量矛盾和冲突,滋生骗局,腐败和其他不良行为。
1.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
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是实现质量监督管理作用的重要主体。每一项质量监督管理措施都需要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来实施,因此相关人员的能力水平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一些建设工程中,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任用过于随意,对相关人员的能力没有考核和培训,导致相关人员不能满足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在进行质量监督管理时,没有严格按照质量监督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导致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严重下降。
2 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实施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分析
2.1 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实施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之提升工作责任感
在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过程中,工程质量监督责任重大。首先,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管理人员代表政府对企业在建工程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这个过程中,相关责任人员需要掌握本地区在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情况,并及时向有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及时发现问题。
其次,工程质量监督专业人员也要督促各责任主体增强工程质量意识,促进各责任主体在建设工程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各主体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在建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最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还需要认真检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强制性指标和标准。通过严格的程序审核和实时的质量控制检查,保证了在建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
2.2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促进工程质量标准化
在执法监察人员的工作过程中,要注重专业人员工作质量的规范化。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有关部门不能将工程最终施工质量与监理人员的工作绩效直接挂钩,而是通过发现和解决施工问题来衡量专业监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比如,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和审计过程中,要把监理人员所在地区工程质量监督的整体水平和历史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作为其监理工作的最终成果。
在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最终的投诉数量和质量投诉的相关影响,用来反映专业执法监督人员的最终业绩。
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和监理过程中,重视执法监理专业人员工作质量的规范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既能增强执法监察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又有助于保证建设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促进社会稳定运行。
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从宏观上看,在新形势下,建设工程监理人员不仅要转变管理观念,而且要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充分发挥质量监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管理创新的实效。从内部和外部加强管理,具体如下:
3.1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制度建设,提高监督执法水平
坚持集体执法检查,规定施工现场执法检查必须由两人一组进行,不得由一人进行。这有利于公平执法,补充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实行工程质量监督责任制,对存在质量问题或用户质量投诉的工程,谁主管,谁负责解决,并根据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对有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或追究其监督责任。
专人负责档案的监督和统一管理。办公室对各监理组前一天下发的《建设工程质量检验通知单》进行分类归档,进行内容统计,每周向站领导汇报。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制度上的管理漏洞,消除重大质量安全风险,对提高建设工程整体质量水平起到很大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3.2严格外部质量监督,提高监督效率,促进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
(1) 质量监督动态管理。加大对工程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抽查,实行质量行为与实物质量检查相结合,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增强了质量监督的威慑力。
质量监督管理分级协调,取消了质量“控制点”,对监理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各监理部门将监理项目分为好、中、差三级,并对好项目进行表扬或在不同地区召开质量观察会;加大对不良工程的监督检查频率,召开现场质量分析会,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参观优良工程。
(2) 进行工程质量监督和交底。第一次到施工现场主要是向有关各方通报质监站的有关要求,包括质监站制定文件的内容、施工注意事项、隐蔽工程施工时间的通知等,日常监督检查的方式、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验收的时间和程序等。
(3)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监督检查。以往的工程质量预检制度会使质量问题堆积到底,质量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工程质量得不到提高,最终会给质监站的工作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应取消工程质量预检,将监理大门前移,注重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和竣工前的检查。
(4)加强对施工质量信息的及时收集汇总分析。目前, 随着检测机构的市场化, 不良的市场竞争, 导致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不能保证, 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值得怀疑, 致使工程质量没有根本性的保障。因此, 执行检测机构不合格台帐“零报告”制度, 要求检测单位将不合格项目在24小时内报建设单位和质监站, 每周向质监站报不合格台账, 或“零报告”不合格台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和有效的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之,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设项目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一方面,规范科学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从而保证施工安全。在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有关单位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潮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优化调整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和措施,以确保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浅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及加强措施[J]. 谭皓文.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2(06)
[2]基于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创新模式的研究[J]. 张鲁峰. 居舍. 2018(03)
[3]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 潘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04)
[4]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分析[J]. 梁春华. 民营科技.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