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林
中铁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乌苏分公司 新疆乌苏市 833000
摘要:伴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也在随之提升。尽管如此,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还是存在管理方式落后、工作效率低下、不够智能信息化等问题。面对全球信息化的大趋势,工程造价管理也向着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还可以降低成本。本文就工程造价综合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探讨和研究,以期能够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工程造价 BIM造价 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在逐渐走向信息化时代,而工程造价却由于一直未达到精细化与信息化,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出错率高等问题。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相关人员也一直在探寻有效之法。BIM的出现,使工程造价高效管理成为了可能。BIM技术可以在快速处理数据的同时看见其中的变化,工程人员可以迅速的捕获数据。其强大的信息化功能若能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中,将是我国建筑信息化改革的一剂强力助推剂。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1.1建筑各方缺乏多方协同
现阶段,由于没有建立统一完善的平台,致使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施工、监理单位之间缺乏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目标,彼此之间的造价沟通无法达成协议。我国工程造价的数据与当前建筑工程产业间的效益差越拉越大。各个基本阶段的工程造价数据相对孤立,编制比较被动,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的成本消耗大,资源浪费问题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工程造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造价方法与实际存在差距
如今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核算依据常常都会偏向于地方政府制定的订额数据,大部分的企业也没有针对这些静态滞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因此会导致成本造价资料来源不符合实际市场要求。这些问题在工作中放置的变现方式主要有:定额造价资料采集修编期限长、资料信息采集滞后、造价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实际生产经营水平,导致信息系统设计研究开发与维护应用不到位,无法为建筑工程造价提供必要的资料等连锁性反应。
1.3数据分析能力不足
由于造价环节不仅数据核算量非常大,计算机处理程序也比较复杂。导致工程造价核算编制技术长期停滞不前。具体表现有:工程造价数据成本分析精细化程度不足,功能薄弱,无法实现多维度成本分析。致使整个造价成本监控只掌握头、尾两个过程,监管力不从心。加上建筑工程的阶段性特征,造价数据分析、预算、结算等活动相对独立,现有造价参与方各自为政,致使各部分数据的关联性较差,难以实现造价项目资源共享。
二、BIM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上的优势
2.1 BIM可以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
利用BIM技术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构建与建筑工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数据对应模型。促使各职能部门能进行信息互通,实现资源共享。这不仅节约了管理时间与成本,也有利于进行数据分析,使工程造价管理的综合水平得到提升。
2.2 BIM可以建立信息数据库
通过对BIM的应用,可以建立企业的数据库。对工程建设的整体信息进行分类收集、分析整理,并自动保存。造价人员可以根据当前市场价格变化与变更情况对数据库进行实时的更新与完善,并进行资源共享。如此不仅提高数据库的准确性,也提升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
2.3 提高数据准确性
将BIM技术使用到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将算量软件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础,对相关的标准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设计,并且对 3D 布尔运算与实体减扣等计算方式进行结合使用,从而将工程量的实际计算效率进行提升,并且这样的算法使用能够有效的保障运算的准确性。
2.4 BIM可以帮企业实现信息化
BIM技术本身的运用就会大幅提升企业的计算分析能力,加上它强大的数据库支撑、数据模型的应用。
通过针对当前的施工项目目标,从人、材、机等方面对工程全过程进行分析、监督,为工程造价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2.5 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效率
在建设工程施工的大环境下,招投标阶段分析的数据最多。由于各方参与造价工作的人员较多,致使最终结果不尽相同。而BIM系统则能够进行实物工程量的计算和对比分析。通过BIM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对每一个构件进行精准的定位、出图、出量,能够高效地计算出所需要的建筑工程量,得到实物质量清单。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还减少人力和资金,从而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变得更为精细化,提高施工质量和造价控制的准确度。
三、BIM在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的具体应用策略
3.1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在前期的决策阶段,决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投资估算。BIM系统可以准确地进行评价和估计分析,并且协调各个单位之间提出意见,形成一套最优化建设方案。首先,BIM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其强大的信息化数据库功能,在掌握现有历史数据的前提下,对现有工程进行分析和估计,让各方人员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在方案选择上,BIM系统可以实现横向、纵向的备选方案比较。结合历史资料估计,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
3.2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工程设计阶段,由于各方参与造价工作的人员较多,致使最终结果不尽相同。BIM系统能够进行实物工程量的计算和对比分析。通过BIM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对每一个构件进行精准的定位、出示图,能够高效地计算出所需要的建筑工程量,得到实物质量清单。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可以减少人力和资金,从而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变得更为精细化,对施工质量和造价控制的准确度提供可靠保障。
3.3在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随着经济体系正规化,当前招投标工程体系越来越完善,招投标阶段分析的数据也随之增多,BIM系统在招标阶段得到广泛应用。想要实现对所计算的工程量进行估值的精度进行严格管理,并且通过对其进行计算来保障所有估价数值的准确性,从而依据已获得的数据准确地对招投标表格文件进行了生成。在招标的过程中,要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方式来进行悬挂配额,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相关资料对于施工所完成的估值,三维运算软件使用之后才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相应的配额。
3.4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施工前,可以利用BIM技术搭建时间维度动态工程模型,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模拟,找出影响施工的潜在问题,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利用BIM建立各方有效的沟通机制,通过BIM的可视化特点,并结合各方的专业特长,提前推演难点施工技术方案。BIM技术通过结合模型与图纸信息、质量信息、进度安全成本等信息资料,形成多维信息模型,为施工现场的采购、人员及进度安排进行合理的规划,为各方参与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交流平台。
3.5在竣工阶段的应用
由于BIM技术能够储存大量的资料,因此BIM可以构建一个关于建筑工程信息集成的模型,既能够对整个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还能为建筑造价工作者提供一个可靠的信息基础。通过对三维扫描技术与BIM的有效结合,保证对现场施工质量与时间的有效监督与进度管控,提升现场施工标准化的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够利用BIM技术来进行建筑物工程量结算,通过三维扫描技术可以迅速解决建筑物争议点。
结语
由于我国BIM技术在实际上应用较晚,因此,受到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如果我们能够把BIM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扩展到整个项目的决策、设计阶段、招投标、施工期、以及完成后的竣工、结算等各个环节,将会实现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持续发展。BIM造价技术的广泛引用,其管理的准确度、有效性和可执行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工程项目经营者管理的根本要求得到满足,对企业经营者管理模式、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升,都具有着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沙晓红.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4):134-135.
[2]孔林华. 基于BIM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D].兰州理工大学,2017.
[3]陈健.浅析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20(13):177.
[4]张建科.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实现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05):22.
[5]沈存莉.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