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11期   作者:潘庆冬
[导读] 目前,我国市场主体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带动了城市建设飞速发展进步。
        潘庆冬
        45222619880520****  广西  530000
        摘要:目前,我国市场主体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带动了城市建设飞速发展进步。在这种环境下,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建筑工程管理的地位也得以逐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贯穿于建筑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应充分调动和应用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完善的建筑技术规范,强化质量控制环节,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完成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工程管理;现状;控制
        导言
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能够促使建筑工程更加高效快速地完成,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品质。建筑工程管理包括工程进度管理、安全管理与成本管理等。我国的建筑行业尽管经历了许多年的探索和进展,显著提高了其专业水平,管理的规范性与合理化也提高了其控制水平,然而仍然存在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阻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转,因而需要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工程管理。正确分析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是一系列问题的重中之重,科学实施建筑工程管理内容,在之后建筑项目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支撑建筑工程后续的项目平稳安全实施,最终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可以成为象征的建筑。
        1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1.1建筑工程管理意识薄弱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严
重缺失是导致后期建筑工程质量不佳,延误工期的直接原因之一。目前,因为管理层人员的能力,水平,素质高低不一,多数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意识不足,出现了一系列的施工问题,由于安全意识薄弱而出现的安全防护不到位,导致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工程严重拖后,造成工期时间过长。管理意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层当中的管理重心,不增强管理意识自然会对后续的工程工作造成深刻的影响。
        1.2欠缺完善的工程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在建筑工程管理当中较为突出。尽管最近几年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但依然出现了一些问题。管理体制是一个行业开展活动和任务的根本基础,因而工程管理体制即是建筑公司开展业务的关键依据。但如果缺乏完善的工程管理体制,就为正常的工程建设管理造成许多不便,同时若是管理制度不健全,也会给部分不法建筑公司以可乘之机,助长它们追求不正当利益的风气。如此下去就将严重破坏工程管理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也会导致日常的工程监督与执行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管理作用。
        1.3管理技术人员水平偏低
随着国家的经济飞速上升,科技也在不断更新,建筑工程行业也在面临的新以轮的挑战与竞争,面对不同的建筑行业的施压,能够保持 长远发展的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内部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技术水平,目前的建筑行业内部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思想观念落后,技术水平低下,在施工项目中实施的管理方法不完善,没有形成适合自己企业的一套管理规范,管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还是老旧的管理思想,难以面临全新的建筑工程行业所带来的挑战,不足以让建筑工程企业在新一轮激 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地位。最重要的使,老旧保守的刮管理技术更加无法在建筑工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说预防隐患的发生,对突发安全问题的处理机制,对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巨有不利的影响。


        1.4建筑工程管理的监督缺失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督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通常,开展建筑工程的企业为了追求速度,节省人力成本,生产成本,制造费 用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都会忽视施工过程中监督的存在,而缺少了 监督组的有效监督,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重大问题,例如偷 工减料、工程质量不过关、施工设备的破旧、施工材料的丢失等等。因此,科学有效的监督能够避免施工现场出现重大工程错误,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有质量的完成。
        2 如何不断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
        2.1 重视工程管理观念的增强
对于建筑工程企业而言,为了寻求长远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至关重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管理人员要重视管理意识的端正和形成,在项目建设的具体过程中,构件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工作的高质量。同时,管理人员和切实关心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和流程,积极参与,行驶自身的职责,形成高度的责任感,切实做好工程管理工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2 构建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
制度是工作落实中的先行官,其地位就如同战争中的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句俗语可以充分体现制度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提高工程管理的可行性,就应构建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在此制度中,需要对管理的职责、管理对象、管理标准等内容进行明文规定,通过白纸黑字的方式来将制度明确,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切实的了解相关制度。只有保证制度是完善的,那么工程管理工作人员才能在依据制度落实工作中将工作的作用完全地发挥出来,为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提供帮助。
        2.3 健全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要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就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立项、工程设计、招投标、项目执行、竣工查收等各个环节和方面均应发布相应的实施细则加以指导,实现建筑单位规范化作业。同时,为了实现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与国际主流接轨,一方面应深入研究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针对国内外在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执行标准等方面的不同,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和法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宜的法律体系,推动我国建筑业国际化进程,为我国建筑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扫清法律障碍;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尤其是外国法律和涉外经济法律方面的指导,避免由于缺乏对投资当地法律知识的了解而导致工程项目投资失败,推动我国建筑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建筑事业。
        2.4 打造高素质的工程管理团队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实行效果,与管理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就应对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首先,应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工程管理人员实际上岗工作之前,应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可以通过知识讲座的方式将最新的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等传授给工作人员,以此来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其次,需要对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衡量一名员工是否具备高素质,不仅要从岗位技能方面入手,还需要重视员工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关乎员工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态度可以使工作效果有所提升。因此,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双重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更好地落实。
        3 结束语
尽管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筑工程管理也积累了多年的实践经验,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法律不全、意识淡薄、执行不力等不足,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人才储备、提高观念意识、加大执行力度等控制措施,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建筑业的高效化、安全化、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杨力.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5).
[2]冯华康.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
[3]黄钦鸣.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6(2):99,105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