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造价的控制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柳晔
[导读] 钢筋在工程中是常用的材料,多用来进行结构的搭建。
        柳晔  
        身份证号:23230219891120****
        摘要:钢筋在工程中是常用的材料,多用来进行结构的搭建。从性能上看,钢筋是相对突出的,刚度、抗腐蚀性等,都要较别的材料有不小的优势。所以其应用面广,能使用各种情况,且对质量有正面的作用。但应用规模的增大,也让成本在增加,这不能被忽视。一旦不面向造价去控制,会让成本超出预期,相当于有了损失。而在控制时,如果方法不对或是没有依据,就很难生效。为此,文章将阐述如何控制钢筋工程的造价,通过分析存在的造价问题,给出对应的控制策略。
        前言:在工程中,造价是一个要素,对其进行控制是必要的,会有积极的反馈。其中,钢筋的占比较大,也是成本的主要组成,所以应面向该部分,进行有力控制。这能降低造价,扩大原本有限的效益,这对于工程而言,是综合性的收益。当然,眼下在造价上,不乏一些问题,这造成了损失。对此,应明确控制意义,做好全局的规划,从而取得好的成效。
关键词:钢筋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1.钢筋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1.1工程单位的不规范操作
在眼下的工程中,不少承接的单位都不在乎规范,所以经常会有违规的做法,甚至完全随意进行,不考虑是否有成效。其中,不乏一些恶劣行为,不仅规范无从体现,连基本的道德准则都没有遵守。例如,常出现的虚报成本,这就是出于恶意目的的行为,而这相对隐蔽,常无法被发现。这种欺诈的做法,会使承包商受损,且数额一般较大,这是难以从效益中弥补的。同时,这阻碍了对造价控制,致使其难以从真实的角度,产生有力的成效,更多是局限在了形式本身。究其根源,在于对利益的畸形需求,通过违法途径,从造价中榨取额外的效益。虽然有对应的整治措施,但效果有限,这种情况仍不时发生。这是由于,一旦虚报成功,就会有巨大效益,而且直接被施工单位获取,这是很有吸引力的。
1.2承包商的成本审核意识不强
对于不少承包商来说,成本只是一个代表花销的数字,只与效益挂钩,无需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所以,当他们在审核标书时,对成本这一栏给出的判断依据是:其是否可接受。而这显然没从合理性方面去看成本,更多的是在乎效益的转化,这明显是欠妥的。从中能看出,承包商的成本意识较弱,甚至没有最基本的概念,只知道尽可能将其压到最低,没有多角度去考虑。所以,在审核时,会有一定缺失,甚至完全脱离规范去进行。这会被利用,以降低质量的方式,使对成本的报价达到底线,如果审核不够细致,这是不会被发现的。当然,即使做到了规范,也会在面向成本时,做出无法与实际脱离的设计,不仅无法生效,还会有损失。
1.3成本预算问题
多数情况下,当某单位要进行投标时,都会先确定一个成本,这是由计算得出来的,算是一个预期。而做出的该预算,会使承包商是否会选择该单位的一个依据,所以要谨慎去确定。如此一来,一旦成本过高,那么标书被选择的概率会很小,也就丧失了其余优势。在眼下,多数施工单位在确认成本时,都不够严谨,基本都是主观推断出来的,没有实际的依据,所以不够合理。因此,当主观成了确认预算的因素,那么有任何的偏差,都会产生问题。如果没有做出应对,那么基于该预算,是很难进行控制的。


2. 钢筋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2.1工程量计算
确认造价时,工程量是一定考虑在内的,尤其是一些规模大的工程,其在造价中的占比会很大,所以更要细致地进行计算,防止有过大误差。招标时更是如此,要依据工程量,来确认给出的报价,这才是最合理的。否则,报价就没有参考性,失去了其意义,无法被用来进行造价的确认。要注意,无论任何情况,工程量都与人力成本呈正比,这能作为依据,用来对成本进行检验。假如在标书上没有体现这种关系,就说明成本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是虚假的,不能被相信。当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进行深入的审查,对资料进行逐一核对,从而找出问题所在。如果这出现在施工中,要尽快进行修正,或找到有力办法作为应对,从而做到止损。
2.2重视成本合理性
在审核成本时,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这太过片面,常引发问题。对成本而言,大小并非关键,而是要看是否合理。如果是合理的,就证明其能用来反映施工的投入,进而作为管控的依据,或是用来进行全局的规划。但,如果是不合理的,就会使控制失效。所以,在进行审核时,应要对上面的每个报价都进行核对,且结合市场的行情去验证,确认其是否合理,这是前提。这并不是简单过程,而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向,进行有依据的认定,这才是准确的。在关于工程的普遍认知上,重视成本合理性是一种工程 成本风险防控的措施,其能够减少风险当中的不合理处,使成本的精度更高。
2.3成本预算控制
预算能作为造价的参考,是控制中的一个要素,所以要认真去落实。在进行时,要强调专业性,当具备足够的水平后,才能去进行预算,这是前提。如果水平不足,或缺失经验,就很难给出准确预算。这是因为,在没有专业性的依托下,就只能用主观来进行判断,这几乎没有价值。如果必要,可以借鉴有关案例,或是聘请专家来负责预算环节,这能规避大多问题。
2.4钢筋质量审核
由于钢筋是主材,所以其质量很关键,要被当作第一要素去看待。一旦质量不够,工程会受损,而且是多方面的,这不能被忽视。如果能以质量为对象,进行细致的审核,就不用担心这种弊端,对工程是有利的,所以应将其纳入到环节中。审核要在入场前进行,当发现质量不足的材料后,就不应将其接收,而是直接退还给厂家。在更换过后,再进行审核,在确认其质量达标后,才能被用在工程中。质量与效益挂钩,所以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使用劣质材料,这样是得不偿失的,不仅与工程的原则相违背,也产生了隐患,这也是变相的损失。
2.5施工人员施工、生活行为的管理
由于很多人会参与作业,所以这也是一个因素,而且在过程中,这显然不是稳定的,时常会有不规范的情况出现。这会有损质量,也使效益会低于预期,因为要进行整改,所以会有额外支出,可以将其看作损失,并进行具体核算。因此,应重视该问题,并进行有力的管理,从而遏制与之相关的违规现象,减少由此造成的危害。此外,由于工期多是很长的,所以工人基本都会居住在附近,在此期间产生的全部垃圾,都会影响钢筋。如果混入现场中,会让质量被弱化,甚至出现受损的情况。所以,除了施工管理,也要对生活行为进行管理。除了要按时进行清理,还要防止杂质混入材料中,这能有效保护材料。出于对有效性的考虑,应有处罚机制,一旦发现问题,就要进行处罚,这才会有强制性,而并非只是形式上的要求。
结语:钢筋作为一种材料,造价相对稳定,这是好的方面。但于工程而言,由于用量在增大,所以造价会有不小的不动,这会使其难以把控。这会让造价与预期偏离,甚至有较大的差值,如果不设法制止,就会转化为损失,这显然于工程不利。可以说,钢筋工程的造价控制的意义巨大,与工程的效益挂钩,也会对质量产生效应。因此,要认清其重要的地位,总结实践中的问题,并将其作为依据,采取有力的控制。要找对切入点,用对方法,这是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刘晓旭.浅谈钢筋混凝土造价控制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 , 15 (2) :299.
[2]陈景新. 钢筋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8,10(5):224-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