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雪
大连亿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 大连市 116000
摘要:在当代生活中,很多人每天的生活空间都是封闭的,坐在隔断空间中,空气是经过处理的,建筑材料是人造合成的,很明显失去了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人的各项感官也随之迟钝起来,在这种环境中人们渴望自己居住的空间是有意义的,渴望和外界的自然环境联系、沟通。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居住空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和身心健康,环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更塑造了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加强室内外空间的衔接,使公共室内空间室外化变得更具意义。本文对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室外化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共建筑;室内空间;室外化设计
1室内空间室外化设计的特点分析
室内空间设计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在不同的时期由于时代的变迁其概念是不同的,但其终究还是一种设计方法,而室内空间的室外化设计具有其自己的特点,也是在具体的设计与施工中必须要充分考虑的因素,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1.1人文性特点
在公共建筑室内空间室外化设计中,建筑是客体,而人是主体,设计也是为人所服务的,人是设计的最终导向。所以,室内空间的外化设计要满足人在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需求,要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让人在室内就可以与室外的环境紧密相连,可以有亲近室外环境的心理。比如,人们经常在室内工作和生活,对于室外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以及鸟语花香等更加倾心,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在室内设计上对建筑的组织功能方式进行了改变,室外化设计更具人性化,更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1.2模糊与渗透性
公共建筑设计中围墙将室内与室外进行了分隔,但是这种分隔只是表面上的,其本质还是应该将室内与室外联系起来,将室外的景色和环境引入到室内的设计当中来,实现室内室外的相互渗透与双向统一。可见,这样做,使公共建筑室内室外相对模糊,但是人在各感官器官上的感受又将室内室外之间的联系到了一起,所以兼具模糊与渗透性的特点。
1.3传统与地域性
室内空间室外化设计虽然是一种特殊性的设计方式,但是其仍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文化传统是不同的,对于室内空间设计产生的影响也具有差异性。在中国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上通常喜欢应用借景和框景的方式,善于将室外的景观和美引入到室内中来,这种手法在现代社会仍然被广泛地应用。然而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区域文化不同,习俗不同,这些都是影响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因素。比如,北欧的国家自然环境非常的优美,在室内设计室外化中善于应用实木装饰材料,不经过其他的加工处理,保留其原有的本色,凸显自然,淳朴之感,使室外化的效果更加地明显。可见,在公共建筑空间室外化的设计上,要充分地考虑传统以及地域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展开具体的设计工作。
2公共建筑室内空间室外化设计方法
2.1对室外环境的直接应用
这种设计方法也可以被称之为拿来主义,直接拿室外环境对室内空间进行设计。在具体的设计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对建筑外部的材料,结构以及装饰物等进行直接地调用。其次是对自然景观的直接调用。比如,在酒店大堂设计放置一块天然的云峰巨石,这是一个自然的产物,有着其独特的塑造感,可以起到天然的装饰性能,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不仅可以凸显出大酒店的高贵感,还能给让居住者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是在直接调用外部的自然结构及材料时,要坚持适度性的原则,在色彩,尺度,比例以及材质等多个方面做好综合性地分析,使之与整个环境可以融为一体。
2.2间接性地引入室外环境
此种方式的应用是将室外环境借助于建筑结构引入到室内当中来,是间接性的引入,经济效益比较好,引入的效果也比较好,可以丰富室内环境。间接性引入的方式,对于地理环境比较优越的建筑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十分地受用。大自然的景观丰富多彩,神奇多样化,借助建筑结构间接性地将它们引入到室内当中来,进行自然景观的造景,人工地引景等,可以对室内空间进行很好的装扮,达到优化室内空间的效果,实现室内空间的室外化设计。此种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封建社会阶段,那个阶段所应用的借景设计的方式就是将室外的景色利用建筑结构引入到了室内当中。而在现代社会,经常使用的玻璃幕墙也是室外化设计的一种方式,让人们在室内就可以充分地享受室外的阳光与风景,还可以很好地规避温度,风雨方面的不良影响。
2.3象征性的隐喻方式
在室外设计方面,并不是所有的景观都需要所室外引进,也可以通过象征性隐喻的方式实现室内室外的连接,可以在室外自然景观当中与人文环境的结合点之间寻找灵感,并根据建筑物内部以及外部的环境问题,将设计艺术以及施工技术结合到一起,营造更加舒适和和谐的室内环境。
2.4室外场景的模拟方式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公共建筑物的尺度不断地提升,建筑技术以及装饰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这种发展趋势为室内空间的室外化设计指明了非常明确的方向,而设计人员借助建筑结构将室外环境引入到室内当中来,对室外场景进行模拟,具体的设计方法有以下三种:
2.4.1广场空间
公共建筑空间的容纳量是很大的,室内活动场地比较宽阔,所以在设计上要求设计的多样化,给人们提供一个集散的空间,在设计上可以与室外的广场达成一致性。在模拟室外场景过程中,对室外原有的风格以及建筑主体进行保留,这样可以获得更大的展览空间,也能够为参观者提供一个相对宽广的交流与活动场地,这种广场与室外露天广场设计更加相似,可以被看作成为一个非露天广场。
2.4.2街巷空间
此种方式在室外建筑中是非常常用的手段,能够展现出城市的活力。所以室内空间室外化的设计上,可以对室外的街巷进行模拟,在建筑结构上利用顶棚与天窗,保证可以充分地采集室外的阳光。室内内街设计的方式,可以极大地增加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机会,给人与自然提供一个双向交流的窗口,也有利于激发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公共建筑空间的设计中。
2.5阳光中庭
这种空间设计方式有历史悠久,原型是中心庭院。伴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拓展,功能不断地增多,中庭设计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对于技术以及材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大。阳光中庭的设计方式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气候,而为了获取到更多的阳光,会利用到灯笼式的天窗或者南北通透类的玻璃,对冬季低角度的阳光进行获取。而其他部分的阳光则可以采取扩散玻璃方式的获取,对夏日阳光进行散射。明朗的气候天气时则可以采取向阳锯齿形的天窗。现代商业建筑越发地重视购物环境,室内空间的功能不断地增多,商业建筑不仅要满足购物需求,还要满足休闲性的需求,但是室外的自然光照不稳定,所以室内多采取人工照明的方式,但是时间长人们便会感受到焦虑,烦躁和不安。因此,采取中庭设计的方式将自然光引入到室内中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结束语
公共建筑对于城市的建设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注重外部形象,也要重视内在的品质。室内空间室外化设计是技术革新以及社会发展的成果,在设计中应用效果比较突出,可以充分地利用室外自然资源,节约能源消耗。但是在设计中需要对多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此来提升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大勇,张清华.浅谈公共建筑室内休闲空间室外化[J].山西建筑,2007,33(6):45-46.
[2]柳靖,牛旸旸,杨鹏宇.室外颗粒物对高大空间建筑室内空气品质影响的研究[J].建筑科学,2019,35(6):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