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航
广西新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530219
摘要:随着中国基建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工程建设周期内如何应用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得到了有关人员的广泛关注。无人机遥感技术是新兴的科学技术,其可实现对地理信息的自动化、智能化采集和处理,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提高测绘的作业效率。在对工程测量方面进行研究时,应给予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更多的关注,制定并实施好相应的测量工作计划,确保工程测量有效性,在技术层面上为其测量目标的实现及应用效果的增强提供科学保障。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技术;测绘工程;测量;应用
前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工程项目的数量在逐步增加,而工程在正式开工前,测绘和测量工作能为工程施工提供重要的数据和资料,对工程设计和施工能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因此,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测绘测量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无人驾驶飞机遥感技术已在工程测绘测量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大大方便了工程测绘测量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测量精度。
1无人机遥感技术
通常我们所说的无人机遥感技术,指的就是利用无线电等高科技装置,对无人机进行控制,来获取相关工程数据信息,从而完成相应的测绘任务,结合无人机装载的GPS、GIS等设备对区域进行高速、精准的扫描,充分了解地区相关数据。相比较于传统的测绘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更加先进、科学,在测绘工程应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使用优势。首先,传统到测绘技术必须通过人工实地操作来进行,复杂的地形环境不但影响了测量工程的进展,还对测绘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而无人机遥感技术则很好地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测量人员不需实际到场勘查,只需要远程操控无人机,就可以了解相应的地形信息,大大提升可测量工程的安全性。其次,传统测绘工程对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来培养测量人员,而无人机在建造和操作人员培养方面,则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降低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再次,由于无人机结构简单、体积占比小,能够对各种环境进行操作测量,保证测量数据准确性。最后,相关人员可通过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来调整测绘范围和测量精度,能够直观、全面的展示地形环境信息,更好地为测绘工程服务。
2技术优势
2.1更大的监测尺度
无人机遥感技术正在持续的创新,以便能够有效满足测绘工程测量不断提升的实际需求,依据现阶段的运用优势可知,监测尺度大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扩大,现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小面积的物体检测围岩,已经实现了一个较为优化的监测结果,在具体测绘期间,也相应的增强了其测量范围的可控性以及伸缩性,此外还可运用3D形式来具体展现被检测的区域,如此一来,相关工作人员就能够对监测到的景象进行更直观的观察。
2.2更高的检测率
在测绘工程中,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实施具体测量工作时,可以有效保障检测率,同时在应对一些比较紧急的测量时,以往的测量手段的检测效果偏低,还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连锁反应,而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则能够对以往的测量手段的缺陷进行有效弥补,进而提升测绘工程的检测率,保障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及精准性,快速处理一些紧急事件。
2.3更快的信息处理速度
将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在工程测量中,能够对目标区域的所有信息进行快速处理,这样一来,可以有效保障信息采集的效率,还能有效保障图像的分辨率,着对整体测绘工程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应用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3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运用
3.1.1获取影像资料
在利用无人机测绘技术进行工程测量前,应提前做好无人机飞行路线的规划,并对设备严格检查,确保设备可以正常使用,保证无人机能够正常飞行,进而获取准确、真实的相关工程测量数据。有关技术人员也要提前对飞行环境、气流等自然因素进行调查,避免因为风力过大、气流过大对无人机飞行造成不利影响,影响无人机测绘数据的准确性。无人机在飞行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才能获取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对图像数据的精准性进行保障,对总体工程效率进行全面提升。
3.1.2数据获取与处理
现如今,应用的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主要是应用飞行下落后,二次下载数据,此种方式没有办法对水利工程时间的紧迫要求进行满足。无人机平台其他传感器数据以及安全下载结合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是对无人机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可选择卫星上传、视距微波传输以及超视距网络数据传输。数据利用压缩以及编码方式上传数据,可对数据上传速度进行有效提升,这样能同时对数据处理的实时需求进行满足,保障将勘察成果进行快速提交。
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的重要特征是对勘查数据进行精确的处理,应当指出,为了保证对数据处理精度的合理控制,测量人员应当有效地将测量结果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并在遥感核实和数据校正的基础上,提高低空无人机遥感侦察的质量。基于无人机的应用,施工人员应用高度匹配计算装置,在需求侧管理自动提取的基础上,工程施工人员实现图像叠加和三维表面模型绘制的有效处理。
3.2无人机三维倾斜摄影技术实际应用
3.2.1外业数据采集
完成上述工作内容后,进入到外业数据采集阶段,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内容:1.选择合适的天气来进行数据采集,结合以往的应用经验,多选择阳光强度较弱、风力较小的天气来进行数据采集,并且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系统的再次调试,将系统调整到最佳的工作状态,以满足系统稳定应用的基础要求。2.除了在无人机上安装传感器、信号传输和接收装备来辅助工作顺利进行外,还需要利用GNSS定位技术来辅助管理活动的进行,基于该技术优势能够对多种类型的数据信息进行完整采集,从而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3.2.2内业数据整理
1.三维模型建立。待采集到完整的数据信息后,进入到三维模型的建设环节,在具体的建模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对于数据信息进行提取,在此过程中多采用数字化测图方式完成数据采集,同时也通过此过程校验三维模型中相应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错误数据也需要及时进行补测,提升数据采集结果的可靠性。第二,将采集到的完整数据录入到三维模型中,模型在接收到数据信息之后,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处理,初步建立矿区的数据分析模型。建立的模型能够对区域基础地形情况进行大致展示,对于细致化的图形,还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对其进行处理。2.模型参数调整。在完成初期三维模型建立后,进入到模型参数的调整阶段,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受到遮挡物、风速等因素影响,其飞行高度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从而获取到更加可靠的数据信息,提升模型参数内容的合理性。同时在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时,也需要注意模型具体应用参数内容偏差的校准工作,该工作一般会依托于管理体系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并且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备份工作,对于调试前后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存入到地理信息系统当中,进行一些专题地图的制作,提升数据信息的使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是遥感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具有数据获取及处理灵活快速、成本较低等特点,在遥感数据获取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而测绘作业的有序开展,更能为后期工程整体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参考依照,为预期施工作业目标的达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师树宇,周广胜.工程测量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1):184-185.
[2]张海文.探讨测绘工程测量中无人机遥感技术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19):21.
[3]王鸿鸽.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华北自然资源,2020(6):90-91.
[4]马霄.浅析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2020,3(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