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喆
身份证号:23010719880314****
摘要:混凝土施工在土建工程中起着重要影响作用。近年来,我们对土建工程所建设的房屋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想提高土建工程的质量水平,就必须更合理有效的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我们就应该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有一个综合、全面的了解。本文就对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就行了简要的分析探究。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前言: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对土建工程建设的质量、美观等各方面指标都有更高的要求,许多新型建筑材料应运而生。相对于这些,混凝土有着耐久度、可塑性高、安全程度好等各方面优点。因此,在今后的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运用还是十分广泛的。在此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对混凝土技术进行各方面探究,来提高混凝土施工的建筑效果,我主要从混凝土的性质、混凝土施工技术指标以及有效对策三个方面对混凝土进行简要的了解分析。
1.混凝土的性质
混凝土是由沙石、水泥和水按适当比例配置而成,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硬化所形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人工土木建筑材料。混凝土在建筑材料中占有重要地位,混凝土具有抗压性能好、易塑性强、耐久性强等特性。而且混凝土的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能够广泛应用于房屋、公路等建设。其原料中的水泥和水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在其搅拌混匀的过程中更加容易混合在一起,方便施工时的操作。在正常的条件下混凝土能够存在百年以上的时间,这就体现了它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历经百年,它的外形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且,在混凝土凝固以后有着很强的抗压性能,常被用做马路上的施工材料,承载几吨的货车来回运输。
2.混凝土生产技术指标
混凝土施工的建筑效果主要还是取决于施工原料的配备是否合适、是否达到施工所要求的技术指标。
2.1原料质量指标
原料质量指标是混凝土施工时首要考虑的内容,我们应该根据施工对象的不同,比如:道路、低矮房屋、高楼、道桥、隧道等。我们应该因材施教,选用相对合适的水泥型号和沙石种类。切记:不能因为原料的贵贱而采用不合适的低成本原料,这样很大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到时候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另外,我们也要将原料按合适的比列混匀,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利用效果。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按照2:3的比例,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添加沙石,才能保障沙石应用的效果。
2.2原料用水比例
混凝土的黏着度和可塑性都与用水比例密切相关。如果用水比例过高,将导致混凝土的黏度达不到标准,过于松散,无法使用。如果用水比例过低将会导致混凝土黏着性变差,要想使用必须重新加水搅拌,费时费力。所以我们应该控制好混凝土的用水比例,一般来说,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搅拌的注水比例为 1:5 的比例配置。同时,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应用的水应是生活常用水,不能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代替。
2.3原料水质指标
建筑施工大多数用水是用的自来水,人们往往认为混凝土施工中水只用考虑其参水比例便可,但往往忽略水质的影响。然而施工和养护往往对水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例如:水的PH和水中各种硫酸盐的量等都必须满足工程标准指标。如果水质不达标将会对混凝土材料配制造成严重的影响,也许短期内不会发生问题,但是势必会对建筑使用寿命带来隐患,所以我们在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注意水质的选择。
2.4搅拌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时候需要我们选用合适的搅拌机,并且投料的顺序、含量和时机都要正确。并且混凝土在一定时间的搅拌量是一定的,我们需要分批次的定量加入原料,切记不能超过其最大定量。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考虑搅拌时的温度,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时候,对温度也有着较为严格的控制,比如在夏季温度特别高时进行搅拌,就会对混凝土使用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应将搅拌机放在较阴凉处,才能保障搅拌的混凝土使用良好。
3.混凝土施工探究
3.1混凝土运输探究
在原料制成混凝土之后要运输到施工场地,在运输途中可能会出现脱水、凝固成块等问题,针对此,我们可以在混凝土施工时在混凝土中加入混凝土外加剂,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混凝土因运输时间过长造成的影响。另外,混凝土运输的时机应该把握好,运到施工地点就应该随即投入使用,不能在那放置很长时间,这样会导致混凝土的利用效果不理想甚至达不到施工标准。将导致混凝土拉回去重新加工,浪费人力物力,使得效率低下,耽误施工。
3.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添加到模板中之前,施工人员务必保证模板位置放置正确,且放置牢固以满足施工要求。还有就是我们在此之前也要对钢筋等的位置和数量进行检查和计录,并将模块上的杂物处理干净,做好疏通工作。而且还要做好用水浇灌使其润湿,增强施工效果,但要注意不能发生积水。在浇筑输送过程中,我们用泵将混凝土直接运送到指定的地方,当浇灌到标高时,要及时摊平混凝土使其均匀分布在所需的各个地方。还要注意的是,罐车里的混凝土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块状固体,需要用震动棒将其捣碎、敲实。而且由于混凝土结构的特殊性,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保证浇筑的连续性,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3.3混凝土的捣实技术探究
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内部的合理性,我们通常在混凝土浇灌之后对其进行捣实。混凝土的捣实技术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使混凝土很好的充实模板,同时还能排出其中的气泡,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捣实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机械捣实和人工捣实。都能够很好的增强混凝土的紧密度,机械振捣更适合于房梁浇灌等较大工程的捣实,而人工振捣是使用捣滚等工具进行夯实工作。
3.4混凝土的养护
在浇灌、捣实工作进行之后,我们应该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养护和修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其本身要经历一个自我伸缩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会加快挥发,为了使混凝土更好的凝固,我们就应该在后期对它做好防护工作。最简单的防护就是在施工完成后在上面铺盖一层防护薄膜,并定期进行洒水,洒水次数为3至6次,薄膜防护至少两个星期。
3.5混凝土的修补
在模板拆除的时候,混凝土结的构表面会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裂缝,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施工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修补工艺。对裂缝较小的地方进行修补,对裂缝较大的地方采用结构补强法,通过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采用小直径、小间距的钢筋,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抗压能力。
4.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工程建设领域,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技术人员本应熟知安全操作及规范操作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是十分在意,这就将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会发生重大工程事故,因此,我们首要的是保证工作人员的规范操作,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其次才是提升我们的工作质量,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山.浅谈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173-174.
[2]郭雅娇.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20(20):112.
[3]徐德龙.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