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11期   作者:彭治林 郭君
[导读]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安全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
        彭治林   郭君
        河南钒晟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安全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电力企业必须始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以安全求发展,以安全求效益,以安全求稳定,科学管理,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让电力企业全体员工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目标,防止发生对社会构成重大影响、对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事故,尤其是杜绝人身伤亡事故。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违规现象严重,安全意识薄弱
        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常不按照生产标准施工。有些施工人员在检修电路的过程中,对自我的安全保护意识不足,且施工技术不够规范,易引发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危害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影响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违章操作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些施工人员不听从指挥,随意检修线路,最终导致自身和线路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1.2基层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基层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安全管理的措施没有能够落实到位。很多电力企业只重视大型项目的操作管理,忽视了日常的管理工作,没有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管理效果较差。由于管理人员没有充分重视工作人员的习惯性违章,没有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不了解具体的工作情况,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较差。
        1.3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没有实现标准化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其与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正规化以及标准化之间的差距还较大。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观念并不陌生,但依然有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奖惩制度相结合、培训教育相衔接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其次,电力生产企业中还缺乏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也缺少自下而上的反馈,各级管理机构缺乏有效地协调和配合,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管理。
        1.4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这里所指的外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两种。自然因素,如夏季高温、暴雨、龙卷风、台风,冬季冰雪、严寒等。人为因素,部分地方的电网出现人为的损害,电力设备失窃情况出现,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给电力安全生产造成负面影响。
        2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2.1提高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需要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严谨的、科学的态度,要做到尽职尽责,时刻把电力安全的想法放在心中,时刻保证电力生产中的安全运用多种手段,防患于未然,要预先发现、鉴别、判断可能会导致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并做好防范措施。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问题,尽量把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中。同时,各级人员都要对自己的安全职责非常明确,自身就要树立强烈的“安全第一”的思想。从上级领导做起,带动各部门的下属,可以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


        2.2完善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强化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直属部门领导要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健全本部门安全管理组织,同时要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量化、细化、具体化,要明确规定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实现一岗一责,形成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层层落实,把基层的工作现场当成抓安全工作的落脚点,并且要有计划地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意识,使各岗位职工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把安全生产的科学方法体现出来。
        2.3做好电力生产安全评估工作
        电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涉及的专业多、工作种多、特种作业范围广,这直接造成了其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风险因子。根据电力生产的作业分类,可以采取不同的安全评估措施,主要包括:1)基于电力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直接接触的安全风险因子进行评估排序,其危险因子通常包括机械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心理危害、行为危害以及能源危害等几个类型;2)根据在对应作业条件下导致的安全风险及事件,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分为人身风险、电网风险、供电设备风险、环境及职业健康风险以及社会影响风险。电力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采取合理的评估措施,以提高风险评估的精度。
        2.4做好安全风险辨识培训工作
        风险辨识是做好电力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及管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日常的安全培训以及生产作业技术培训工作中要将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源辨识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培训,并将之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一整套针对人、机、料、法、环的风险辨识体系,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从而达到风险预控的目的。在风险辨识培训工作中,应该将人身触电控制、高空坠落控制、机械损伤、误操作等作为典型的风险事故源进行重点控制,综合输电、变电、配电以及调度等相关作业环节,做好电力生产安全控制工作,建立静态的风险数据库,在作业过程中进行实时比对,保证安全生产技术得以实施。
        2.5提升安全设备质量
        为了保证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严格执行报废制度,对已经到期的和质量不合格的生产设备一定要强制报废,没有强制报废的需要破坏至不能使用,坚决抵制使用已经报废的安全生产设备,或将设备租借给其他企业和个人。此外,需要加强外部监督,尤其是要加大对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资质不合格的施工队伍不能使用电力生产设备。同时,对于电力企业内部的检修数据、验收记录都要有专人负责和管理,设立专门的资料档案室管理电力生产设备的数据和有关记录。将数据记录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从制度层面上提升作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电力生产设备的整体质量。
        2.6增强电力生产管理的执法力度
        我国电力生产企业管理电力设施中,根据我国有关部门出台的针对性法律法规进行实际规范与指导监督工作,积极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避免给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因我国电力设施的分布较广,电力生产设施类型也比较多,给我国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增添了难度。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有关部门要针对电力设施的相关保护法律法规进行有效完善与补充。对于一些恶意破坏电力设施的人员要进行严厉处罚,若是情况比较严重,则要移交法律部门进行立案侦查,起到震慑不法分子的作用。而且我国行政机关可以在电力设施受损问题的处理中进行积极的行政干预,鼓励人们对电力设施损坏行为进行举报与监督,拓宽监督的路径,增强我国电力生产企业在日常安全生产中的电力设施的管理与监督力度。特别是我国电力设施数量比较多,要增强我国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可以联合地方政府实施防治与监督工作。在实际监督与防治中,针对重点防范内容,一旦发现有潜在问题存在要及时进行处理,开展日常巡逻工作,尽可能减少电力设施受损问题。
        3结束语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需要在电力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在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积极落实规章制度,为电力生产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以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张惜.数字通信世界.2020(09)
        [2]浅谈如何搞好电力安全生产[J].王振华,李勇兵.湖南水利水电.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