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张涛
[导读] 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更高的经济利益就必
        张涛
        安阳市永恒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  455000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更高的经济利益就必须加强全过程造价的控制,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要根据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寻找有效的应对和预防措施,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建筑功能的前提下促进优化设计,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最终实现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
        1 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市场调研环节缺失
        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即成本控制)需要根据建筑行业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造价测算,市场调研的深度和广度将成为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基础和参考。准确的工程成本造价测算是提高全过程成本造价控制质量,降低建筑成本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背景下,建筑企业在进行造价控制时需要根据市场发展的现状和工程承发包模式作出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1.2 全过程造价控制忽视
        建筑工程的全阶段大多数建筑企业在实际的造价控制中总是忽略某个环节的造价控制,没有根据工程施工的完整流程开展,导致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水平偏低,施工成本普遍偏高。比如有的施工企业为了节省造价控制需投入的费用,只要求咨询公司做个前期预算和后面的结算,实际过程的施工情况咨询公司并不知情,完全靠施工企业自主处理,由于其自身处理能力的不足,导致过程资料不规范,经济签证理由不充分,未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签证等,结算时变成一堆扯皮的事情,浪费大量的精力去补充中间资料,甚至有的因为领导工作的调动以及主要经办人员的换岗等原因,补签资料都耗费了数月的时间,破坏了正常工作的延续性和连贯性,而造成二次造价审核的重复工作。
        1.3 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存在技术与经济的分离
        一些工程施工人员为了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不愿意学习先进的施工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没有创新思维,思维的懒惰造成工效的落后,为了保证工期,只能通过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这种情况不但造成了成本增加,而且在投标的竞争中没有任何优势,只是随大流,没有突出的亮点可言。这与技术的更新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分析评价是密不可分的,通过经济分析来促进技术的更新,通过前者的更新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这也是施工企业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而技术与经济相互分离的现状导致在实际的成本控制中缺乏具有创新性和先进的控制理念,造成工程造价人员在成本测算时只能按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实际状况进行成本控制,仍保留传统保守的工作方法进行成本控制。
        2提高全过程造价控制水平的具体措施
        2.1 加强全过程造价控制前的市场调研
        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全过程造价控制前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合理的估算建筑工程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成本,如首先要根据项目工期的跨度,测算各个时间点及相应工作内容的用工量,尤其需要准确把握传统节日期间的用工量,该时间节点用工市场紧张,劳务价格高,还要考虑不可抗力的影响,如特殊期间的人工市场等 ;其次要测算各个时间点的材料用量、机械用量,根据往年的经验去预测各个时间段的价格波动情况 ;还要了解用量较大、周期较长有关措施项目的租赁市场情况等,周期长的项目还要适当考虑风险系数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质量。


        2.2 加强各个环节的造价控制
        2.2.1 加强投标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人员必须意识到决策阶段中造价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初步估算,同时对投资回报率及成本回收期等进行较客观的估算,以保证估算文件符合项目建设的标准,对项目的投标决策作出科学的评估和分析,在决定要参与投标时,在决策阶段要做好有效的控制造价文件,为后期成本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2.2.2 加强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人员在投标阶段开展具体工作时需要对招标文件进行详细的阅读和分析,在招投标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实施造价控制工作。如招标文件中会对技术人员的配置,技术人员的资格要求,工程款支付的方式及时间节点,工程款结算的办法和规定,政策性文件的执行和时间节点的要求等情况,均会对造价控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对施工合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索赔和不可抗力的约定也要进行细致的研读,并给出可行的应对措施。
        2.2.3 加强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中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水平对设计环节之后施工环节存在重要影响,若是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到位,可能会造成建筑成本过高,效益大幅下降。工程造价人员必须根据项目的实际状况,在设计前,根据类似项目的指标,为设计人员设置可行的指标数据,进行限额设计,在设计工作完成未形成正式文件时,应立即进行造价的核算,进行各个子目的数据计算,即使总指标在限额数据以内,还要进行与类似工程相应子目的对比,以探索是否还有优化的数据空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够为设计人员提供可靠的、合理的优化方案。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整个工作过程中核心工作就是需要不断地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和优化,提升方案实施的科学性。
        2.2.4 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人员首先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大部分施工企业中该工作内容由采购员负责,但针对价值量较大,成本控制价值高的材料,造价人员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询价,双管齐下,以控制有可能发生的腐败现象,这样不仅能保证购买的施工材料符合行业标准和项目要求,还能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其次,造价人员还要做好现场管理人员的辅助工作,对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投入时间和投入量提供好的提议,避免设备空置时间过长和投入人员不合理造成的浪费等有可能增加建设成本的情况。造价人员要熟悉地方政府要求的程序,涉及较大的设计变更或者增量,需要专家论证的,应及时向委托单位或者代建单位提出,有的达到一定规模的,需要招标的,应提醒业主单位去招标,不要业主要求做,就不加思考地去执行。该环节是现阶段施工单位较为头痛的环节,因为造价人员不专业,甚至由现场人员兼职,造成不规范,资料需要重新签,不符合规定程序等,让后期的竣工结算进度和效率大打折扣,如果做好这一环节,就可以为结算工作扫清障碍,能较快结束结算,提早回款,节约资金成本。
        2.2.5 加强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工程实际造价与投标决策阶段时的成本测量进行分析和对比,评估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效果。如果降低相应成本的,应作为下次实施的标准,如果成本增加了,应分析具体原因,如果是人为的原因,那就需要提高人员素质,或者聘请高素质技术人员,如果客观原因,可以做一个备忘录,作为下次决策应考虑的因素之一,为后期工程的投标和实施提供宝贵的数据基础和经验。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不仅与施工质量有关,还与全过程造价控制紧密相关,有效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不仅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提高社会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建筑企业必须及时发现实际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高效的解决措施,实现全过程造价控制目标,只有这样建筑企业才能够获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胜民,刘慈,赵东杰 .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J]. 中国住宅设施,2019(9):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