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5
摘要:随着交通行业的蓬勃发展,桥梁工程养护和加固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对桥梁的承载能力、运力质量以及运输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少桥梁施工企业都在加强对养护管理的把控,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加强养护的基础上完成加固技术的审计,从而有效推进桥梁工程施工的高效管理,保障桥梁建设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延长桥梁使用寿命。为了保障桥梁在更长的时间段内安全有序地运行,人们需要对施工进行妥善管理,实施科学的养护模式,保障桥梁加固的应用效果,从而有效延长桥梁的整体使用寿命。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加固
引言
道路桥梁既肩负着促进城市发展的时代重任,还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但道路桥梁的施工中会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后续的养护环节,易给施工企业带来困扰。故建筑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在多种不同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对道路桥梁施工及养护技术、成效等进行反思,找准切入点并制定科学工序,对各环节的施工行为进行切实有效的规范,加大监管力度,规避诸多潜在的风险,让施工细致化,使养护更为科学,彰显新时代下高水平的建筑质量。
1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以及加固维修的重要意义
当前,不少道路桥梁都涉及施工结束后的养护和加固维修等问题,这对于道路桥梁自身的质量提升有重要意义。首先,桥梁养护和加固维修能够提升桥梁自身的使用效能,保障工程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同时可以提升桥梁质量,保障交通发展中桥梁的重要地位,推进城市发展和现代化桥梁建设。其次,加强对桥梁的养护和加固维修,能够有效延长桥梁的使用年限。当前,道路桥梁建设单位一般以招投标的模式与建筑企业达成合作,工程质量和使用年限要求严格。道路桥梁养护和加固维修能够提升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同时有效延长整体工程的使用寿命,满足其使用要求。
2影响道路桥梁养护的因素
道路桥梁在日常使用中就应接受定期维修加固,进行不定期的养护。从道路桥梁管理养护的角度来说,在设计阶段无论是施工管理,还是投入使用后的运营模式、使用后的日常养护标准都会得到认可,这对后续的养护工作来说,设计规划不仅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施工管理的养护也有一定的强制性。可见道路桥梁的养护工作从设计阶段就已经开始实施。由于道路桥梁处于运输网络的核心位置,而且关乎公众的安全问题、关乎区域建设和经济发展,因此,在立法层面,国家相继出台了系列法律条文,对道路桥梁的养护工作进行科学规范,从而确保道路桥梁使用质量良好。同时,道路桥梁的养护受众面比较广,养护实施过程中对生活服务相关工作应给予关注,尤其要高度重视绿色环保相关工作。道路桥梁是交通运输的要道,是保障各类运输物资流通的基础条件,只有高质量的道路桥梁,才能保证运输工作不受影响。
3道路桥梁施工养护
3.1谨遵施工要求,减少裂缝
道路桥梁裂缝很常见,其会减弱道路桥梁的整体使用效果,故施工单位要谨遵施工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避免裂缝。首先,对原材料进行把控,水泥尽量选用同一厂家,细致检测混凝土的强度,保证其含泥量小于1%,同时粗骨料中的最大粒径在2.5cm以下,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应达到2.8。其次,在混凝土的配制环节,建筑单位应掌控好最小和最优的收缩程度,结合桥梁的结构需求、气候等多方因素,科学设计配合比,特别是要计算其温度应力。例如,应在夏季增加防晒操作,在冬季进行保温处理,检查之前完工的混凝土。最后,要设计施工缝,并根据工程需求在混凝土中放置适量的石块,使混凝土达到所需强度。
3.2借助现代手段,加强部门联系
市政部门应切实有效优化养护制度,并借助当前多样化的信息技术,通过多种检测手段检测桥梁存在的问题,找准养护位置并设计相应方案,借助现代手段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汇报各阶段的养护情况,使养护管理工作到位。建筑单位应加强日常养护,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进行监控,掌握桥梁的使用情况,设计灵活的养护方案。
3.3严控施工材料,把握养护成效
若施工技术先进,但材料不合格,工程施工将事倍功半。为此,施工单位应总揽全局,严控施工材料,研读招投标文件,根据所需筛选材料供应商,严防随意选购的行为。除此之外,还应对现场材料做好管理,杜绝使用问题材料。通过对各种不同材料的控制,配以专业化的技术,道路桥梁施工及养护工作的整体质量将极大程度提升,凸显良好的养护成效。
4道路桥梁加固维修技术
4.1公路桥梁加固技术
为了改善本桥梁的受力状况,提高桥梁承载能力,必须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分析,决定通过增加体外纵向预应力钢梁加固桥梁,提高加固箱梁承载力的极限状态,促使加固箱梁跨中上移,从而抑制桥梁下挠。
4.2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要点
4.2.1定位放样
(1)实施时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前一阶段的计划,将目标物投放到垫块和梁底的指定位置,并用投影法对两部分进行标记,最后用手工或计算机绘制出垫块的图案,画出每个孔的位置,以保证实际施工的准确度。(2)对纵桥、桥梁的端点,在施工过程中也应注意定位测量。所以,当桥梁的固定点位于两个不同的端点时,需测量桥梁底部与地面的垂直距离。
4.2.2上锚固定
(1)桥头上锚时,应考虑锚杆斜筋穿入锚固点的问题,为上锚设计提供有利条件。(2)先凿破桥面铺装层,使钢筋完全暴露在表面,再在锚固垫上对混凝土进行二次细凿处理,确保其结构完整、整齐;按斜孔顶点角度,在上部设置凿孔支撑装置,将钻孔支撑部位置于斜孔支撑槽内,使钻孔中心与理论锚固点对准,然后对钻孔支撑进行凿空施工,为斜孔支撑做好充分准备。(3)当锚固完成后,需对梁顶表面的混凝土进行彻底清理,将混凝土残留物从施工现场运出,并在混凝土表面涂上环氧胶,使锚垫的上表面与桥面协调。
4.2.3转向装置
(1)利用转向装置改变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筋的走向,并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曲线。(2)转向器与预应力筋密切接触,如果转向器设计不合理,在摩擦、侧向力等因素的作用下,会对钢的摩擦阻力产生影响,从而增加预应力。为此,必须科学设计转向装置,着重控制预应力筋的转角,避免破坏预应力钢,否则会产生附加应力。(3)在施工现场尽量不要使用加工处理设备,在从加工厂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变形。
4.2.4预应力钢筋安装和张拉
(1)预应力钢筋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各种锚具的状态及螺母的匹配情况。如果水平钢筋、斜筋选用粗钢筋或钢料制成斜筋,则水平滑块应与斜筋一起固定在滑块垫板上,斜筋的上锚点应固定在斜筋上。(2)在为滑块预留合理滑距的基础上,使水平筋的中心对准滑块通过的孔。若水平筋受横向拉紧而产生预应力,则施工时应先将斜杆按斜度要求焊接到梁端锚固U形板面,再将水平筋焊接到斜杆上。也要在每层2~2.5m的间隔处垫上水平拉杆后的锁紧装置。(3)拉张前先将立柱置于弯道的起始点,再按施工要求将收紧器、撑杆等固定在特定位置,然后进行张拉。
结束语
在公路桥梁的施工管理中,人们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养护和加固维修,加强质量监管,使桥梁施工符合具体要求,提升桥梁工程质量,同时加快施工进度,有效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率,确保桥梁工程顺利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钟悦鹏,许明举.路桥施工中加固施工技术及设计[J].交通世界,2012(12):158-159.
[2]韩光文.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5(1):56-57.
[3]黄忠命.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Z2):22-23.
[4]邵卫东,胡清国.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技术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20):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