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
平顶山市城市绿化管理队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的园林景观建设工程逐渐增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景观施工中,假山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乎园林造景的整体效果。为此,在全面了解园林假山造景意图的基础上,要结合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规范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从而达到预期效果,满足园林假山造景的目标。
关键词:园林工程;假山;施工技术
1假山概述
假山是我国古代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意义上来讲假山包括两部分,即假山、置石。这里的假山指的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地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置石则是假山的附属布景,主要通过个体或者组合的形式展现自然山水之美。假山的体积较大,可观可游,给观众以身处自然的感觉。而置石则主要是观赏作用,并不能容游人置身其中。
2假山景观的功能作用
置石和假山由于具有千变万化的形态和大小不一的体积,所以在进行园林搭配过程中既可以和其他进行进行景观搭配,也可以作为主景设计。比如说在苏州的狮子林和扬州的四季假山,在进行整体布局中山主水辅达到了别致的景观设计。山石还可以在园林设计中进行空间的划分和组织,从而更好的陪衬和点缀园林空间、建筑。利用假山石作石阶、花台、驳岸、踏跺以及护坡等既保证了设施的美观朴实,也显示出了它的坚固耐用。对于园林假山而言,其施工方式较多,且不易受到施工条件的限制,是一种比较容易塑造艺术的形式。如对于自然山石的假山,我们可以通过采用模仿和改造方工,将不同石材艺术效果表现出来,并结合园林工程其它建筑,以塑造出整个园林景观效果。假山景观造型丰富多样,施工方式多样,且可以构造出不同的园林景观效果。
3园林假山造景应遵循的原则
3.1追求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传统园林假山造景的最高艺术追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虽然假山由人创造,为了追求自然之美,不露出人工痕迹,这也是假山造景的重中之重,它是人们热爱自然、享受自然,展现自然美的手段,是对秩序、知识、陈规的一种突破,更是对自然美的肯定与欣赏。同时,也是我国园林造景有别于西方园林抽象山水、日本“枯山水”庭院设计的重要表现。
3.2平面布局要自由
园林山水布局与地理地形密切相关,很多园林布局中,假山或作为主体建筑,或位于水池北面,或设于园林西北一角。大体量假山有开合变化,常常用到的布局方法包括中央布置、对景布置、侧旁布置、周边布置、角隅布置5类。
3.3立体层次要丰富
立面层次是我国园林假山造景的一大特点,立面有高低,虚实,且有开合对比。一般来讲,大山必须陪衬一些次山,尤其是叠石为山的造景中,更注重上大下小的原则,从而构建一种动态美。通常情况下,假山不会独自成景,需要设计成山洞、山台等,营造一种别有洞天、移步换景的美感。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型塑石材料、技术不断涌现,进一步缩短了塑石创作与天然山石本色的距离,真正达到“假”石宛如天成的境界。
4园林假山造景施工技术
4.1做好施工准备
(1)全面了解设计图纸。
假山造景施工前,必须全面了解和熟练掌握设计图纸,严格按照假山设计,了解基本情况,做好技术交底。在具体施工中,石头的形状千差万别,不能全部真实、形象地反映在图纸上,仅能展现出山体的大致轮廓和剖面情况,这就要求在了解施工图纸的前提下,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摸索。(2)做好现场调查工作。园林假山工程不仅涉及到地面工程,还需做好基础工作和现场调查工作,了解施工场地的土质情况,准确判定地基承载力,保证山体建筑的稳定性。(3)完成定点放线、标记工作。在完成现场勘查工作的同时,还要结合设计图纸,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假山的具体施工区域,并标注好填挖土高度,根据相应公式进行换算,通过测量仪器进行定点放线。随后在指定位置撒上白石粉进行定点放线,此外,还要做好标记,准确标出假山每个部位的坐标点,在标记点钉上小木棒,便于查看。
4.2基础施工
4.2.1木桩施工
木桩是假山施工最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一般以松木桩、杉木桩居多。施工过程中,先要控制好木桩顶面直径和两桩的间距,分别为Φ13、20cm。在平面布置中,以梅花形为主,为保证木桩稳定,必须将其打在硬土层内,相比水体底部,木桩顶部可露出10~30cm高,此外,在两桩之间也要进行特殊处理,如相邻木桩通过块石进行嵌挤,通过条石压紧木桩顶部,待以上施工都结束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4.2.2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浆砌块石也是常见的假山基础施工形式,这是一种现代园林技术,其优势在于施工速度快、耐压强度高、施工质量好等。若假山建于水体,采用C15混凝土浆砌块石强度,或C20等级混凝土。若假山建于地面,则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10以上,但不管建在哪里,都要充分考虑山体高度、体积等各种因素,且结合土层实际情况,合理掺加钢筋等材料,从而有效提升假山基础强度。
4.2.3山体堆砌施工
假山施工中最重要的工序是山体堆砌,这也是山体造景的关键。山体堆砌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结合假山景观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石材的类型,做到层次分明、意境深远。(1)底层。想要达到变化莫测的效果,底层施工是假山造景的立足点,是叠山之本。一般来讲,底层山石露出地面的部分很少,其大部分均在地面下方,因此,在底层山石选择时,无需对石材形态要求过高。但在强度方面有较高要求,原因在于底层山石需承受巨大压力,因此,可采用大块石材用于基石,且和整体造景相适应。安放基石时为保证顶部平整,可采用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块进行排列,针对空隙部分,则采用坚硬的碎石做好支垫,在确保底层稳固的同时,也可达到假山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的作用。(2)中层。在整个假山造景施工中,中层体量最大,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假山的美观效果。因此,假山的水平向、竖直向上均要呈现出高低错落的景观层次,增加意境之美。以往为了达到“作假成真”的效果,假山常与植物搭配,如在假山上留出种植穴,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增添四季变化的趣味,彰显山体的蓬勃生机。自古以来,中国园林艺术崇尚“山水一体”“静动结合”,假山的静结合跌水的动,一刚一柔,一动一静,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增添了动态之美,让人身处喧嚣,心临幽静,有心旷神怡之感。(3)顶层。在山体整体表现力上,顶层作为假山的最顶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不管是在艺术手法,还是施工技术等方面,均要加大重视力度。尤其是在堆山前,可收集一些纹理、姿态较好的石块,便于后期顶部施工使用。如主峰顶石块通常是一些体积大、纹理清晰、姿态优美的块石,才能彰显整体假山造景的蓬勃气势,做到真假难辨,增添园林山石美感。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环境质量,园林景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途径之一,更加注重生态效益。假山是园林景观建设的一部分,假山施工与风水、文化密切相关,在坚持科学性和艺术性原则的同时,注重山水一体,合理搭配植物。此外,还要实现传统与创新的协调,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提升我国现代园林假山的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园林假山造景施工研究[J].王恒彪,朱智.乡村科技.2020(13)
[2]园林假山造景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陆丽娜.河南建材.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