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亮
山东搏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邮编:261061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与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是一个基础性的行业,它与制造业、服务业这些行业不一样,建筑行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方式,在于整个工程完工后的销售。当前,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建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建筑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质量和成本是项目中要考虑的两个重点。如何确保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保证建筑的质量,是施工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及发展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建筑行业内部的竞争越来越大,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当前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但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且工程繁杂,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给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近几年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伴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等也都频频出现。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尤为必要。通过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和质量,对促进建筑行业稳定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涵盖的内容众多,并且不同的施工内容所使用的施工技术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有部分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依然使用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而降低了施工的质量与效率。此外,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基本上来自农村,大部分施工人员自身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对一些先进施工技术和建筑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而当面临紧急事故时,部分施工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进而延误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
2.2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混乱
一些施工单位由于在进行工程管理时规划不到位或是忽略了材料的堆放问题,导致施工普遍存在材料胡乱堆放的问题。一些对工程施工不够熟悉且安全意识不够高的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很可能会根据现场存在的材料种类进行随意组合施工,这会造成工程整体质量下降或是不合格,使工程本身成为一个极不稳定的不安全因素。
2.3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许多施工单位在开展工作时,更重视施工进度,忽视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在此种情况下,许多工程虽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竣工,但是其施工质量不理想,施工管理工作也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建筑行业的发展规律相背离。
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3.1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技术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加强技术管理可以推动企业长远发展。为此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来达到建筑施工的要求。通过对施工技术的管理,采取新的技术和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施工进度,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成本。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更新,还能不断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脱颖而出,同时还能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外,竣工之后的技术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严格落实对技术材料和记录档案的整理程序,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通过这次的经验教训对以后的技术进行改善和创新,为以后的建筑施工提供技术帮助。
3.2提升建筑工程使用材料的管理能力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材料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建设效率。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要做好材料管理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还可以为建筑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社会市场中的建筑材料种类虽然越来越多,但是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基于此,要循序渐进地优化与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确保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要对材料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不仅仅是在采购方面,施工方面更要加强管理。由于材料的品种和数目都是由设计人员负责,因此在对材料进行采购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选取,挑选出质量高的材料。
3.3管理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改革创新的前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观念创新。伴随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建筑企业也需要对市场观念不断更新,在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活动时,需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及发展规律准确评估,充分保证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第二,人本化观念。建筑工程管理涉及众多环节和内容,但其核心都是对人的管理,因此,工程建筑管理要树立并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员工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管理方案,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第三,绿色化观念。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扬尘、垃圾、噪声等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树立绿色施工理念,开展绿色施工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尤为必要。第四,精益化观念。传统建筑企业粗放型管理模式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利益,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不可取的。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将精益化管理理念渗透到工程管理中,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善企业经济结构。
3.4加快信息化的进程
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见效时间是非常慢的,因为其整个流程需要的时间非常多。在大数据时代,如果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进行项目管理,能够大大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快自身信息化的进程,保证项目管理能够完全地实现信息化。在加快信息化的进程中,建筑企业首先要配置相应的设备,只有基础设备都具有了,才能进行信息技术的改变。其次,对于项目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技术,建筑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研发,保证技术能够完全适应企业自身。信息化的项目管理,能够保证施工中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之间高效率的沟通,确保信息的及时和准确,保证项目管理的质量。
3.5对规范化操作进行严格要求
施工现场中,很多安全事故是由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引起的。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个施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不规范施工操作,并对相应的施工人员进行规范操作的示范与讲解,保证每一个重要岗位的施工人员都能够了解规范施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规范施工。同时,施工管理部门也应该设立相应的巡查小组,不定时地对各环节施工情况进行巡查,尽可能减少工程中出现不规范施工操作的概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变得越来越系统化、复杂化,且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建筑企业迫切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使其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另外,通过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而且也有利于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对推动社会和谐、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绍康.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20(20):195+199.
[2]王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技术与市场,2020(4):170,172.
[3]孙兴.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冶金与材料,2020(2):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