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中混凝土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李海岩1 王乾2
[导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公路的建设也在不断加速
        李海岩1  王乾2
        1身份证号码:37088219890927****
        2身份证号码:37252619840803****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公路的建设也在不断加速。公路是城市间交通运输的桥梁,所以不能忽视其建设的质量。因此,在开展公路工程施工工作期间,要通过做好现场的施工工作,不断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公路有良好的平整度与耐久性,提高工程运营期间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由于公路建设施工时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天气等问题,公路工程使用的混凝土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会引起一些质量缺陷,因此,要注意对混凝土病害进行防治。本文通过对我市某段桥梁的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的叙述,可以让同行进行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质量控制
1混凝土路面的基本特征
1.1施工快速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时间较长,设计、施工单位已具有较丰富的施工经验,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项目,且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其具有操作便捷、施工工序简单等特征,公路养护时间短,可满足快速施工的要求。
1.2 应用广泛性
        与沥青原料相比,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黏性、弹性较好,环境适用性强,在我国各地区市政公路工程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这类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低温等优势,广泛用于各等级公路建设中,可有效延长公路使用周期,为公路施工建设提供保障[2]。
1.3 施工环保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环保效果较好,进行旧路面改造时,施工操作简单,可在原路面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改造,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再加上各类材料、施工工艺的环保性强,原有材料循环利用率高,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等目的,降低施工成本,扩大施工企业利润空间。
2  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弹性不足
         混凝土为公路工程常用的原材料,其抗压强度在 8~65MPa范围内,如果进行二次加工可以进一步提升公路的抗压性能,让公路的抗压承受能力超过 100MPa。虽然公路拥有良好的抗压能力,但是从目前掌握的信息中发现,公路整体的弹性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桥体自身受到的荷载变大,便可能让公路因为受力不均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致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变短[1]。
2.2  抗拉强度不够
        我国以往的公路项目采用普通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内部水分含量多,另外混凝土是碎石、水泥与水等原材料制备而成的建筑材料,它之所以能够拥有良好的性能,与混凝土内部的碎石有关。碎石等粗骨料可以用控制水泥的收缩反应,填充的水泥包裹在骨料表层,从而使诸多材料共同形成一个完整体。对混凝土进行性能分析可以发现,因为内部水泥与碎石相对脆弱的因素,使得公路的抗拉能力低下,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导致开裂。
2.3  容易变形
        水泥与碎石为混凝土的主要成分。虽然混凝土拥有良好的抗压特性,但是由于热胀冷缩的性质,它对温度比较敏感,一旦出现较大的温度差,混凝土便可能因为自身特性,出现结构变形的情况[2]。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材料水分蒸发等,需要做好相关的监控,否则会使混凝土受到温度的影响出现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时,便会破坏混凝土自身结构。


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中混凝土质量控制
3.1控制好材料质量
        材料是混凝土的质量基础,材料控制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非常重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
3.1.1必须彻底控制骨料
        在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混凝土配合比质量控制过程中,根据配合比要求选择碎石粒径。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能出现粒径过大的碎石,以免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不同直径的骨料必须明确划分,骨料直径必须适当,这样的碎石连续性比较强,对混凝土强度有较大影响。对于细骨料而言,一般选择中砂,即需要对砂细度、泥含量、石粉含量、亚甲蓝、碱含量等指标进行监测,混凝土施工中不采用含泥量高的砂料。如果仅有这些砂,在满足工程要求之前必须进行清洁。并分别进行砂石膨胀试验,确保所有材料均符合建筑标准。
3.1.2 必须完全控制混合剂
        外加剂通常包括减水剂和防冻剂。在减水剂中,目前广泛使用的是聚羧酸减水剂,试验时应明确外加剂的用量,不能低估外加剂在混凝土配合比中的作用。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外加剂是为了减少水,延长水泥的冷凝时间,并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由于水泥和水的结合形成大量的水化热反应,增加外加剂可以有效降低水化热的峰值,降低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概率,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测试添加剂、拌合用水以及水泥的适应性。只有当拌合用水和水泥满足工程要求时,才能使用添加剂。选择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质量合格证的制造商,以及选择骨料、水泥与外加剂三者兼容的材料。如果这三个都不能兼容,即使加外加剂也不能正确使用。在选择水泥过程中,需要做好水泥细度、安定性、强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密度等常规指标及碱含量、氯离子含量等有害指标的检测工作,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之后才能应用。
3.1.3必须对水泥进行彻底控制
        水泥作为混凝土结构的主要部分,加入适量的水泥可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具有黏结功能,可将混凝土粗细骨料冷凝在一起。在进行水泥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保证水泥水化热平稳释放,一旦水泥出现水化热集中释放现象,必将会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如果没有采取对应的处理对策,将会造成混凝土开裂现象出现,影响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市场上水泥品牌众多,最好优先考虑大品牌、信誉良好的水泥,但也需要进行试验。水泥品牌较大,也不能忽略试验。若进场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项目不能使用。
3.2增强混凝土的监管
        混凝土施工需要做好相关要素的把控,其中施工质量与原材料配比是否合理异常关键,直接影响到路桥项目的质量,为了尽可能保证桥梁施工按照方案流程推进,应该重视施工监理工作,强力的监管工作可以防止工作人员不按照技术文件作业而出现质量问题。此外,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还不能随意更改预留位置,工作人员应该掌握混凝土材料制备的流程,以及每个流程需要做好的节点控制工作,按照混凝土配置比完成混凝土材料制备,将混凝土强度控制在 1.0MPa 中。
3.3裂缝的控制
        对裂缝的控制主要在于控制湿度的变化,使结构和部件的湿度相对稳定。混凝土早期养护后,外露表面应覆盖条、稻草袋或塑料薄膜和洒水,要有足够的保养时间,应注意避免混凝土表面压力过大。使用水压实技术,如混凝土喷涂或塑料膜涂层,以减少水的蒸发,或使用其他方法来减少气流(如保护墙、保护墙),以减缓地表水的蒸发。正确搅拌,严格控制含砂量,避免使用粉状砂增加混凝土强度。
结束语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几乎所有的经济建设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公路工程发展速度快,规模也在逐步增大,这对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选择合适有效的施工工艺,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有序推进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合理运用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妥善解决解决问题,才能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使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有着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陈静,刘飞飞.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及质量控制方法浅析[J].四川水泥,2019(09):34.
[2]张武鹏.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及质量控制方法体会[J].智能城市,2018,4(10):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