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明
伊犁茭通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伊宁市 835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自驾游已经成为人们节假日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公路工程的质量对车辆的正常行驶以及交通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路基是重要的施工工序,沉陷、翻浆是在路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地质问题。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沉陷、翻浆;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公路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承载方式之一,公路脉络遍通南北,沿途环境迥异,在公路投入使用后,因自然因素和服役过程中一些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各种路基病害,影响公路正常履行运输职能,而且极易留下安全隐患。在路基病害中,路基沉陷和翻浆为多发病害,也是负面影响较为严重的病害,应对相关病害深入研究,以便解决病害威胁。
1公路工程路基沉陷处理施工技术
1.1填料换填
公路工程路基沉陷发生之后,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填料换填的方式对沉陷路基进行处理。填料换填首先需要将沉陷路基中的填料挖空,然后再按照路基工程的要求选择强度足够的粗粒料作为路基填料的材料,最后分层填料之后对路基进行压实,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结构恢复完好。
1.2沥青填补
公路工程路基沉陷经常发生,当沉陷程度比较轻时可以采用沥青填补路基和路面的裂缝。如果公路路面沉陷只造成了一些细小的裂缝,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喷洒沥青的方式将这些细小裂缝填补,最后再使用沥青混合料将沉陷的路段填补至高度与正常路段平齐。
1.3机械夯实
公路工程路基的土体压实度不够是导致沉陷的原因之一,因此施工人员可以直接使用机械设备对路基的填土进行夯实,这样可以直接提高路基土体的强度。土体强度提高的同时还要保证其透水性,防止土体中的水分导致路基沉陷,因此施工人员可以选择透水性强的材料作为路基填土材料。
2公路工程路基翻浆处理施工技术
2.1更换填土层
路基翻浆病害预防的过程中,首先从换填土层环节入手,即通过更换粉性土质为高性能土质,如沙土、黏土,这既能增强路基稳固性,又能降低翻浆危害。优质土层换填的过程中,客观分析土质性能以及水分含量,同时,毛细水升降速度也是重要考虑因素。对于换填土层的工作人员来说,应全面掌握区域土体条件相关知识,经调查资料,了解翻浆危害控制需求,选择性能强、质量上乘的土层,使其达到所在区域管理路径规范化应用标准,进而为车辆通行提供优质服务。一般来说,更换填土层操作往往以科学化设计方案为参照,据此落实路基翻浆预防工作,如适时创新施工技术、采购优质材料,同时,设计人员应树立全局意识及安全意识,基于当前路基施工质量需求以及施工周期,有步骤、有方向地进行土层换填。土层换填期间,客观分析易翻浆区域,将路基45cm~48cm土层挖开并移出,用砂土置换坑内土层,接下来对土层严密压实,直到压实度符合规定的标准,方可开展路面平铺等。潮湿环境下预防翻浆时,主要在路基增置隔离带,避免翻浆危害扩大化,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地基形式优选填筑材料、调整隔离带位置,以此迎合便捷排水需求,使翻浆现象大大减少。对于翻浆严重公路路段,主要填充砂土混合砂砾材料,全面保证这一路段地基的稳固性和安全性。需注意的是,填土前彻底处理老旧路基,视情况添加外加剂,同时,做好隔水、防冻施工工作。
2.2做好防排水工作
公路路基防、排水工作体现在设计施工、预防养护等环节,对于路基设计人员来说,应树立统筹意识,从安全因素控制、路基优质使用等方面入手,有效防控翻浆危害,避免影响路基寿命。最为关键的是,坚持防治结合原则,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具体内容如下。如果路基施工出现浅层水、裂缝水等现象,往往借助拦截、切断等方法予以处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渗沟、加深边沟等。路基填筑施工引用透水性能较好的砂砾石时,应在路基排水结构设计环节考虑排水有效性和安全性,一般来说,要用隔离层防止路面的水向下渗透,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提升路基高度,据此规避路基翻浆现象,适当延长路基使用时间,为路面车辆通行提供服务。路基防排水工作结束后,为提升路基性能,还应落实路基的日常养护工作,即定期清理路面的积水,保持路面的清洁和干燥,与此同时,委派专职人员细致、全面检查边沟,一旦发现排水阻碍物,应及时清理。如果需要设置边沟,其位置、质量应满足排水纵坡需要,并保证排水的有效性。处理路基中的积水时,在路肩上挖距离10m左右的多条横沟;处理路面积水时,工作人员保持耐心和细心,规范自身积水处理行为,参照相关标准及要求设置路肩横沟,或以人工方式进行排除,积水排除后,还要落实养护工作,即日常养护时及时清除排水通道中的杂物,预防路肩积水。
2.3处理完路基翻浆后的保养措施
地下水大多汇集于道路的下方,所以想要加强和防护重修的道路,可以通过垫高道路地基来进行。在对道路进行垫高时,首先要选择垫高地方的土壤的透水性较为优良的。透水性优良的土壤可以保证水分在土壤中被吸收的含量较低,这样保证了干燥土壤对荷载的承压能力。在进行垫高的施工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高度,要保证垫高后的高度符合当前的路段和水位上的高低。除了专门对道路地基进行升高处理以外,还可以通过降低地下水水量的高低来对重修后的道路进行保养处理。调节地下水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在道路两侧挖掘路肩横沟或者是渗水沟,由于沟渠的高度往往比道路低,这样下雨时雨水顺水沟汇集而不是停滞在路面上,随着时间的关系慢慢渗透到路基内部。保证道路长时间处于干燥的状态,可以避免重修后道路再度发生路基翻浆的现象。在针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国际道路枝干上进行维护工作,就要在道路内部设置保温层和隔水层来对道路进行养护。要在路面的一侧进行沙石或煤块儿的填充,总体也起到3°到5°的倾斜,并且要在道路表面设置防滑层以及对较低的一侧做好防淤层处理。如果设置防水层的话那就一定要设置保温层,这是因为水在土壤中被冻结后,会有体积的膨胀,在气温比较高的时候,有可能会造成水汽的蒸腾。会出现防水层鼓胀的现象。设置保温层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以上所述的情况了。访问层主要设置在路下15cm处左右,在铺治好保温层后,要在保温层上放置一层碎石块儿,做到定位的效果。在一般工程实例中,保温层的宽度要比路面的宽度要宽出左右各45cm。
结语
综上所述,路基沉陷与翻浆都是公路养护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旦出现该种病害,如不能及时处理,极易加重公路运行风险。应在路基出现沉陷问题和翻浆问题时,第一时间采取行动,针对不同的病害成因和病害程度,开展相应的处理施工。应优化公路路基设计,选用高质量原料,科学施工,以保证提升公路质量,降低路基病害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安清.公路工程路基沉陷、翻浆处理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20,27(2):177-178.
[2]李彦杰,谭宝龙.注浆法加固处理路基沉陷的应用[J].路基工程,1998(6):42-45.
[3]张淼.高速公路路基沉陷注浆处治技术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4]罗元斌.注浆技术在路基沉陷加固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27):301-302.
[5]杨谢辉,蒋丽君.饱水路基沉陷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4(4):123-126.
[6]陈卫贵,吴淑敏.公路工程路基沉陷翻浆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