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治理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1/8/3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4月11期   作者:吴笛
[导读] 对自然环境、交通情况、施工条件、临水临电等进行评估,做好技术工作、工艺流程、检测指标,提高采空区治理的综合质量。

        吴笛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 100039
        摘要:在采空区治理工程质量控制中,依据图纸、规范、规程要求,从工程前期勘察、设计入手,确定建设项目特点、设计要求、质量标准,结合地质条件,煤层量、采空区分布特征等进行分析,以山西能源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项目(简称中试基地)为例,确定的采空注浆范围、技术参数,对自然环境、交通情况、施工条件、临水临电等进行评估,做好技术工作、工艺流程、检测指标,提高采空区治理的综合质量。
        关键词:采空区治理、技术参数、质量控制
        引言:在采空区工程治理评估质量检测控制分析中,按照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工程基本规范要求。从工程建设思维方式和技术标准要求入手,施工主要工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等,对施工中有关参数提出量化标准,使治理后的场地达到拟建物承载力要求。
一、项目概况
        1、建设情况:中试基地项目位于已关闭的原石窟煤矿坑口范围内;占地面积约16万m2,为消除其下覆采空区对拟建物的危害,对下伏3#采空区进行注浆治理。
        2、地质情况:拟建区域主要由原石窟煤矿煤矿回采形成,厚度6.8-3.2m,平均5m,层顶埋深141.15-175.10m之间。
二、设计总体思路及预期治理效果
        1、治理方案:本工程设计等级为乙级,根据设计图纸地基承载力要求、地质水文情况、环境保护等,拟采用全充填压力注浆法:按设计要求的孔距布设注浆孔,将水泥、粉煤灰按一定配合比混合后,采用注浆泵,通过注浆管注入到采空区和上覆岩体裂隙,浆液经过固化胶结岩层裂隙带,同时采空区的浆液形成的结石体对其上覆岩层起到了撑顶作用,有效地阻止了上覆岩层的冒落塌陷。
        2、治理效果:地基承载力、变形符合设计要求,能有效承受上部建筑载荷,保证拟建物安全可靠。
        3、钻孔布设及工程量:设计孔距15m,排距15m,正三角形布置,外围设计帷幕孔,间距10m,均深150m。
        4、注浆量:按照固相比3:7进行水泥、粉煤灰配比。注浆量估算按照《煤矿采空区建(构)筑物地基处理规范》中第4.2.4节公式4.2.4-1进行:。
        特别观测注浆量异常,实际煤层厚度、实际回采、最外围灌浆孔等情况,及时反馈设计方,以便完善补充设计。
三、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管理人员4名,劳务工人30名。
        2、技术准备:按照施工操作准备和规范技术要求,编制必要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领会具体的做法和要点要求。按照施工设计规范和交底工作细则,明确实际班组和要素评估要求。认真的学习,确定具体说明,提出具体的施工了解评估方式。
确定设计交底和变更规范要求。详细评估工程实际情况,明确设计规范、技术参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设计变更等内容,将各类图纸信息落实到实际技术演练过程中,及时说明图纸内容。按照技术交底标准要求,做好数据分工和技术交底评估。有主管组长负责,向相关班组、安全员进行评估分析。必要时候需要做好技术交流评估。其中包含图纸材料、配合方式、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等要素。根据相关的施工顺序、方法、工序等做好搭接。优化质量评估的各项环节,做好约定,确保稳定有效,及时克服质量通病问题的发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操作。
重视结构划定、技术检查、督促分析等,按照浆液分配操作规范要求,做好详细的调整分析,最终恰当的落实工程各项经济内容,优化高效匹配分析关系,以保证工程各项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合理有效。
        3、材料准备:编制原材料计划;根据现场条件、货源、运输量、进度要求计算占地面积及储备量;
        4、机械设备准备:依据项目特点制定专项方。


四、施工进度
工期为90d,自2021.3.20至2021.6.18。
五、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钻孔成孔→制浆搅拌→注浆施工等配合紧密、前后连续;采用单、全孔一次性自上而下灌注工艺,地面打孔至3#煤层底板下1m,由孔口直接向3#煤层注入浆液。

        2、成孔工艺
        测量放线:采用GPS测量放样。
        成孔工艺:钻到基岩面下5m,下套管φ110mm,变径到φ89mm,钻孔到煤层底板下1m。
        技术要求:复测钻孔位置,钻进时采用导向措施,基岩面5m以下采取清水钻进。做好原始数据记录,重点是采空区塌陷冒落带,异常情况如卡钻、掉钻、漏风等。
        成孔注意事项:先施工拟建物下方注浆孔。钻孔分2-3个次序间隔成孔,钻孔依据取芯钻孔揭露煤层埋深情况,按由深到浅顺序,先钻沿煤层倾向深部孔。
        浇铸孔口管:钻孔结束下入DN40钢管,焊接圆形法兰托盘,为其前端2-300mm处下至变径处,松动护壁管,再灌入稠水泥浆,浇铸深度为4-6m,拔起护壁管,浆液不从孔口管溢出。根据钻探地层情况选择在岩石无纵向裂隙发育、孔壁围岩稳定地段,确定止浆位置;在浆液中加入速凝剂,快速将孔壁与注浆管固结,孔口管口安装堵头或堵帽,且高出地面0.5-1m。
        3、浆液拌制

从浆液配置规范规范设计入手,抽查各项指标规范,确定水泥、粉煤灰等用量标准要求。从浆液拌和制作的工艺操作思路入手,确定搅拌比例、注浆量、钻孔系数等。
按照搅拌注浆配置要求,经过二次振捣操作,调整注浆泵入采空区,经过不断的拌合操作,测定注浆量和泵压,记录泵灌浆的情况,做好现场数据的采集分析,及时调整浆液配合比。
        注浆材料:水、水泥、粉煤灰等;骨料:石屑、砂等。
        浆液配合比:水泥:粉煤灰(3:7);采用较稠的浆液,掺加速凝剂、粗骨料等。
        搅拌过程:一、二级搅拌≥10min;记录时间、泵压、注浆量等数据。
        4、注浆工艺
从施工采空区、底板标高、注浆孔构造、倾斜角度、边坡高度等进行分析,先帷幕孔后注浆孔。先低后高由边部向中心展开施工。
        注浆:定时观测泵压、控制注浆量,应减小泵量、采用间歇注浆等。当浆量过大时,浆液中混合砂或弪<5mm的石粉。
        帷幕孔注浆:间歇式注浆,监测浆液扩散半径,并加速凝剂。
        注浆孔注浆:避免短时间大量浆液注入,一次注浆法注浆量大时可变为间歇式注浆。
        注浆结束:吸浆量<50L/min,持续15min;出现裂隙跑浆时;
        5、异常情况处理
单孔注浆末期,在孔口还有少许压力时,不能采用间歇法注浆,若此时停注,裂隙内水泥粉煤灰浆会凝固,堵塞裂缝通道,再次注浆时,会出现孔口压力过大,注不进浆液情况;当吸浆量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当注浆压力不变吸浆量持续减少时,采用从四周到中间、间隔跳孔的注浆顺序;
采用间歇式注浆法对帷幕孔注浆,当某一浓度浆液的注入量已达设计参数时,进行间歇注浆,间隔24h,调浓注浆液。
六、质量控制
        1、原材料
水泥:合格证、检测报告等,按品牌、进场日期分区堆放,有防潮措施,进行见证取样。
粉煤灰、外加剂:粉煤灰其细度规模、烧失率、SO3含量等指标;外加剂选用氧化镁等速凝剂及早强剂。

        2、注浆质量检测
按灌注孔、帷幕孔总数的3%-5%设置检测孔数量,布置在注浆异常区、拟建物等处。
在钻进过程中无掉钻等异常;无侧限抗压强度≥2.0MPa。采用回转钻进、全孔取芯钻探工艺。记录浆液对裂隙、空隙的充填完整性等。
波速测井:在检查孔内进行波速测试,以受注层“平均剪切波速”作为评价检测指标,平均剪切波速≥300m/s,对比勘察时波速测试成果、灌注施工后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进行压浆试验,检测注浆充填率、注浆效果;充填达到90%以上,注浆量<平均注浆量的5-10%。
补注浆:在原注浆孔之间插花补孔,按三角形布置,孔间距10m,重点布置在建筑物及其周边。
        3、监测
根据矿层走向布设监测断面,在采空区中间区、内边缘区、外边缘区设监测点,包括裂缝、沉降等。
        4、变更、资料
考虑到小窑采空区的不规律性,采取动态施工管理办法,若与设计不符,及时与其联系,按照变更方案,随时调整施工工艺。
做好施工记录,建立质量台帐、技术档案,确保资料的及时齐全。
七、结束语
制定技术工艺流程,合理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满足设计要求;依据进度要求,配备足够的钻机、浆站进行交叉施工。
做好数据记录、汇总,实现治理工程的高效、经济。
经过采空区治理后,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抗震按不利因素考虑。
综上所述,结合中试基地项目的相关材料进行评估,分析相关的项目规范和技术要求,提出符合采空区治理的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

八、参考文献
[1]《山西能源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项目3#煤层采空区治理设计》(山西省第四地质工程勘察院2020.10)
[2]《山西能源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项目采空区物探勘查报告》(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2020.06)
[3]《煤矿采空区建(构)筑物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51180-2016
[4]崔颖超,郭汉超,张晓春.禹登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注浆治理工程质量检测技术[J].交通标准化,2007(07):199-206.
[5]张刚艳.煤矿采空区治理效果检测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2011:9.
[6]成继囯.太中银铁路宁东采空区治理控制技术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