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如何提高保护与利用水平

发表时间:2021/8/3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4月11期   作者:陈赓
[导读] 本文对此展开讨论,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古建进行修缮,达到文物保护的目的。

        陈赓
        身份证号:11010619910527****

        摘要: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必须保障古建筑所蕴含的历史底蕴能够得到完好的保存,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文物保护仍然给予高度的重视,但当前古建修缮期间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此展开讨论,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古建进行修缮,达到文物保护的目的。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修缮;保护;现状

        我国古建筑不单单是一种艺术载体与形式,更蕴含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底蕴与内涵,其自身也在时代的变迁中形成独有的艺术体系。受到地理因素与技术层面的影响,我国古建筑通常为土木和砖石结构,虽然这种结构在艺术展现方面有着极强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保存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定期对其进行维修与保养。从当前实际维修与保养角度看,维护方式与手段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与利用水平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仍然需要众多学者与科研人员不断努力与探索。

1.古建筑文物的特点
        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我国留存下了很多种类各异的古建筑,相对于西方古建筑而言,在材料上我国古建筑更偏爱木质材料,在保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特殊性,务必要防止木材腐烂,需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修缮。因不同时期的古建筑,在风格和历史意义上均不同所以在进行修缮保护过程中,对于这些古建筑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要给予充分重视,必要情况下要进行重点保护。

2.古建筑保护与修缮工作的意义
        古建筑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空间内的历史文物,其所蕴含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层面,更代表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代表一段历史所要诉说的精神思想。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均得到广泛的认同。如果古建筑的保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古建筑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那么即便使用再先进的复原技术,也无法恢复古建筑的原有价值,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一件文物与一处历史景点的损失,更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区域内历史精神的断层。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的科学技术落后,很多古建筑采用的建筑工艺与材料并没有充分考虑其实际保存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恶劣环境。另外,很多古建筑存在时间过于久远,直接导致其结构的稳定性严重下降,很容易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实施针对性的保护与修缮工作,古建筑将会很快消失。

3.古建筑修缮存在的问题
3.1整旧如旧和整旧如新
        在修缮古建筑时,对于是否做旧这一观点依旧存在不同的看法。在过去,修缮时往往会采用整旧如新的做法进行大范围的修缮,从而使古建筑看上去宛如一座新建的城堡。如今,在修缮古建筑时,如果还采用类似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对古建筑进行破坏,严重损害了古建筑自身的文物价值。

3.2保持现状与恢复原状
        在进行古建筑修缮时,需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对不可移动的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时,必须保证不改变文物原状。古建筑的真正价值就是其对于各个朝代的建筑结构、构件以及制作工艺的记录。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时,要保证其原状不被破坏;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不能破坏周围的环境,使其相互协调、相互适应,保存现状是修缮古建筑中最为重要的原则。在这个大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存古建筑的原状;如果需要对其进行较大范围的修缮或局部复原,一定要以原有的建筑形态作为修缮标准。
        
3.3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不足
        在古建筑修缮和文物保护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群众严重缺乏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在对待古建筑文物保护时,民众普遍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再加上近些年来,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对古建筑肆意进行破坏或者翻新,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大量的古建筑文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被摧毁。
        在新时期,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一些老街道、老建筑亟须进行改造。

基于现代技术,可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修缮。但是在修缮的过程中,有很多方法会造成整旧如旧的现象。所以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时,我们要尽可能地保留历史的痕迹,从而使历史文化得以延续和进一步发展。

4.古建修缮和文物保护的措施
4.1使用先进材料
        从资源的角度上来看,古建筑文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和环境因素往往会对古建筑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古建筑的侵蚀或损坏,因此对古建筑进行保护过程中,首先要对古建筑的结构特点有充分的掌握,采取数据采集,制作相关数据等方式,为日后古建筑和文物的修缮保护提供参考。要坚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古建筑修缮工作,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配合,将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工作做到最佳,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在古建筑的分析与保护中的作用,但是,现代化技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手段,两者结合是对古建筑保护的最佳措施。

4.2加强古建传统文化的宣传,组织民间活动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东方文化中,我国古建筑的代表性极强,与西方的建筑体系相比,不仅毫不逊色,甚至风格更为独特。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古建筑对于其他国家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家文物局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之间形成合作,对古建筑文化和传统技艺进行大力宣传,充分挖掘古建筑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期间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古建筑的魅力,更体会到了古代文化的宝贵,这些宣传活动提高了人们对于古建筑文物保护的认知,对今后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落实起到充分作用。

4.3重视古建筑维修人才的培养
        古建筑虽然属于建筑第一种,但与房地产开发建设并未存在很大的关联,其维修设计与施工与房地产施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双方的人才是不能简单的互通的。而在古建修缮领域专业人才较为欠缺,很多从业人员是自学成才或由房屋结构设计专业转修而来。而古建修缮的技术又相对较难,真正掌握核心工艺的人较少,这也导致古建修缮一直处于人才匮乏的状态。而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已不断加强对古建修缮人才的培养,在建筑大学开设了古建筑专业,并提高了对非遗传承人的支持,这些对于古建修缮专业队伍的建设都是十分有利的。

4.4加强古建筑的修缮体系
        因为古建筑修缮工作中环节复杂,因此更需要完善的修缮体系,严谨的修缮制度对其进行规范。例如,应制定经费使用制度,对相关部门所调拨的经费进行统一管理,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制定修缮与文物保护制度,为古建筑以及其中的文物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在记录中标明注意事项,从而有利于记忆的传承。
4.5建立古建筑修缮的资料档案管理
        在古建筑中呈现着各个年代、各个时期的历史特色,而古建筑的修建痕迹也应该被完整地记录。相关部门应整理形成古建修缮资源档案,对各个时期古建所经历的修缮进行溯源与记录。这不仅能够使人们更加了解古建筑的历史,也能够对未来古建筑的修缮工作提供参考。

5.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
        对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应持有一定的谨慎态度。古建筑的修缮必然要对一些腐朽或者损坏的构建进行更换或者加固,但是一定要根据现存的建筑特征,对其进行修复或者局部复原。另外,我们所使用的材料应尽可能是可逆的,新技术也应该是在传统的技艺工艺流程中运行,替代的构件要与原构件相适应,在修缮中使用新材料并不是完全取代传统的材料。当发生损坏时,首先考虑的应是使用一些技术,将原有的材料保存下来,谨慎使用新材料。

结语
        综上所述,不断修缮古建筑,同时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是新时期对古建筑保护的要求。在修缮古建筑时需要做到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古建筑与历史原型的统一。相信通过人们的努力,一定能够使古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林剑清.在古建修缮过程中如何提高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水平[J].城市建筑,2019(20):148-149.
[2]马法柱.如何在古建修缮工程中加强文物保护和对古建历史现状的研究[C]//北京博物馆学会.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
[3]吴兴.浅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青年时代,2017(31):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