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拥军
身份证号码:36250119700303****
摘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有水利水电等系列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而考虑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如若存在混凝土施工缺陷,会影响其主体结构质量,甚至带来安全事故,为此,需更为重视混凝土施工,切实掌握水闸、大坝、防渗墙等建设要求,提高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简而言之,混凝土施工过程越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越高。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升级具体的施工技术管理,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水利水电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项目数量日益增加,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水利水电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延长水利水电工程使用年限,充分发挥其功能性,应重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对其进行严格管理。不断创新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立健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体系,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效益最大化。
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开展的技术保障。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于施工条件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能够对施工要领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能够充分考虑到外界温度、湿度等因素对于工程施工所造成的影响,也就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规模大,其施工质量也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外加上水利工程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工程,也就要求建设成果能够必须达到高质量施工质量。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现状
2.1收缩裂缝问题
收缩裂缝是由混凝土中水的挥发引起,这种类型的水蒸发从浅到深逐渐发展。在干燥标准下,由内部空隙中水的挥发引起的毛细吸引力减小了内部胶体溶液,这使胶体溶液的体积再次收缩,从而导致混凝土的体积收缩。破坏混凝土收缩的关键是单位的需水量、混凝土用量和水灰比的增加。以上是工程建筑中
2.2沉陷裂缝
水利工程中另一种常见的裂缝形式为沉陷裂缝。水利工程往往所在区域土质含水量高,多为软土地基。如果在前期没有充分夯实那么后期受到外力作用或者自身重量荷载的影响可能发生沉陷问题。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地基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沉降问题的发展,出现了沉降裂缝。沉降裂缝往往为贯穿性裂缝,和地基沉降有着一致的走向。此外,沉降裂缝并没有时间规律,地基稳定性是影响沉陷裂缝的最大因素。施工中或者投入使用后都可能发生沉陷裂缝。沉陷裂缝不同于其他裂缝,会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甚至导致发生坍塌的现象。
2.3混凝土构件受力不合理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面临复杂的情况,结构需要承受来自多方面的作用力和荷载,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施工人员都要加强混凝土结构受力情况的分析。当前有的施工单位或者设计人员没有全面地了解混凝土结构内部受力情况,导致设计的混凝土内部结构和实际受力情况存在的差异性较大,由于结构设置不合理进而导致各个构件无法均衡受力,最终引发裂缝问题。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3.1堤坝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坝基混凝土施工工艺分成:分缝分层次技术性,接口处注浆管道系统软件布局,在其中分缝分层次技术性在坝基施工现场具备主导作用,以能够更好地改进坝基构造。为了更好地稳定性,必须选用适合的工程工程施工方式,一般分成三种方式,即根据通分层次,根据竖向接缝处分层次,根据竖向接缝处分层次低,不容易遭受外界要素的影响。它是一种更简易的构造方法。宽高比和方位一致,技术性对温度沒有很高的规定;仓筒分层次技术性可用以大中型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行业,并有利于机器设备在混凝土混凝土浇筑中的运用。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是高效率的,但必须操纵专业性。接口处的灌浆必须合理把握施工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工程施工水准。
3.2混凝土搅拌
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配置比的确定之后,还需要做好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除了选择一些性能良好以及精准度比较高的搅拌设备之外,还需要对混凝土原料的投入顺利跟搅拌时间进行明确。在搅拌环节开展之前,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做好理论层面上的研究跟计算工作,随后进行混凝土搅拌方案的合理制定。在该搅拌方案中需要包含有设备标准、搅拌时间以及放料顺序等多项内容。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还需要做好混凝土搅拌设备的实时检测,确保混凝土搅拌设备应用性能的良好性,从而避免一系列搅拌施工问题的发生。搅拌环节作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作业环节,其搅拌质量还会受到搅拌时间的影响,时间过长或者过短,均会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性能,这也就需要搅拌技术人员能够做好搅拌时间的严格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搅拌性能。
3.3缝隙预防技术
混凝土施工现场的广泛问题之一是缝隙。因而,在全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留意防范措施。工程建筑缝隙一般是由地理环境,原料混和,施工进度计划等要素造成的。在工程基本建设的全部过程中,应留意很多这种问题。此外,必须沿长边从一侧到另一侧先后浇筑;在混凝土混凝土浇筑中,最好是一次性进行。一般,最开始在工程施工一部分中设置混凝土后,将采用工程加固对策。添充地基沉降后混凝土浇筑地区时。抗拉强度必须高过初始混凝土。尽量地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并避免缝隙问题的造成。
3.4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工作也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养护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水平。但是目前我国水利施工企业还存在对混凝土养护工作重视力度不足的问题,也就容易导致一系列混凝土施工病害的出现。刚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性能还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没有做好养护工作,在内外部温度应力作用下,导致混凝土裂缝等问题发生。为了确保混凝土的顺利拆模,在浇筑后的24-48h之间还要稍微松开末班,继续进行浇水养护。除了洒水养护之外,现场施工人员还需要在结合了具体施工情况进行上,采用养护剂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要排除一些可能对混凝土施工效果造成影响的因素,确保混凝土自身的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就需要水利施工企业能够以长远的目光对待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前景,还要做好对施工技术的创新跟管理工作。水利水电工程主体构造复杂且以混凝土为主,要想实现工程质量提升,势必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水利水电工程要想具备可持续性,关键还是要看建设质量,而混凝土作为主体结构,更要在水闸、坝体、地基等施工中,把控好混凝土施工技术,做好环节管理及施工设计,建设高质量的水利施工检验队伍,满足水利水电工程交付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吕光强.浅析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镇建设,2021(1):189-190.
[2]李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运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1):290-291.
[3]靳清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技术创新及施工技术[J].写真地理,2020(1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