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印度城镇化对中国的经验教训

发表时间:2021/8/3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4月11期   作者:崔雅慧
[导读] 城镇化有时也可称为“城市化”,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之一。

        崔雅慧
        淮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城镇化有时也可称为“城市化”,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之一。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人口大国,通过分析印度在城镇化中面临的问题,对中国的城镇化推进提供相应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印度;城镇化;经验教训
        一、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城镇化,简单来说就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在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者转变为产业工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选择谈印度城镇化是因为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人口大国,面临着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任务。希望通过分析探讨印度在城镇化中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二、印度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一)初步发展阶段(1911-1951)
        1911年之前,印度发生的的自然灾害和瘟疫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北方大量城市人口流入南方农村,城市人口的增长率降到0.78%。1911年之后,印巴战争导致相当多的居住在巴基斯坦的印度教徒迁徙到印度定居,还有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都促使了印度城市人口的缓慢增长。
        (二)集中发展阶段(1951-1971)
        二战后,印度脱离了英国的统治获得了独立,民族工业这时候便慢慢步入正轨,工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定居,1951年印度的城镇化率达到了17.29%。但城镇化率高的城市只有孟买、德里 、加尔各答等沿海城市,或者原料产地,城镇化的发展很不均衡。
        (三)快速发展阶段(1971-1991)
        这个阶段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加上印度重男轻女、多子的生育观念异常浓厚,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上快速的人口增长率更加促进了印度城市人口的增加。1991年印度的城市人口比例便达到了25.72%,拥有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已经达到了23个。
        (四)稳步发展阶段(1991至今)
        2005年印度的城市人口占比达到了28.7%,印度的城镇化发展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即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成正方向发展。从1931年开始,印度的城市人曰数量逐渐増长,城镇化水平稳定上升。但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印度的城镇化速度还是很慢的。
        三、印度城镇化的特征
        从印度的城镇化进程中可以看到存在着很多问题,发展速度的缓慢,城乡之间的差距,城市体系发育不良和城镇化布局不均衡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呈现出以下几种特征:
        (一)种姓制度延缓城镇化
        印度有一种确定人等级的种姓制度,它将人分为4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还有一种被排除在四大种姓以外的人,即"不可触碰者"。婆罗门的达摩理论认为,每个阶层必须按照自己所属的等级做事,只有这样,来生才可转为更高一级的种姓。反之,如果做了恶业来世便会受到报应并转世到低一级的种姓或者畜牲。这种达摩理论对印度许多的农村地区影响深远,他们始终坚信并按此规范自己的言行,相信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不必试图改变,这种思想严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发展要求格格不入,在客观上严重阻碍了印度的城镇化发展进程。


        (二)市场主导造成“城市病”
        在印度城镇化的进程中,市场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印度对于人口的自由流动没有限制,而且迁入者拥有与当地居民相同的权利,包括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这会导致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城市还没做好准备,各种基础设施跟不上,医疗服务不完善,“城市病”便发生了。拥挤的城市街道,堵塞的交通,城市污染的情况,德里、孟买、加尔各答这些大城市比比皆是。城镇化面临着重重困难,可以看到仅仅依靠市场,这些问题都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三)服务业推动城镇化发展
        与其他国家城镇化相比,印度的城镇化发展动力有自己的特点。农业的推力不足导致农村生活状况恶化,迫使大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维持生活;工业上,英国殖民统治期间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但印度获得独立后,绝大多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由于受到技术水平、教育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只能从事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传统产业。近年来,印度以高端新型服务业的医疗旅游业不断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这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到印度,促进了印度服务业的发展。
        四、印度城镇化对中国的经验教训
        通过以上对印度城镇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印度的城镇化水平还是较低,发展速度也很缓慢,居世界城镇化平均水平还有很长的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印度曲折的城镇化吸取经验教训,在我国推进城镇化时借鉴反思。
        (一)合理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法制的保障,依法推进城镇化,既要完善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还要有相应的社会政策来维持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无序的劳动力转移只会增加城市的压力,城市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跟不上,“城市病”就会随之而来。人口大国城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高知识的科技人才,更需要拥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普通劳动者,多样化的人才才能促进工业服务业的发展。
        (二)协调不同产业提升城镇化水平
        印度从独立到现在的70多年时间里,工业软件业虽然呈发展状态,但水平还是很低,吸纳就业人员也很少;农业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大部分耕地靠简单技术耕作,可以说是靠天吃饭”。纵观印度城镇化历程中,中国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增强城镇化拉力,着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城镇化水平。印度发展服务业的经验值得所有发展中国家借鉴,更值得中国借鉴。如今,中国开始逐步经济转型,走上依靠工业增值发展到依靠服务业增长拉动经济的路上。
        (三)完善城市发展体制推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城市发展体制,对于传统产业要及时改造升级,积极推广新兴产业、环保节能产业,特别是大力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城镇化质量与水平,一定要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仅仅看到眼前的利益,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急于求成,大拆大建,无限扩张城市空间规模,任意占用农田耕地,把资源在短期内消耗殆尽,表面上看,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广场上灯火辉煌,实际上,环境受到污染,资源遭到侵害,送样的城镇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而是低水平的城镇化,更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城镇化。
        五、总结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各个国家在城镇化的历程中都不免存在着差异。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人口大国,城镇化起点时间基本一致,都面临着国家现代化和提升城镇化水平的任务。因此,深入分析印度城镇化及其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深入分析印度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更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承节:《印度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李芳,刘沁秋:《印度—在第三条道路上踯躅》,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南丹﹒尼勒卡尼:《与世界同步:印度的困顿与崛起》,许效礼等译,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