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钢
四川一帆风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人们更加关注环境,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现代环保理念被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进一步促进了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根据相关使用原则促进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平衡,更好地设计整个景观,与此同时还融入城市建设设计,展现整个园林景观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园林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园林景观发展。
关键词:园林景观;公园城市建设;应用探讨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对天府新区进行视察时,提出了建设公园城市的重要性,要求各地政府打造与生态环境相匹配、相兼顾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提出了公园城市的设想之后,这个理念在整个行业甚至是全国都掀起了热潮。
公园城市主要以公园系统、城乡绿地的生态与风貌来作为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需要,主要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满足居民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需求,打造适宜居住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1]。
这一理念和模式着眼于提高服务质量和公共服务产品的对等化水平、调整业态扩容提质、提升城乡绿地内涵以及公园系统,优化城乡关系,改善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推动城市发展转型。
1园林景观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1.1公园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方法
1.1.1注重环境本质需求
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促进和谐发展的自然条件和制度是科学合理的,园林景观的创造必须和谐地体现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要根据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同时考虑尊重自然的具体生存条件,创造既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又降低对环境破坏程度的人工自然园林景观。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png)
《竹艺村 竹里》 《天府绿道》(1) 张建钢 摄
1.1.2尽量保留原有场地的完整性
园林规划必须坚持完整性的原则。在初始设计阶段,需要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科学考察;要尽量减少对原始环境的破坏,尽可能保证原始地貌和地形;可以使用现有的植被和水系统进行设计和重组规划[2]。既要满足人们当代审美需求,又要在保护原地自然景观和文化的同时,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在提高周围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可以选择原始的植物,进行适当的配置和科学的设计。在创造别墅、园景花园的一致景观的同时,还可以确保整个花园景观的完整性。
1.1.3 园林景观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分散的形式
即使在今天,大多数园林景观的建设都是人造的。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自然设计需求,改善当地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民生,必须遵循基于绿色环境发展的设计标准。通过建设园林来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建造的过程也要充分体现自然景观的重要性。除了种花、种树,我们还需要增加周边绿地面积,让周边环境充分融入人们的生活。
对于正在建设中的园林景观,可以利用公园的布局和植物的护坡建设,在整个城市进行大规模分布的建设。在分散规划设计时,可以在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条件下建设一些基本的公园景观设施。但仅仅对公园进行绿化是不能发挥这种作用的,只能成为城市的装饰品,无法真正保护环境。当周围环境遭到破坏时,花园原有的功能就降低了,因此,可以在构建真实花园的过程中使用分布式结构来完全处理景观设计。在面临合理的整体景观规划时,应考虑植被和植物各景观要素的形态、大小和密度需要有效结合,使人工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这样,我们将在充分利用原有结构的同时,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促进多样性的发展,有效地营造适宜的环境。
1.1.4 强化建设中所需植物的标准要求
植物在整个城市的开发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各种植被是城市绿化水平的良好标志。规划整个园林景观环境时,城市建设项目的主要载体仍然是不同植物种类的分配标准。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要考虑植物的适应性;种植前,有必要检查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对该地区进行初步调查。花园中不只能种植一种植物,在保证植物现有丰富种类的前提下,应仔细设计和考虑植物的颜色和高度,确保整体植物景观环境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构建花园系统时,需要确保所有植物都能以健康和环保的方式生长,通过强调和关注环境保护的本质,考虑当地环境对美化园林景观的植物生存的影响,分析植物之间的相容性,避免因植物生存条件和成本过高而造成的浪费。
.png)
《天府绿道》(2) 张建钢 摄 《天府绿道》(3) 张建钢 摄
1.2 公园城市中园林景观建设的作用
1.2.1在合理选址上的体现
在将城市建设理念应用到园林景观中时,首先要考虑选择当地园林区域的合理性。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要对区域的自然条件、周边环境、植物生长区,包括土壤环境等进行科学调查;设计者需要合理地计划,选择科学的设计方案,消除不促进植物生长的因素,保证系统可以与周围环境共存而不破坏原有环境,同时也要考虑到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进行建设的同时[3],也要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与居民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1.2.2保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才能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循环发展。在园林景观的实际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动植物的生存条件,根据实际调查制定总体园林的建设计划,保证翻新和新建花园项目不会破坏自然环境,同时引入了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引进适合区域发展的植物,将其种植和布局在景观当中,规划成美丽而环保的园林项目。
1.2.3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
园林景观设计还可以减少园林系统运行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设计者在规划设计时,可以利用最新的高科技产品和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体现环保理念的同时,减少负面因素[4],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1.2.4园林景观对城市的辐射带动建设
除上述用途外,园林绿化还可以定义为城市建设中的辐射驱动区。在规划本身的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适当考虑周围的环境因素,进而统筹全局,为周边辐射带动区的绿色发展做出相应的安排。构建以城市中心为辐射区的大体系,在扩大公园建设和规模种植的同时,促进整个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5园林植物自身的生理特性,能够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景观的绿化也是整个城市花园的重要部分,植物自身的特点可以对整个生态环境进行改善。绿色植物最大的作用就是将此区域内的小气候条件进行调节。其次,绿植可以降低噪音、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一些绿色空间为城市噪音污染提供了屏障和缓解,如果绿化面积足够大,对净化城市空气、改善空气质量有明显的好处[5]。树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大量烟雾和灰尘,被证明是空气污染的天然“过滤器”。绿色植物通过遮荫和蒸发来阻挡风速,改善人体对引起空气对流的炎热环境的不适感。
1.2.6城市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城市花园的绿化建设也是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城市特色文化的发展,充分表达了城市的身份,赋予了城市更多的地方个性。同时公园和广场举办季节性花卉展览等活动,让游客受到艺术的影响,促进人们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加深对艺术的理解。这些定期开展的文化活动,也能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为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好启蒙教育。
2 园林景观建设的实践研究
2.1 以崇州道明竹艺村的旅游建设为例
2.1.1 项目概况
2017年,崇州市政府牵头,围绕产业升级、打造竹编文化城市名片的目标,对竹艺村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研究发现,尽管该地区的竹编手工艺品制作精良,但设计和创新的理念不足。产业升级需要竹艺村展示其川西民居、绿色小院、艺术之家的特点,“竹里”项目等应运而生[6]。
建成后,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正式对外开放。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全景景观得到了翻新,依托网红建筑“竹里”的竹艺村成为了网红村,成都朋友圈“签到”点,成为中国成都农村“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典范村庄,并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各地政府在此之后纷纷组团前来观摩学习。
2.1.2园林景观建设在道明竹艺村建设中的作用
竹艺村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村庄,建设者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建筑物自身的特点,也需要尊重地方的文化特色。因为建筑物新乡与合竹周围的区域被竹林环绕,通向主体的道路蜿蜒曲折,是引人入胜的园林景观;建筑的外墙与当地的竹编艺术家合作最终被参数化设计,体现了竹编技术精湛的工艺;竹里的屋顶代表融合和无限的太极图案的变体[7]。小型圆形绿色瓷砖房屋与远处的树林、树木和山脉相得益彰,大楼的内厅享有水景和山景,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和现代设计美学。
2.2 以世界最长的城市绿道——成都天府绿道建设为例
天府绿道系统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基本框架,构建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体系;它基于2021年大运会目标和“绿环”的创建,以及通过绿线连接设置的“园区链”和“江湖网”,建设连接55个生态区的73条生态廊道、155个绿化带、139个公园、323个迷你游乐园和380个迷你绿地,新增开放空间7.52亿平方米。 2600多个培育文化的旅游体育设施,打造了“锦江夜游”等120多个特色场景,具有运动、健身、游乐、聚会、休闲、娱乐等功能,吸引了每年超过1500万游客。
以上这两个案例的核心,都是以城市园林景观打造为主。
3、结束语
公园城市主要以公园系统、城乡绿地、公园城乡的生态与风貌来作为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需要,以满足居民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更高的需求,打造适宜居住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运用城市建设理念,可以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值,同时让城市变得更大更宽敞,园林的发展促进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园林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体现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品者系四川一帆风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四川省住建厅专家 高级工程师
成都市武侯区中(初)级职称(园林专业)评审专家)
参考文献:
[1]庞杏丽.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9-50
[2]刘春艳.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16):185.
[3]张崇.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9):284.
[4]徐源.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知识,2016(13):160-161.
[5]刘思宁.风景园林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3(7)
[6]郝建华,吴升堂等.城市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功能和效益分析[J].现代园艺,2012(6)
[7]朱英,欧阳桦.城市公园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更新[J].山西建筑,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