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月11期   作者:吴鹏伟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进入到了深化阶段,
        吴鹏伟
        身份证号码:3212841989061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进入到了深化阶段,有效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的管理要求。要想全面增强建筑工程企业的行业竞争实力,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工作重视尤为重视,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科学性、合理性与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文章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一、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技术分析
(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的施工范围与分布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居多。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软土地基自身的承载力与稳定性都较差。针对于这种情况,必要依托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对承载力不符合实际要求的软土进行处理。根据土壤类型的不同、质地条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针对性与差异化手段,有效保证软土地基地实际处理效果,增强其承载力与稳固性[1]。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地处理技术有化学加固、置换法、换填垫层法等,在技术应用的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实际情况、根据软土地基地类别进行选择,有效保证处理技术选用的科学性。
(二)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建筑防水施工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在整个施工环节中,科学合理的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防水材料、增强对防水施工技术的优化与改进工作尤为重要。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的屋顶、屋面以及拐角处都是容易产生渗水情况的基本点,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针对于容易出现渗水、漏水的部位要做好线管的防水措施与工序安排,有效保证防水工作的覆盖性与全面性[2];另一方面,水作为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国家的规章制度要求,强化对施工材料的抽样检查,从根本上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
(三)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电气接地施工技术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生活、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必须场所都需要设置相应的电气通路,有效保证电气通路的设置能够与接地处理有效协调,增强建筑楼层空间的连续性与科学性[3]。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每一层的结构组成要做好相关的细节处理,加强对建筑避雷性能的设置,有效避免高层建筑在遇到雷电打击情况下,能够及时、快速的运用接地线保证电流流向地面,形成良好的防雷屏障,增强施工技术的避雷效果。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计划
        为了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性,需要依靠科学、完善的工作计划作依据与保障,不断增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一方面,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期,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实际调查与勘察工作,保证现场的实际勘测情况能够与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图设计相一致,并以此依据,有效编制专业的施工组织计划。其中,施工组织计划内容应该保证其全面性,从整个工程的整体概况、施工进度安排、以及主要应用的施工技术方法、施工工艺与施工程序等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与标准进行落实,有效促进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与施工环节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4]。另一方面,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地址条件、水文环境以及气候特点等,有效制定完善的、科学的施工方案,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提前规划性,并适当地融入一些现代化的绿色环保、精细化管理等思想,保证现场施工组织方案编制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先进性。


(二)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秉承着“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原则,做好相关的施工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以期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尽可能地将一切安全隐患与风险降到最低。一方面,建筑工程的相关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工程各环节安全管理的重视,做好相关的现场施工安全宣传语教育,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各项施工工序都能够保证其安全性与质量性;另一方面,建筑工程企业可以在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施工安全监督小组,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与工作汇报,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处理隐患与风险,最大限度地做好施工安全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防患于未然”。最后,为了有效落实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还需要建筑工程企业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普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能够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不断增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强化施工现场全体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与防范意识,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遵守施工建设中的安全管理标准与建设质量规范,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工作积极性,为全面降低与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监督与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工作较为复杂、繁琐,所涉及的管理事项与范围较为广泛,规范化的施工现场监督能力与管理水平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质量与管理效果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无论是哪一个施工环节都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以确保有备无患[5]。首先,建筑工程企业要加强对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度制定与完善,有效明确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的目标责任制度与施工监管制度,保证每一项施工程序都能够落实到各部门、个人身上,为落实好各项施工作业环节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其次,建筑工程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施工现场监管工作部门,专门聘请专业的、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指导与监督示范,有效保证监管部门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全部工作情况以及施工进度的掌握,实现全面性监管与综合性研究。同时,建筑工程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规定有效明确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细则与要求,联合与之相关的其他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任务的协调与配合工作,尽可能地保证各项工作制度规范的制定都能够在实际的施工现场施工中有效的落实,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发挥出最大监督效力。
(四)增强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的创新
        为了有效增强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水平,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与培养,积极创新现场施工的管理手段与形式。利用员工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现场工作人员对自身职责的明确,有效保证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工作效率意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不断增强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企业要结合现阶段的时代发展需求与市场经济体制变化需求,不断更新与创新自身的施工管理措施,借助于当前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有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将影响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各因素进行全面把控,为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率,保证建筑工程各项施工作业能够顺利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士超.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过程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6.
[2]徐东升.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
[3]陈伟,付杰,熊付刚,杨劼.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灰色聚类测评模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11):70-75.
[4]王文璟,刘小斌,鲍克. 现场施工管理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76-79.
[5]李凯.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方法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2020(10):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