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11期   作者:杨乾龙
[导读] 自20世纪80年代“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提出后,
        杨乾龙
        62282172070****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提出后,我国大力开展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直至今天,我国各地区的道路桥梁施工数量以及发展规模愈发庞大,对加快城市之间联系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优劣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使用年限,这始终是我国道路建设部门最为关注的问题。道路桥梁项目涉及内容繁杂,施工周期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问题,进而影响道路桥梁项目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道路桥梁项目在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详细阐述提高城市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主要方式方法,望予以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道桥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道路桥梁是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道路桥梁结构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规划,可最大限度强化城市之间的流通,提高城市发展效率。但从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来看,我国在部分施工领域仍存在一定的欠缺,例如工程施工中产生的裂缝问题、结构腐蚀问题等,此类技术方面的束缚,阻碍着我国道路桥梁的建设水平。为此,相关技术部门必须承担起技术研发、优化建筑结构的责任,缩小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国外施工体系的差距,提高我国整体建筑实力。本文则是针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
        1.1路基施工
        (1)施工前建设排水系统,将路线上的积水、雨水及时排出路基,避免路基受到渗水入侵;排水系统为纵横向排水,根据路基开挖情况设置边沟、边坡,要求边坡稳定,排水迅速。(2)路基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自卸汽车将开挖的弃方运出施工现场;当路堑深度偏小时,开挖路基的标高应达到30cm,采用一次性开挖施工;当路堑深度偏大时,采用分层开挖施工,先用机械开挖成几个台阶,直到开挖至标高30cm,再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开挖超过30cm的部位,达到稳定路基结构的目的[1]。(3)在路基施工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后进行整平处理,预留一定的压实量,使用压路机压实路基,压实后测定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责令施工队伍对不合格路段采取修补措施。(4)在路基填筑前进行试验路段施工,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松铺厚度进行正式施工;采用分层填筑工艺,松铺厚度最大限值不超过30cm;分层填筑从最低处施工,填筑到路基两侧后还要多填筑50cm,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达到指标要求。
        1.2翻模施工技术
        在开展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时,翻模施工技术是现场施工技术的主要类型,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重要技术之一。其质量安全相对较高,且施工流程简单方便。(1)加强材料选择工作。对螺丝进行选择时,可选择具有较强抗压性、抗腐蚀性能的螺丝,并对螺丝进行脱皮处理,确保螺丝的质量,若发现质量问题需要及时联系螺丝供应商进行解决。(2)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进行应用时,须严格根据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要求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掌握混凝土配合比之间的差异,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3)完善模板作业。在模板翻身和放置过程中,应及时在桥台上覆盖模板,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模板整合作业,提高模板发生与治理工作质量。
        1.3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对于道路路基来讲,内部结构含量水的增加,将造成严重的道路病害问题。产生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路基结构水体含量超标。这就需要对路基进行定期排水处理,查找出路基结构的损毁特征,以辨认出道路隐患。在实际施工时,主要是通过路面排水、路基排水两种技术手段,降低路基结构的含水量,提高路基稳定性。第一,针对路基所执行的排水工艺。其通常是指排水管道、地下水流通道等,实现对路基内多余水体的排放。第二,针对路面所执行的排水工艺,主要是对地表水体进行处理,避免具有腐蚀性的雨水对路面隐性裂缝造成侵蚀,提高路基稳定性。


        1.4地基施工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注意处理施工软土地基,在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换填法和碎石桩搅拌法以及负荷地基法等,利用这种方式有效控制地基含水率,提高地基强度,避免桥梁结构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保障整体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安全性。在地基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控制桥梁过渡段施工环节,避免日后投入使用之后发生跳车和裂缝等问题。
        1.5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
        路桥过渡段施工是道路桥梁项目整体施工各个环节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只有做到精益求精,才能防止道路桥梁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在开展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当着重注意填料、压实、排水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施工技术问题。针对于填料施工技术来说,施工人员应当在实际施工之前做好相应的实验工作,以此确定最为完善的填料。实验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是对填料的液限与塑料进行测定;其二是利用压实机对各种类型和规格的填料进行压实处理,选择压实效果最佳的物料,并结合压实效果,对机械设备以及填料的厚度等进行适当的调整,切实提升物料的密度以及强度;其三,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可以结合道路桥梁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较强渗水性的填料。
        2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2.1新型施工技术引用方向
        伴随着科学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承接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技术也在逐步完善。从未来发展方向来看,先进施工技术所产生的建筑效用,可进一步提高道路桥梁的应用范畴。与此同时,通过对道路桥梁质量问题的不断发掘,可对技术研发方向提供指导建议。新型建筑技术的实现可进一步提高实际道路桥梁的荷载能力,增强道路桥梁的稳定性。例如,波形钢腹板材料的研发,可改变材料的横向荷载力,这样便可分散道路桥梁受到的荷载,提高建筑结构的应力效果,此类技术体系的进步,则一步促进我国道路桥梁建筑事业的发展。为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建筑企业应着力于新技术的研发与引用,提高实际施工质量,为我国道路桥梁项目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2路基现场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
        市政道路桥梁投入使用之后将会逐渐显现出桥梁工程路基问题,因此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技术控制,落实预防工作。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图纸数据控制路基填方数量,同时需要控制回填土厚度,科学的规划施工过程。在内地道路和桥梁连接部位,施工单位需要控制路基自重,避免因为路基自重较大导致路基发生变形问题。在路基设计阶段,施工单位需要重视路面排水工作,合理设置排水管和排水沟,避免在路面发生积水问题,否则将会腐蚀桥面。因为市政道路桥梁路基必然会发生沉降问题,施工单位需要控制路基填土质量,保障路基压实效果,有效控制沉降问题。针对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单位可以利用碎石桩和换填土等方式改进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项目的大量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个城市之间的文化和经济得以交流与联系。但是在此情况下,道路桥梁项目的质量以及施工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只有细致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施工技术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切实提升道路桥梁的质量,保障交通行驶的安全性,推动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宪慧,孔凡妍.提高城市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0):3361.
        [2]刘治超.探讨如何提高城市道路桥梁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3):2269.
        [3]刘宪慧,孔凡妍.提高城市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0):33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