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俪檬
身份证号:23070219920810****
摘要:近些年我国占地建筑面积逐渐变大,用于建筑的土地变少,软土正在被作为地基在全国各地广泛处理,软土的问题有很多,正确的运用处理软土地基有着重要意义。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是建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依靠,针对不同的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
关键词:建筑;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前言:我国国土的地质多样,其中软土是常见的一种地质类型。随着大量工程的建设,软土将作为地基进行建设。而软土地基有水分含量大,承载力低和沉降不均匀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建筑施工的有序进行。因此在处理软土地基时,要根据软土类型,针对性设计解决技术。
1.建筑软土地基的常见特征与危害
1.1透水性不足
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高,渗透性差,有低透水性,不能达到标准的排水功能。导致以软土作为地基的建筑,性能不达标。例如修公路时地基是软土地基时,该地基的沉降时间将延长,地基强度有影响。
1.2 高压缩性
软土内部结构松散,有大量的缝隙和较多的水分。当软土受到高压力后,容易出现缝隙收缩,出现大幅度的压缩效应,严重时会大范围下陷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面对软土作为地基时,要高强度的压缩软土,避免在上层建筑施工期间和完工后沉降的期间出现大幅度下降塌陷。
1.3 不均匀沉降性
软土的土质成分复杂,所处环境和普通的地基不同。软土地基有着不均匀的大缝隙,导致在软土地基修建完毕后,沉降时有着沉降幅度和沉降速度的不同,不均匀的沉降问题会影响上层建筑的安全性。
2 建筑软土地基的处理价值
根据软土地基的结构,有不稳定性的特点,所以会对在其上方的建筑带来安全隐患。在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中,要对症下药,采用针对性的措施,保证软土满足力学条件。软土地基有高压缩性、不均匀沉降、触变性的透水性,会给地基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要对此软土地基执行一定程度的换土填补,保证整个软土地基在力学方面满足安全的施工要求,进而保障该工程的顺利进行。在进行施工之前,要统筹施工单位和地质勘查单位,让其进行沟通交流,勘探调查清楚施工现场的土质类型和土壤性质,再和相关专业的勘测人员的分析讨论,保证软土地基的处理得当。针对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需要相关的部门给出一套相应方案,确保该地基处理方案的有效。在处理软土地基问题的过程当中,会一些新的设备和新的技术会投入使用,这不仅有利于软土地基的土质改善,还将为后续在此基础上的工程,带来良好的条件。处理软土地基问题,还能降低建设施工的难度。
3.软土地基的处理准则
3.1 精确计算承重
在施工的准备阶段,根据在地基上方施工图,要精确的计算出承重,以此为根本,再进行桩基础的设计,要用技术给软土地基的预期提高,让其承载力超出原有的承载力。
3.2 土质环境分析
软土土质的环境分析尤为重要,这是对应地基处理技术的标准。因此在软土地基处理时,要分析环境因素,不同的环境因素将影响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选择,针对特定的软土土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才能保证之后的工作有序进行。
4. 软土地基的具体应用与分析
4.1 置换法处理技术
置换法也称为为换填法,是施工企业常用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主要是将优质土质与不良土质相互置换。其工作原理是要先将不符合条件软土挖出,然后用特定的材料进行填补,再对软土地基进行冲压,加固软土地基的结构,以此这种方法来增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这种地基称为复合地基,是由软土地基和其他材料结合而成,可以特殊处理置换的材料达到对应建筑的施工要求。常见的置换有岩土置换,岩土置换的方法是对软土地基中不满足标准的岩土或妨碍施工难以处理的岩土进行清除。然后用高强度、耐腐蚀的岩土或其它材料等形变程度低的岩土进行填补,再震动碾压进而提升软土地基的密实性。置换法处理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见效快,但缺点是置换的材料质量必须统一,不能出现较大的质量偏差问题。
4.2高强度夯法处理技术
这个方法还被称为动力压缩法、动力硬化法。软土地基有很多间隙,压缩性高,用重锤冲击软土基,提高软土地基的负荷力。这种方法的操作原理是利用重物的重力和冲击力冲击软土低基。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土质适应性强,成本低,缺点是噪音大,如果在人口多的地区施工,会给周围带来噪音问题。为了使软土基的稳定性更好,一般的高强度冲击法和置换法结合在一起处理软土地基。为了部分地对应高含水量的构造,实际上替代材料有高质量和高性能的要求。因此,将强夯法和碎石桩法结合起来,强化软土地基。与通常的方法不同,施工前,要提前处理桩位,为后续的软土地基加固和排水相关的工作进行准备。另外压实点要确认,以此让借助外力的碎石进入软土地基保护层,进而软土地基的稳固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进行施工的工作人员要合适的运用该技术,各方面的力度,次数和时间都要有合理的规划,从而让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4.3 注浆地基法处理技术
根据软土地基的结构松散特点,注浆地基法就是加固软土地基的结构,在压力的作用下让水泥、硅化物等相关材料和软土地基充分有机混合,在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含水量下降,结构得到加紧加固。常见的注浆地基法有水泥注浆法和
硅化注浆法。它们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势,被建筑单位广泛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加入水泥砂浆,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水泥砂浆的配比,严格地按照水泥浆料进行配比工作,注浆的压力也需精准地把握,确保整个软土地基处理效率的提高。水泥注浆法,为了限制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和缝隙大小,使软土地基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水泥被制成浆液,通过施加高压实现浆液的有效渗入软土地基,并使其进入到软土土壤间隙。水泥浆液注入后,将会带来一定的固化效果,使软土土层结合更加紧密,房建基础土层也将更加稳固。硅化注浆法,其在软土地基处理中,所用浆液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钠,具有良好的凝固特性。在注浆时,注入硅酸钠溶液后,在地基底部位置发生固化反应,进而提升软土强度,使其能够承担更大的房屋建筑荷载,后续施工将会更加稳定且安全。
4.4 排水固结法处理技术
排水固结法处理技术也称为预压法。在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因为软土的水分含量较大,但其渗透性差,土质中的水分不易下沉渗透,排水困难是软土地基处理的常见问题。排水固结法的主要步骤包括排水处理和加压处理。排水固结法处理技术主要的工作原理是提前在软土地基之中预置好竖向的排水管道,
然后在软土地基上方进行充分的外力预压,使得孔隙当中存留的水逐渐流出进入管道,进而使软土地基出现固结变形的状态,并且直到水完全排尽为止,实现孔隙体积不断缩小的目的。当软土地基在进行排水固结时,会出现一定的下沉现象,属于正常现象,这样能够让软土地基的结构变牢固,进而有效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5. 结语
受环境因素影响,软土的土质的情况各不相同,在面对不同的软土作为地基时,要针对性处理,重点是软土地基的勘探调查,结合地基的地质条件,选择相应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达到最优化的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许平先,江波.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及应用[J].技术与市场,2021,28(06):146+148.
[2]张文刚.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21,{4}(03):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