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学燃
身份证号:42068319830906****
摘要: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城区硬化面积比例逐年增加,原有地表状态被破坏,使得城市洪涝灾害时有发生。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洪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举措。基于此,本文针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应用
引言
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应对多变的环境和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做到对水资源的合理调节,和循环利用。海绵城市的渗透是指各种路面和地面透水铺装材料下进行的自然渗透。蓄水是将雨水储存下来,再结合相应的自然地貌,使雨水自然流入。
1海绵城市概述
1.1概念
海绵作为人们生活常见物体,其排水性、储水性与吸水性较强,可用于城市建设中,解决储水与排水问题,以此提出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中安装收集雨水装置,集中净化雨水后可实现资源再利用。如西北常年干旱,可收集雨水将其用于植物灌溉;南方多雨水,易造成洪涝灾害,可通过雨水收集装置减少内涝。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要求管理人员采取大数据方式分析水资源构成,重视地表水、自然降水与地下水,加强水资源管理。
1.2作用
在城市不断发展下,人们愈发注重基础建设。道路建设和人们出行安全、效率息息相关,应当提高道路建设质量,满足人们出行需求。但是,受到出行压力增加与雨水浸泡的影响,增加了地基损坏概率,通过应用海绵城市理念,集中雨水资源,采取资源转化方式,将雨水用于清洁城市和绿植灌溉,不仅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还能补充地下水,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发展[1]。
2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
2.1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保证道路的基础功能,而且要发挥城市道路在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从而提升道路建设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通过合理的道路横断面设计可以提高道路对于浮尘的吸收,保持道路路基的水土,从而控制地表径流量,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和负担。
2.2地面渗透技术的应用
地面渗透技术的应用可实现道路对于雨水的收集和循环利用,从而提升城市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雨季到来时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达到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的目的。实现城市道路对于水资源的吸收和渗透,有效提高雨水的渗透效率,不仅关系到城市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开展,而且对于城市水资源的吸收和利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2.3生物滞留技术与设施的应用
生物滞留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对当地生物情况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设置一些生物滞留设施,滞留一些城市道路建设所需的植物和微生物等,从而减少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
2.4城市植草沟的建设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提升城市的绿化面积和绿化效果,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进行植草沟建设也是我们常用的绿化技术之一。在道路两侧建设植草沟,不仅可以减少道路使用时汽车尾气等污染问题,而且对于道路两侧的水土保持和雨水吸收也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2.5地表径流组织的改善
在市政道路建设时,会设置雨水出口,解决雨水的排放问题,以减少路面雨水的积存,保证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而改善地表径流也是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通过改变雨水出口位置来提高道路雨水排放的效率[3]。
3海绵城市理念应用的具体措施
3.1城市市政道路路面的设计
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出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理念,并将市政道路建设设计的各个环节及要点加以把控和监督。首先,在市政道路设计规划之前,需要选择出合适的路面材料。通常会选择渗水性能较强的路面材料,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市政建设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够提升道路的整体渗水性能。通常来说,在市政道路设计中会选择透水沥青混凝土作为基础,并使用透水砖铺设人行道等。这些措施都能够很好地提升市政道路的渗水性。同时,为了提高市政道路雨水吸收的能力,并增强道路渗透效果,需要结合实际的道路建设情况制定出合理高效的排水方案。比如三层路面设计,使得雨水通过其表面层渗透到透水层,并通过透水层将其排放到管道中,减少了雨水渗入路基的情况而直接将其排入系统[4]。这种设计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路基排水口,避免出现路面积水的情况。
3.2道路横坡与绿化带的规划设计
市政道路在融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基础上,需要重视道路横坡和绿化带的设计与规划,要按照实际的需求情况对设计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首先,在对于横坡设计的时候,要做好横坡与道路边缘的衔接,重视道路两侧并增加一些开口设计,设计一定的倾斜角度,促使雨水能够通过开口处进入横坡中,并顺利进入到雨水收集系统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对于雨水的收集效率,还能够最大限度减少道路表面径流滞留情况的出现。其次,对于绿化带的设计规划来说,通常使用凹形设计方式。与透水人行道连接的绿化带需要通过凹形植草沟加强对雨水的收集,需要控制好凹槽的设计,把握好绿化带中的水量[5]。
3.3雨水口的设计
市政道路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基础上,要加强对道路雨水口的调整与优化。在保证雨水口本身的引流和排水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雨水口的设计,减少污染物的堆积,缓解雨水收集对整个排水系统的压力。首先,需要对原有的道路雨水口进行调整,在适当的位置放置过滤网、出水支管等设施,并在下水道中使用混凝土加固,保证在雨水收集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初步沉淀,将其顺利排到排水管道中。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雨水口的堵塞,且过滤网能够很好地拦截体积较大的污染物。
3.4生态滞留带、生态树池的规划设计
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生态滞留带以及生态树池的设计工作。在实际建设的时候,需要根据当前道路的实际情况,将种植土合理敷设在滞留式的生态树池中。而在进行种植土的敷设之前,还要在绿化到及生态树池中放置一些滤土层,并放入砾石。同时,在砾石下方可安放渗水管。在植入种植土之后,为了保证其发挥出渗透管的作用可加入陶粒。
3.5人行道的设计要点
在针对市政道路人行道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其荷载较低的情况,优先选择渗水性较强的人行道板铺砌。同时,市政道路在规划的时候,可将透水混凝土作为基层,并增加碎石垫层,减少外界因素对路基的影响。此外,还可以在靠近道路一层做好隔离层,增加碎石沟的铺设,并根据实际的道路情况决定好碎石沟的深度。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将雨水和渗水层加以连接,提高雨水处理的效率。此外,设计透水性良好的人行道,要选择渗水性强的土基,以此来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
结束语
海绵城市理念是近些年来受到人们关注的绿色发展理念之一。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市政道路工程有效结合,可以实现城市道路规划、道路给排水设计等方面的改进和优化,不仅有利于建设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城市,而且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静,任小惠.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J].居舍,2019(16):88.
[2]邓成宪.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剖析[J].中国标准化,2019(08):103-104.
[3]胡鑫.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建材,2019(02):259-260.
[4]张冬,雷海东.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7):166-167.
[5]李伟伟.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导下的市政道路施工浅析[J].居舍,2019(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