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
枣庄高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枣庄 277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在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也愈来愈跟不上行业的需求,曾经的安全管理方式也不适应现在的行业管理模式。尽管国家近年来陆续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建筑行业的部分安全管理仅仅处于表面工作,仍没有得到深入的落实,这就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阶段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也正在逐步提高,尤其是机械化、自动化管理水平,操作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必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推广安全、规范的管理模式,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并且能够稳定地发展建筑业工作。另外,中国的建筑业也在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有必要采用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对建筑项目进行有效管理。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建筑施工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整体素质、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因此应该扎实做好施工人员的入场安全教育、日常的安全培训。但是部分企业、项目对安全教育培训却只在表面上做文章,为培训而培训,为完成任务而培训,主要表现在培训目标不清晰、培训内容无针对性、培训方法死板、培训老师准备不充分等等。更有甚者,为图方便并不进行安全教育,只是完善安全教育资料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使得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1.2安全的设施管理难以满足建设需求
用电事故、高空坠落、机械损坏、物体撞击是目前建筑行业中最常见的四种安全事故,这四种事故的发生不仅与工人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有关,还与建筑安全设施的管理有直接关系。实际上,临时用电的安装和铺设不规范,假冒和劣等产品在建筑工地中得到广泛使用,一些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也由不符合安装资格的人员进行,这是建筑安检部门忽略安全设施管理的结果。
1.3安全责任不明确,缺乏安全管理投入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建筑项目都会涉及到外界主体,而且都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此部分的外界主体所涉及到的安全责任体系的确定却不明确,有些建筑企业却利用分包的形式,将不确定的安全因素转嫁给别的企业,导致施工项目中的安全风险存在转移,严重威胁到其他企业或者个人的利益。此外,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对于造价控制过程中,往往会减低安全管理方面的造价,导致整体造价压低现象严重,导致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资金短缺,对于建筑项目的整体建设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1.4安全检查不严
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很长的施工期才能完成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会采用起重机械等大型的机械设备。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监督好机械设备的安装和运输、拆卸等过程。如果某个环节存在问题,就会给房屋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大型的机械设备暴露在大气环境之中,会遭受烈日、雨水以及大风等环境的影响,对仪器设备造成侵蚀,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来进行仪器的操作,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和企业来说,需要加强自身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委派专门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拆卸维护,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同时还要加强监督管理,避免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2.1加大必要的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企业务必要正确对待,自觉投入。第一要让企业知道安全投入的重要性,它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第二要积极推动企业安全投入的法制化、规范化。对应当投入而未投入到位所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承担严重后果,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同时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最后企业应足额甚至超额提取,建立严格的投入制度,做到按月提取,专款专用。
2.2建立施工人员安全诚信管理体系
建筑工地施工人员鱼龙混杂,难免存在一些对现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反感、抵触的人,不愿意接受入场安全教育培训,在施工现场蛮干、违章作业,这些未经培训、不服从管理和带情绪从事施工作业的人,就是施工现场最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社会稳定、企业安宁和该类人群的家庭幸福,必须建立施工人员安全诚信管理体系,对这些屡教不改的人列入黑名单管理,不得在任何施工现场从事任何施工作业,除非痛改前非,考核合格后方可移除黑名单之列。
2.3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
在基坑施工作业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形式的突发事故,应始终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救援体制,保证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人、财、物的全面落实,从而使施工单位所在地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基础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作业来说,其有着较强的施工专业性,同时也有着较高的施工危险性,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伤亡事故,因此,可以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应急救援机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能够迅速组织有效的救援工作,使事故发生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2.4建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有关单位、组织部门和管理人员必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全面重视施工安全,并以借助有关法律和政府法规进行施工安全管理为管理目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其工作职责和权限范围,必须积极履行安全监督管理任务和职责,对如何进行安全施工有清晰的认识,采取安全、科学的监督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公司的安全监督管理理念是把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项目施工中监理的监督工作也尤为重要,其不仅要实时监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还要及时发现并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及时纠正错误的施工工序,调整施工作业规划工作。
2.5控制安全隐患源头
工作人员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从源头控制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进行规范操作,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对施工人员开展讲座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素养,逐步提高其责任意识。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佩戴好相关的防护用具,没有经过允许,不得私自将防护用具摘除,对于大型的机械设备,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流程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升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已成为建筑业关注的重要问题,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是整个建筑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要有科学、合理、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从制度、文化、体系、监管等方面抓起,落实到现场作业的每一个环节。只有人人做到安全,时时做到安全。因此坚持“生命至上”的安全管理理念,增强安全法制意识,提高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系数,保障建筑行业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贤兵.建筑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1):194.
[2]郭鑫.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重要措施及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4):77.
[3]胡劲松.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