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11期   作者:刘洪臣
[导读]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工程中的树木养护管理技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刘洪臣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临沂 2763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工程中的树木养护管理技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要想保证树木能够健康良好的生长,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树木进行实际养护,这样才能够提高树木的生长质量。在具体养护工作中,相关工作林业人员需要掌握全面的养护技术,还要结合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深入探究,这样才能够构建较为全面的树木养护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林业工程的建设效率,促进林业工程健康良好的发展。本文根据林业工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树木养护管理技术应用。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绿化;应用
        引言
        林业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化发展战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绿化造林工程开展过程中,通过将林业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其中,能够大大提升造林的成功率,加速恢复破坏的森林系统,恢复改善林地资源短缺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大众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大背景下,以园林绿化工程为重要手段,旨在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发挥林业产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但是在造林绿化工程开展过程中,必须依托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各项因素,将林业工程技术充分应用其中,切实做好造林管理工作,避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造林成效产生不利影响,以便达到更加完善的造林效果,推动林业生态工程的健康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现状
        从建设角度来看,林业工程主要是针对树木种植栽培以及林木采伐进行综合研究。从整体角度来看,在林业工程树木种植环节中需要对播种土壤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建立完善的种植流程,进而确保林业工程建设能够科学合理。目前,我国森林工程发展进程较为稳定,在促进生态环境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同时,林业工程种植基地也进行了全面的整改,在树木培育过程中的相应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然而目前在当地林业工程养护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树木的快速生长。此外,当地种植的树木病虫害威胁十分常见,在具体养护工作中没有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其中,导致整体管理体系相对落后。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业工程的健康发展。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当地林业人员必须要落实设计养护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林业工程的实际生产量。
        2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
        2.1土壤管理
        土壤作为树木健康生长的保障要素,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养护管理人员必须将土壤中的水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土壤中的水量过多或者过少,避免因水量问题,影响根系的吸收,加剧病虫害发生概率。如松树的养护管理,需要在周围开挖水沟,沿着水沟方向种植植被进行护坡,提升水沟边坡的稳定性,避免积水量过大,影响树木根系生长发育甚至烂根,在降水量较少的季节,需要配合人工灌溉,科学控制土壤的相对湿度,排干净多余的积水。林业工程建设中的树木养护管理,需要合理化地实施土壤管理技术,制定明确的土壤管理目标,旨在提高土壤水分吸收能力,保证土壤的肥沃程度。养护管理技术人员,要在树木栽培种植前,需要对土壤养分、水分进行测试,加强对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化验,按照相关元素进行计算,科学研究评估和分析,适当地施加有机肥料,保证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均衡。同时,要深翻土地,提高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最大限度上满足树木生长需要,全面强化土壤管理效果。林业局就土壤深翻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树木生长的成活率,更好凸显土壤养护管理技术在树木生长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地区土壤特性进行深翻,促使土壤中的水分与空气充分的接触,提高土壤含水量,保证土壤中水分循环效果,养护管理人员可结合土壤现状,根据土壤测试结果,适当地增加养分,在有机肥料施加期间,要尽可能地避开雨季,避免在雨水蒸腾作用下,加剧肥料养分流失,确保进一步改良土壤,优化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中的物生物含量,为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2.2林木种苗的培育和移栽
        绿化造林工程在实施之前就需要综合运用林业工程技术培育健壮的幼苗,并将培育好的幼苗移栽到造林地,以此来完成造林任务。所以在绿化造林之前,应该培育健壮的幼苗,通过采用直接播种法、扦插法或者根部繁殖法培育健壮幼苗,等幼苗生长到一定年龄之后,将其移栽到所有需要绿化的项目地。另外苗木的成活率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建设的效果,为了保证苗木能够快速成活,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必须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特征,合理地确定移栽时间,以保证苗木的生长质量。结合甘肃省永靖县的气候特征,一般在秋季进行苗木移栽能够获得很好的成活率。春季气候较为干旱,降雨量较少,移栽之后土壤水分不足,苗木根系不能够生长发育,造成成活率低下。秋季降雨量较为集中,通过移栽之后苗木能够快速成活,以此来达到既定的经济效益和绿化效益。
        2.3修剪管理技术
        养护管理人员选用科学的修剪手法,按照短截修剪方式对一年生的枝条进行修剪,进而增加枝条的数量;同时,运用了截干修剪手法,加强对主干、粗大的主枝采取回缩措施,均衡调节和改善了水分吸收和蒸腾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树木移栽夯实基础,大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在树木修剪管理中,技术人员运用疏剪修剪方法,及时去除病枝、枯枝,加强对过长树冠的修剪,减少树冠内部分枝数量,有效避免了树木病虫害的发生,为树木生长营造了良好的光照、透风环境。在树木修剪期间,养护管理技术人员,按照修剪技术要点实施,按照斜切面剪口,与树芽的方向相反,加强对新枝生长态势和分布状况的考量。
        2.4合理防治林木病虫害
        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各种类型的病虫害威胁,在以往的树木养护工作中,大部分林业管理养护人员都选择见效快的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但是化学药剂并不符合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理念,在药剂施加之后还会对树木和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在新时代树木管理养护工作中,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化学药剂,可以应用绿色、健康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在具体防治工作中,首先相关部门需要对辖区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统计调查,了解树木的种类、分布以及数量,以此来与农业科技部门展开合作,结合不同类型的树种采取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比如,可以在林木环境中投放病虫的天敌来防治病虫害。其次,如果生物防治技术没有产生良好的防治效果,那么可以选择物理防治技术。针对那些活动能力不强、危害较为集中的害虫,采用人工捕杀的方式进行清除。对于喜好光源的害虫,可以利用灯光诱杀手段来清除害虫。但是在利用物理防治手段之前,需要先进行小范围的测试,了解防治效果之后,再大面积使用,避免产生与理想效果相差甚远的副作用。
        结语
        造林绿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规划设计、造林规划、苗木生产、整地种植、养护、保护、环境保护、验收等,在造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只要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影响到造林绿化工程的生长、造林和用材,造成造林失败。所以,造林工程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因此,完善造林技术措施,提高造林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延军,雷建生,任增茂,等.改性荒漠沙在甘肃河西荒漠区绿化造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节水灌溉,2020,297(5):67-72.
        [2] 冯霞.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599(6):186.
        [3]周厚林.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花卉,2015(12X):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