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4月11期   作者: 散代娜
[导读] 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作为我国乡村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作用。

        散代娜
        博乐市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规划所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  833400
        摘要: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作为我国乡村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作用。为了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要针对农村土地的布局和结构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实现农村土地利用的落实。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引言
        乡村振兴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实现民族振兴与社会经济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相对来说更加复杂多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切实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针对全域开展综合性治理工作
        其一,在土地实现科学合理规划的背景下,一方面要通过对涉农资金的整合和引导,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另一方面还要实现空间布局的动态化管理,对空间布局工作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其二,在开展城乡建设工作过程中,为了促进乡村新产业及农业新业态在未来稳定有效发展,需要加强对土地的综合整治力度。其三,有效明确生态用地的保护范围,加强生态保护力度,恢复农村生态环境。同时为了满足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需求,还要根据用地的总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控制。其四,转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不断优化和完善各方面的生产要素,实现土地、资金的合理配置,劳动力的合理分配以及技术的有效提高,实现土地经营效益最大化,有效发挥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价值。
        2产业+生态+旅游带动模式
        乡村城镇地区对于推动整体流域内的生态建设质量,实现产业互补与引导,构建特色产业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可最大程度的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同步利用区位优势谋划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让农民群众搭上旅游发展的顺风车;通过国土绿化工作实现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产业+”模式,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相呼应,实现农民的不断增收、产业的不断增效、生态的持续性增值式发展。
        3基于实用性村庄规划的作用路径
        村庄规划核心要明确乡村的发展目标、用地空间布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六项基本内容。长期以来,乡村空间用地布局分散,利用效率低、价值难显化、多功能被弱化等现实困境,正是各类涉村规划难以有效实施的直接结果。以上问题,同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在基层缺乏有效战略抓手,难以激发“自下而上”空间治理潜力,无法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权利博弈有重要关系。乡村空间治理建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正迎合了乡村治理的现实需求,从乡村空间“物质—组织—权属”综合治理推进“多规合一”规划和细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入手,将为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和落实提供有效路径。通过乡村空间治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动员和行动策略,为推进村庄规划提供空间基础、经济支撑、组织保障,也为回答实用性村庄规划“为谁规划、谁来规划、怎么规划、如何使用”提供参考。实用性村庄规划目标应落脚到为农户发展提供综合支撑上来,须跳出“城市精英运作”的模式,将农业、农村和农民跨越式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加以强化。村庄规划若仍盯着农民仅有的空间资源,将难以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农户广泛参与的村庄规划,也同样难以成为实用性和可用性规划。乡村空间治理强调多元主体有效参与,强化空间关系组织,为落实“可参与式”和“以人为本”的村庄规划创造条件。村庄规划应强化其公益属性,乡村空间治理优化多元主体博弈机制的落实过程,强调规划与协商解决乡村空间开发问题,为突破现有乡村规划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推动落实“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将成为乡村空间治理作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突破。

“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是针对空间用途管制和乡村发展建设而开展的综合性乡村规划。乡村空间治理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的作用机制,在乡村规划层面得以强化并落实。乡村空间“物质—组织—权属”治理推动乡村物质空间改造,由零散到集聚,提升乡村空间的利用效率和结构功能特征;重塑空间利益关系,推进乡村空间权益关系由模糊转向清晰;重建乡村组织体系,促成乡村组织模式由松散到集聚的转变,为搭建乡村新型合作组织创造条件。
        4突出绿色生态
        某地区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整优化村庄布局,推动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实现“多规合一”。打响形象品牌,每年创建省级美丽乡村40个、命名市级示范村200个。坚持特色化打造、整镇域推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重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某县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生产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能源转化和循环利用模式,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美在农家”活动,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行动,推进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2020年农村清洁取暖率达到40%。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实践区建设,努力打造成生态文明实践高地、红色文化传承高地、乡村振兴新高地、高品质旅游目的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抓好32个市级以上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旅游精品小镇、精品民宿等高端乡村旅游精品示范项目,叫响乡村旅游品牌。
        5特色小镇带动乡村振兴模式
        特色化小镇建设并不是理论意义上的乡镇建设,而应顺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包容的共享发展理念,依托相对开放独立的地域空间,充分挖掘区域内的产业特色、形成人文底蕴、充实生态化资源等,为促进形成集城市人文、产业文化为主体的多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可打造多功能化、多区域化生态性的融合发展之路,使得农村产业集聚,如打造特色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美丽乡村。积极推进特色乡村建设,为尽快城市化发展进程,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城镇产业布局等具有积极意义,也是培育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之一。
        6推进土地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进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通常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类。目前,我国中低产田占比仍较高,调查测算表明村庄空废土地整治整地潜力约1.14亿亩。当前,各地普遍把土地整治作为重要工作来推进,取得较大成效:一是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二是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三是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四是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为切实提升整治成效,进而助力乡村振兴,建议:一是加强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实现精准整治;二是创新土地整治项目运作机制,拓展资金来源;三是探索完善后续运维机制,促进持续发展。
        结语
        国土空间规划可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的空间配置,全面振兴的乡村空间需要以国土空间为载体,例如搭建科学适度的农村居住点布局结构、打造宜人的居住环境,积极发展乡村振兴的内在发展需求,这也是国土空间资源规划的核心,基于此,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要以拓展乡村振兴发展思维和模式为核心,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贾铠阳,乔伟峰,王亚华,戈大专,黄璐莹.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域尺度国土空间规划:认知、职能与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19.
        [2]杨园园,臧玉珠,李进涛.基于城乡转型功能分区的京津冀乡村振兴模式探析[J].地理研究,2019,38(03):228-242.
        [3]徐衠衡.乡村振兴视角下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探讨[J].江西师范大学.2020.
        [4]程良波.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乡村科技,2018.
        [5]胡守庚,吴思,刘彦随.乡村振兴规划体系与关键技术初探[J].地理研究.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