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系统韧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1/8/3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4月11期   作者: 樊海青
[导读] 将韧性理论引入隧道施工应急系统中,结合模糊性和系统性,通过可拓云模型评价隧道施工应急系统。
        樊海青
        身份证号:37292819851129****   山东济南 250010
        摘要:将韧性理论引入隧道施工应急系统中,结合模糊性和系统性,通过可拓云模型评价隧道施工应急系统。构建了隧道施工应急评价指标体系,为不同的管理主体进行施工应急系统评价提供依据,通过对评价结果分析可以确定施工应急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查找企业隧道施工应急系统的薄弱环节,为其优化自身应急能力提供方向。基于此,以下对建设工程系统韧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系统韧性;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全球一些国家和城市对于不同的系统、针对不同的扰动进行了韧性战略实践,在各国韧性计划中,构建基础设施韧性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础设施系统是支持人类福祉和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承担着在气候迅速变化、自然灾害加剧的时代维持城市功能和提供可靠服务的压力。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通常是由复杂网络组成,即使微弱的局部冲击也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极易造成重大损失。
1韧性影响因素文献分析
        建设工程系统韧性可从功能维度或系统组成的维度理解,对建设工程系统韧性影响因素的识别同样可以从这2个维度出发。若从功能维度出发,即识别影响吸收能力、恢复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因素;从系统组成维度出发,即从人、物质和过程3个方面识别系统的影响因素,本文将选择后者。从不同维度出发,韧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均有一定的成果,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与分析,梳理得到对本文借鉴意义较大的研究成果。
2建设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材料因素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材料的质量务必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而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能够切实保障的一个重要基础。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材料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施工的正常推进也与其息息相关,因此务必要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也与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相关,因此要想切实地保障工程整体性质量的达标,就应重视施工材料的质量,这样整个的施工以及每个环节落实才会更为科学高效。另外,施工材料进场和使用之前还应落实好质量的检测,这样后续的施工才会更为高效安全,以往可能存在的不良的安全隐患也能得到有效地规避。
        2.2缺乏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
        截至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都是从基础岗位升上来,要么是小学毕业,专门学习了某一门手艺经过多年经营逐渐成为管理人员,但是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缺乏管理能力,要么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亲戚在从事管理岗位。总体来说,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在实际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之中,对一些材料的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和重视,甚至对于建筑工程中一些专业术语和整体规划和布局等各个项目的缺乏统筹观念,当遇到质量问题或出现临时状况问题时不知道如何下手,缺乏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人才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很难满足建筑企业的实际要求。
        2.3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日常管理以及具体施工过程中都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只有落实好这方面的工作,整个的施工以及各个环节的推进才会更为稳定高效。当前的工程施工对机械设备有着很大的依赖度,而要想高效地推进工程施工就应落实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性能维护,这样整个的施工才会更为高效。然而,因机械设备的类型和型号比较多样,因此极易出现混淆等不良的情况,鉴于此就应加强对其的精细管理,这样即能使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出最佳的效用。


3韧性提升建议
        3.1明确建设工程系统韧性的概念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提出建设工程系统韧性的定义,即在建设过程中面对不良事件的冲击与扰动时,建设工程系统的一种吸收、恢复和适应(不断发展)的能力,强调系统应对不良事件及从不良事件中恢复并发展的能力。基于该定义阐述建设工程系统韧性的内涵。首先议题限定在演进韧性的认知中,不过分追求稳态平衡而是关注系统的适应和发展;其次明确建设工程系统韧性具有动态性、连续性和主观性的特征,强调人的主导作用;并从系统组成维度出发,从人、物质及过程3个方面分别提出对应的组织韧性、物质设施韧性及过程韧性,为之后的影响因素识别奠定基础;最后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解释建设工程系统韧性和基础设施系统韧性的联系与区别。
        3.2基础设施系统韧性提升
        基础设施系统的韧性提升基于其韧性功能,在研究Safety-Ⅱ型韧性安全管理时提出系统韧性实现的功能共振分析模型(FunctionalResonance Analysis Method,FRAM)。认为系统包括响应、监测、学习和预测4项基本韧性功能,且4项基本韧性功能分别通过输入、输出、前提、资源、控制和时间6个参数相互联系,例如:学习功能的输出经验教训是预测功能的输入以及监测功能的控制。此外,系统的恢复能力也是系统韧性的重要功能特征,与响应、监测、学习和预测共同构成系统韧性的基本功能。基础设施系统的韧性提升策略基于这5项基本功能,分别体现在免疫策略、规避策略、控制策略、恢复策略和运用知识策略:免疫策略是指通过准确预测将要发生的事件,改变系统能够应对的意外事件的类型,如进行永久性的重组功能和资源等,从而使系统免受特定事件的威胁;在事件不能被免疫的情况下,如果系统能够及时监测到该事件,则可以采取规避策略,达到直接规避危害的效果,如海啸预警系统;当事件不能被完全免疫或规避时,应该采取控制策略以控制事件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对事件的响应能力,如及时采取行动以防止灾害蔓延;当免疫、规避、控制策略失效时会对系统造成损害,在这种情况下系统需要通过恢复策略来恢复自身功能。
        3.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内容十分多,任何一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都有大量的建筑材料、施工人员,面临的是复杂的工程项目和无数的潜在风险,任何一项管理工作没做好都有可能给企业也带来巨大的打击,因此,要切实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加快施工进度以及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为此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信息技术应用的使用力度。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施工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信息更新效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利用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提高监督管理效率,提高监管水平。同样也可以将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应用到造价管理中,对建筑工程现场物料选购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提高成本预算水平,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
结束语
        建设工程系统韧性被视为系统的一种能力或本领,在受到不良事件的干扰或冲击时能迅速有效恢复,并能通过不断调整以适应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强调系统的动态性,与持续不断的适应和改进过程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孙雷,谢洪平,余越中,陈勇,黄涛,林冬阳.基于韧性的工程施工安全管控影响因素[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20,37(04):60-65.
[2]毕熙荣,冀昆,宗成才,任叶飞,温瑞智.工程抗震韧性定量评估方法研究进展综述[J].地震研究,2020,43(03):417-430+601.
[3]李倩.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框架体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20.
[4]陈赛,聂锐,丁月婷,高凯.能源系统韧性研究进展及应用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03):233-242.
[5]王志涛,王晓卓.提高城市韧性的抗震防灾对策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8,{4}(02):30-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