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红
身份证号码:51052419770908****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外观,施工质量更是重中之重,且国家也出台了更多相关施工规范,而后浇带施工则是此项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技术,主要发挥着预防裂缝等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建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针对房建工程而言,其施工中涉及的内容较多,加之工艺复杂等因素的影响,施工技术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若没有及时地予以解决处理,最终就会导致整体建设质量无法满足相关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旨在预防裂缝,增强建筑物本身稳定性。因此,实际应用中就需确保该技术的合理性,尽可能地消除干扰因素,以进一步对工程的整体安全性及质量进行确保。
1、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意义
一方面,降低或规避沉降。后浇带施工是房建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而沉降则是一项普遍的质量问题,这与建筑自重荷载促使地基承载力下降有一定关系,从而就会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情况的出现,最终破坏建筑物。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各房屋建筑的明显差异,沉降问题的发生率也各不相同,对此通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将各个建筑有效连接,平衡每个建筑对地基造成的压力,在修复建筑间缝隙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意义,从而实现对不均匀沉降的有效控制,最大化地避免或降低剪切破坏[1]。另一方面,降低温度收缩。现阶段,大多的房屋建筑主要以混凝土结构为主,混凝土是使用最多的材料,受混凝土本身热胀冷缩性质的影响,往往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故如若施工,抑或是设计缺乏合理性,加之结构密集的影响,就极有可能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最终促使混凝土结构收缩,抑或是膨胀,引发裂缝,降低房屋建筑质量及使用安全性。通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可最大化地降低温度变化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预防或避免收缩裂缝的出现,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1)后浇带施工技术准备
①对物资进行预算。施工前,相关人员要合理的预算后浇带施工所需材料、人工、机械等,对所用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的予以检测,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从而为后浇带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同时,还需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明确人员的职责,确保所有人员均按部就班,严格落实每一步流程;基于先前规定后浇带施工地点的前提下,以由上到下、由低到高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基、梁板强度等级等,遵守顺序落实施工,将上述指标均纳入预算控制中,合理地进行消耗,防止不必要浪费情况的出现。
②材料选择。针对沥青水泥,以水化热相对较低最为适宜,选择级别、细度大小等均符合建设标准的中砂;对于粉煤灰的选择,以水化热较低、和易性优良等为主,且还需确保所用外加剂具备较好的缩水性能,缓凝作用明显。同时,在配比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落实对水灰比的试验,以3至4次最为适宜,在基于试验结果的前提下,完成对水灰比的设定。另外,还需充分考虑施工条件,从而对后期所用水灰比予以明确,确保水泥、水泥的添加剂比例合理,并以所选定的含沙量为前提,对后浇带混凝土配合比予以推算,确保各项性能均符合施工需求[2]。
③其他准备。对施工图纸及相关说明进行了解、掌握,落实技术及安全交底,对施工工艺予以明确,强调施工中需注意的思想,并合理地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补救及预防对策,从而为后浇带施工质量进行确保。
(2)后浇带施工过程
①将后浇缝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拆除后浇带两侧钢丝网及木方,对于不必要的钢丝网及时除掉,并剔除后浇带内多余的浆块,避免表面不平整,抑或是不光滑情况的出现。同时,考虑到混凝土收缩期较长,期间钢筋会充分的暴露在空气中,进而导致生锈,故落实钢筋除锈也结果及就,将锈渍清理干净,并合理调直钢筋,及时增补漏筋。
②在房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混凝土结构极有可能出现裂缝问题,而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就可预防或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需合理地控制后浇带距离。另外,要合理的对混凝土强度进行选择,规避混凝土运输时间较长等情况的发生,要尽可能地缩短停置时间,促使混凝土可迅速地投入到工程中使用,这也是确保混凝土品质的关键。
③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插点可选择平行列式的转移方法,合理控制相邻插点的距离,在振捣时要保持快插慢拔的节奏,确保过程紧实,从而有效规避防漏,抑或是振捣不足等问题的出现。此外,在混凝土结构初凝固前,需落实二次振捣,平整混凝土结构表面,这也是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关键措施。
④要进行模板架设,考虑到部分地下室底板等地方后浇带施工无需搭设模板,对此完成两项步骤后就可直接浇筑混凝土,但针对重要部位,如梁、板、外墙等,就需搭设模板完成混凝土浇捣,严格遵守设计方案进行模板架设,确保模板支撑的牢固性,搭设时严格遵守从上到下的顺序,当混凝土浇筑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后,就可对模板予以拆除处理,此过程要落实安全警示标志,以模板安装相反的顺序进行拆除,之后将现场清理干净[3]。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应用的一些注意事项及防护对策
(1)后浇带施工注意事项
针对房屋建筑主体还未建设好,抑或是沉降作用在继续的情况,则需避免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需确保超出结构两侧混凝土施工完成在2月以上,才能进行伸缩后浇带施工。同时,需将钢筋设置在中超长建筑体系的基础梁、框梁、连梁及次梁部位,这样做的目是进一步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进行确保。另外,对于还未进行后浇带施工的工程,不可将浇带内的支护设置拆除,以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进行维持,规避一些风险问题的发生,如坍塌,抑或是裂缝等。
(2)临时防护对策
一方面,针对竣工的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结构,需将防护装置布置在周围,以尽可能地削弱后续施工对结构造成的污染,抑或是对钢筋的损害。另一方面,对于中超长结构外延,需落实对应保护屏障的设置,对屏障予以胶合板密封,尽可能地避免外在因素对墙体结构的污染,并将防水有机薄弱设置在屏障外表面,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积水腐蚀混凝土结构。
(3)强化施工安全性
施工中,要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管力度,这不仅可提高管理质量及施工安全性,也可直接实现管理体制的持续完善,重视验收、预测工作,确保各基础施工环节质量均符合相关要求,进一步对一些风险性较高的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隐患问题进行预测,提出有效地预防对策。同时,还需强化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力度,对施工中所用的设备进行严格的审核、检验,确保所有设备均能正常运行,确保设备的质量及其应用安全性,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及时展开维修,并重视对引发故障原因的深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个性化预防对策,以规避问题的再次出现。
4、结语
综上,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是重要构成部分,受其特殊性的影响,想要进一步对施工质量进行确保,就需明确该项技术的不足,并在基于工程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的应用,严格遵守步骤,确保后浇带工艺施工的科学性,避免工程质量不达标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潘杰.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工 程建设与设计,2019(20):171~172.
[2] 张瑞华.关于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低碳世界,2019,9(1):154~155.
[3] 毕磊.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城 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