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芳
天津雍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1700
摘要: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渠道渗漏现象颇为常见,不但会削弱农田水利设施功能,加重工程维修作业负担,也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滋生一系列污染问题。对此,本文首先分析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的施工技术,最后提出提高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质量的措施。希望能有助于提升农田水利工程防渗功能。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技术
导言: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渠道防渗技术是现阶段国内大力发展节能减排、建设绿色中国的要求,同时对于农民而言,水资源的利用率低同时也造成了经济效益低下,改造防渗渠道也非常具有经济意义。比起一些可行性比较低的节水方案,渠道防渗技术只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微进行改造就可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大大提高灌溉效率,也很经济,所以该项技术也是目前我国运用最为广泛的节水灌溉技术。
1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施工技术差异
根据以往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情况来看,整个过程很容易受到施工技术差异的影响,防渗渠道的使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当前常用的防渗施工技术包括固体防渗施工技术、液体防渗施工技术等,其主要作用就是对土壤进行加固,对水源渗漏的渠道进行堵塞,对水渠防渗层进行保护。例如选择混凝土材料在水渠表面增设防渗层,使农田水利工程渠道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但混凝土涂层的厚度存在较大差异、混凝土配比不够合理等因素都会造成质量问题,难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的长久使用。
1.2 地理条件差异
我国土地面积较大,不同的农田水利工程具有不同的土壤条件,且土壤的渗水性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面临着不同的要求。在进行施工设计时,设计人员未能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对不同土壤的渗水情况缺乏重视,使得施工设计的实施效果受到影响,难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的防渗效果。例如在选择化学法进行防渗渠道施工时,有些土壤的碱性或酸性较大,凝固剂与这些成分会发生反应,最终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的使用效果。
1.3 后期维护管理
随着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的使用时间不断增长,其使用效果也会出现较大变化,甚至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裂缝,防渗能力显著降低。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做好防渗渠道的维护管理,否则防渗渠道的质量将受到气候、温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混凝土防渗渠道发生裂缝的概率较大,很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问题。此外,堵塞、风化、曝晒、水流等因素对防渗渠道的质量也会造成影响,需要重视对这些因素的控制,促进防渗渠道维护管理顺利进行,从而保证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的使用寿命。
2 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的施工技术
2.1 涂料防渗技术
在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过程中,涂料防渗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这项技术中所需材料比较简单,能够就地取材,施工工序也比较简单,无需投入较多的施工成本,现已得到施工人员的广泛重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防渗层极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地维护并修复防渗层,提高工程项目的防渗效果。在实际施工中,相关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粉碎涂料,及时清除水渠表层的杂物,根据环境特点、地质条件和水文特性,合理地配置混凝土比例,并实行先干后湿的施工方式,合理地拌合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第二,利用分层浇筑方式完成涂料防渗技术施工,在完成作业后,技术人员需要检测防渗能力,还要做好工程验收工作,减少二次返工问题;第三后,做好渠道养护工作,及时地发现并解决渠道问题,提高防渗效果。
2.2 灌浆防渗技术
灌浆防渗施工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渠道的抗渗透效果,提高了渠道结构的强度。
灌浆防渗技术属于防渗墙工艺技术,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地质情况和渠道特点,提前挖好灌浆孔洞,并设置灌浆孔洞。同时,相关人员需要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方式完成灌浆工作,确保浆料在灌浆口灌入,提高防渗效果,减少漏喷现象。灌浆防渗技术的施工速度比较快,无需投入大量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机械设备进行辅助。此外,在灌浆高速喷射过程中,喷射流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控制灌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影响着灌浆防渗技术的广泛应用。
2.3 沥青材料防渗施工技术
还有一种防渗材料是沥青。对于首先是埋藏形式的沥青薄膜。沥青材料在放渗透时的效果比较好,操作也相对比较复杂一些。在渠道刚开始铺设时,需要对底部的土进行处理,除草和平整等,在处理完之后,把沥青融化,利用机械装置进行喷洒作业,喷洒之后沥青会在土壤表面形成薄膜。同时也不能直接进行铺设,要把这部分薄膜进行保护,防止其老化和损坏。然后进行沥青混凝土的铺设,通常是把沥青和碎石或者沙砾进行混合,这样做成的材料不仅比较耐久和稳固,同时的防渗效果也比较好。最后形成的部分是沥青席,这部分材料使用毛毡或者玻璃丝形成的沥青卷材,在铺设完成后,再用沥青对相连接的部分进行连接。
3 提高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质量的措施
3.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作业开展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进行严密的考察,做好施工设计图纸的设计工作。施工人员要与当地的农业生产人员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为防渗渠道施工作业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保证设计方案制定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地基的夯实、土壤环境的改善、人员的准备、材料的准备和施工设备的准备等,为顺利施工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此外,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规划管理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证施工现场管理活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根据实际施工要点还需要做好模板的制作工作,按照图纸设计的要求,严格规范模板制作的尺寸以及制作的数量。在模板制作完毕之后,还需要对模板的质量进行验收,保证模板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施工人员还需要注意模板的规格和尺寸,以保证模板安装的严密程度,为后续的渠道施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农田水利工程也不例外。因此,想要提高工程的防渗能力,切实运用好防渗渠道的施工技术,首要条件就是从施工源头入手,即从施工材料入手,把好材料质量关。具体而言,应建立完备的采购制度,工程采购人员要由专人负责,建立责任机制,并且采购工作要注重资料的保存留底。同时,材料管理制度也不容轻视。在材料购买完成到达施工现场后,第一步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材料才能登记入库。并且要切实做好仓库管理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并每日检查包括仓库的水、电等方面。
3.3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作为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的实施者,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以便能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施工技术,使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所以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将相关的新技术、新手段传授给施工人员,使其能够利用所知所学来处理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在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施工的资源浪费,为农田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挥激励制度的作用,激发施工人员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进行针对性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及素质,促进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质量提升。
4 结语
综上可知,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加强防渗渠道施工建设能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延长水利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针对涂料防渗技术、灌浆防渗技术以及沥青材料防渗施工技术等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并指出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以及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提高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质量的措施,从而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农民的收益,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洋.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技术分析[J].2019.
[2]谢秀慧,侯瑞环.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2018.
[3]陈小林.水利渠道施工中的渗透原因及防渗对策[J].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