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芸
身份证号码:45010619770404****
摘要:在现代建筑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已经开始更加侧重于对节能节水技术的实施,因此也开发出多种新型的技术。本文以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类型为研究核心,探讨针对这类技术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关技术使用过程所需要遵循的要点,从而使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应用
引言
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而建筑行业作为高耗水量产业,也使得淡水资源供应匮乏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建筑给排水工程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诱导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缺少节水器具、输水管道泄漏、雨水利用率低及水资源未能循环利用等。由此,将节水节能技术拓展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建筑行业实现了迅猛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给排水施工环节,会应用大量水资源,而当前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切实应用节能节水技术,并在各个环节有效融入,这样能够进一步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效果,确保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应用节能节水相关技术,对于给排水用水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应用,可以进一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量,针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和配置,这样可以使水资源得到更有效的节约,使其利用价值进一步提升。如果对于水资源没有进行科学可行的应用,不加节制,极有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严重,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2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存在的现状
组织体系不完善,组织体系的完整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建筑事业也不例外。但是现在有些地方建筑行业缺失对组织的系统管理。比如,排水建筑行业的承包形式,就不利于单位之间的交流,而且不同的企业排水的状况不同,需求会不一样,所以在使用排水系统时,应该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监督管理不到位,企业缺少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不利于建筑的建设,对使用排水节能技术增加了阻碍。监督管理的工作能够有效地帮助约束员工的行为,防止错误行为的出现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工程建造材料不达标,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好坏和进度的开展。在进行材料的采购阶段应该充分的准备,制定采购的文件,在选择材料时,应该从多方面的考虑,从数量、价钱和型号、质量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在运输的过程中,也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防止在路程中对材料的破坏。
3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应用
3.1合理选用给水加压设备
只有通过市政管网建筑的给排水系统,高层居民的用水才有保障。市政管网的水压有限,无法对高层有效供水,这是设计、建设、管理单位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当前,由于国家对土地供应管理越来越严格,获取利益最大化,开发商只能建设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因此向高层供水必须经过加压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必须先将市政管网的进水引到地下的水箱,通过变频加压设备进行处理,升到设定的压力标准以后才能向用户供水。这种供水方式和屋顶水箱的供水方式相比,能耗可以节约30%左右,但是对市政管网的水龙头造成的损害是很大的。顾此失彼,无论是哪种方式消耗的能耗都不小,所以现在许多高层建筑都选用了自动增压的设备。
3.2优选节能节水设备
厉行节约是一种美德,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担当。因此要实现节能节水的目标,就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从生活细节入手,选取节能节水的器具。比如,在选取卫生器具时,充分考虑家庭的使用情况,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选择容量相对小的水箱,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又比如,在选取沐浴设备时也要充分考虑节水型的产品,选择充气式的节能型水龙头。
许多住户都十分注意配水管材的选用,然而许多人都习惯性选用镀锌管,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存在污染的风险。如果选用新型管材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此外,还要注意水表的更换和维护。
3.3压力控制与消防系统规划
在现有规范要求中,应对给排水系统中的构件和支管承受压力作出明确说明,但在实际作业中,很多设计人员只是单纯的进行管网压力的考虑,希望通过压力控制削弱对构件的影响,降低管道和构件损坏的可能性,而忽略了其他环节压力把控的重要性,这导致给排水管网出现超压出流现象,水资源过度浪费。而在消防系统规划设计中,需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对消防储水和生活储水设施实行区别划分,降低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提高水质质量。同时分开设计还可以延长消防用水的换水周期,节约水资源,且避免生活用水在贮水池中时间过长,水质劣化。对于高层建筑群或住宅小区,还可以共用消防水池和加压水泵,以节省土地与资金,方便维护和理管。
3.4材料选用方法
在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材料进行正确选择,主要使用的材料包括建筑施工材料以及各类管道材料,所以材料要根据与之对接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标准进行确定。比如某材料的用途是实现对供水管网内剩余压力的处理,并且直接向建筑1~5层进行给水操作,那么该管道内自然要配置有压管道,此时需要对管道的承载能力以及施工之后的渗漏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唯有如此才可以科学选择施工材料,并且对各类材料进行科学化与标准化的使用。
3.5建立水资源循环系统
绿色建筑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对建筑的生活污废水进行收集,经再生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绿化及道路浇洒、洗车、消防以及公共设施卫生间的冲厕等用水,将生活污废水转为中水,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减少污染。系统中设置水质监测器,如果水质不达标则排放到下水管系统,并且发出警报。通过楼宇顶部蓄水池收集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当水质标准达到绿色建筑的用水要求时,即可纳入循环水系统。为解决热水供应消耗电能过大的状况,可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可以将冷水热水、生活排水、雨水、消防供水等系统独立开来,并且针对性进行节能设计。
3.6创新给排水的节能理念
首先,应改变传统供水理念,尤其是对于绿化等非饮用水,应大量使用雨水等非传统用水水源。为实现节能目的,可以有机结合屋顶雨水利用与绿色建筑太阳能的应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降低水加热的能耗。还可以把屋顶光伏热水系统与户内热水器组合使用,无论冬夏,用户都可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沐浴,大大地实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这种供水方式的创新在于供水水源来自于屋顶雨水,而非传统的自来水,当然这种创新的供水方式还得对雨水的水质处理进行必要的投入。
结语
现如今,水资源供应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就应采用合理的节水节能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大水资源利用率。且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时,还需积极引入先进的工艺与技术,实现可再生清洁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此达到节能节水目标。
参考文献
[1]黎姝.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29):91.
[2]李俊义.基于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2):12-13.
[3]张哲源.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9).
[4]张彦杰.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20(8):210-211.
[5]林晓星.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探究:评《给水排水技术》[J]灌溉排水学报,2020,39(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