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辉
福建华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5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文化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各区县人民政府领导要做好带头作用,在各地开展乡村景观规划重点示范地区,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以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合理的乡村布局规划,提倡整洁的村容村貌,进行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乡村景观的新发展、新规划、新模式,从而形成良好的田园综合体乡村规划设计发展典范,这是当前我国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的必然需求。除此之外,各乡村还要建立农业合作社,将乡村产业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农民能够直接参与田园综合体的发展中,提升农民认同感,引领农民在产业结合中获得良好经济效益,为后续深入开展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关键词:乡村振兴背景;地域文化;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将以生态景观为主,如水体景观、林木景观等,并通过多种景观元素的组合,形成景观群的效果。该乡村旅游景区为三面环水的半岛布局,景观规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近岸林木景观区、中间人造景观区和左侧水体景观区,通过空间布局的合理划分,使其空间优势得以体现。在整个景区的规划方面,尽可能的减少人工景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景区规划保持整体性和一致性。
1设计原则
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从乡村景观的整体性出发,深入了解园区发展生态环境、经济现状以及人文历史,从而对三者进行相互协调,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实现高效结合,相互协助,相互影响,从而营造出一个自然、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的空间。此外,还要保护园区内部的生态多样性,在对林业资源、水资源以及山地资源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尽量保持上述资源的自然风貌与气息,划分重点保护项目,从而使得田园综合体成为一个和谐的循环系统,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再者,在对待人文历史景观时,要保留当地特色历史建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在进行乡村景观基础设施的建设时,不需要进行过多的精雕与装饰,要以突出乡土特色为首要目标,符合当地生态发展与人文特征。
2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文化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现状
目前就乡村局部进行粗放型的改造,开辟出一个类似于农家乐的区域,并没有将乡村的生产和生活纳入规划范围,更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方案。来旅游的城市游客多是来品尝农家美食,很少有参观和体验乡村生产和生活的景观场所,而这些才是乡村文化最根本的吸引点。旅游景观规划不能仅仅是打造乡村内的某一条街道、某一个景点,这不仅不会带动乡村振兴,有时候还会给乡民带来一些困扰。比如,笔者考察到一处乡村,在和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在没有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前,村子里的旧庙一直是村民们随时祭拜和供奉的场所,香火很旺。旧庙成为乡村旅游景点后,作为文化遗产有了严格的管制,为了保护文化景观,村民们不能像以前一样自由进出,乡村生活原本应有的样子不复存在。再有就是一些乡村旅游设施的建设缺乏综合考虑,或多或少地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环境,这在黄河沿岸村庄尤为明显。因此,乡村旅游景观的塑造应该是全面的统筹规划,以乡村文化传承和产业振兴为依托展开景观规划设计。
3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文化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
3.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乡村生态旅游的核心是在保留原有生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以提供休闲服务为核心的旅游景观,从而体现旅游经济与生态保护的一致。在整个环湖走廊以自然湖泊为中心,因地制宜,整个走廊选用了实木材质,从而体现了景观规划与设计生态环保的原则。环湖走廊中的景观凉亭同样采用实木设计,实木长椅在满足游客休憩需求的同时,突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给游客以不同的乡村文化体验。
3.2充分利用区域自然环境优势
乡村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区域自然环境优势,在融入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特殊的旅游景观,给游客不同的游览体验。作为以亲水为主题的休闲广场,其步道借助不同的色彩进行功能划分,红色步道为休闲观景步道,采用了环保疏水材质铺设而成,同时具有防滑等功能,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主题。湖边垂柳、凉亭等,正应和《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柳堤》的“柳下湖光净一天,湖边垂柳起三眠”的意象,使地域文化旅游景区景观设计与传统诗词文化相融合,尽显诗意。农旅结合的关键在于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景观长廊通过绿化带将景观长廊与湖泊相互隔开,从而使游客能够有限度的与自然环境进行接触,避免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景观长廊周围植物景观装饰采用了交叉设计,通过垂直空间上的分割,使整个景观长廊的视觉效果更富有层次性,并且,利用不同植物的色彩能够给人以多样化的视觉体验。
3.3文化广场的建设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受生产力水平和资源的限制,乡村经济发展对自然的依赖性较高,因此形成了乡村所特有的审美观念和心理需求。乡村文化广场在规划与设计中选择了地势开阔、平坦的区域,建筑材料多因地制宜,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因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文化广场底部空间采用了半封闭式的透明玻璃幕墙装饰,从而有效利用自然光照明,减少能源的使用和浪费,并实现了室内到室外的视觉延伸,使游客能够在室内观赏到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3.4民宿的建设发展
民宿是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又一重要内容,在农旅融合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应融入传统农业生产生活的气息,民宿可以还原乡村生活的实际情况,整个民宿坐落于山林之间,就地取材,以山石、树木为原材料,延续了传统建筑文化,彰显了朴素、典雅、自然的建筑风格。在该民宿的规划与设计中,为强调农旅融合的交互性,增加石板铺成的道路,从而便于游客在露天欣赏自然风光,享受乡村旅游带来的不同感受。
4规划策略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将旅游联动文化创意,秉持文化创意先行理念,以乡村观光旅游为出发点,结合黄河三角洲特色乡村民宿等吸引消费群体。以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优先,充分利用黄河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地域的传统文化资源,针对不同需求,提供旅游休闲、度假、生活、康体健身、教育科研等景观区。景观规划设计尊重自然,尊重地貌肌理,力争看得见黄河,记得住乡愁。设计结合乡村村庄水域现状,优化植物种植层次体系,打造特色旅游区的同时,提高乡村整体宜居环境。乡村乡村旅游景观规划遵循了以下设计原则: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村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村民群众的意愿,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生态和文化经济。结合村庄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的农耕、人居文化,在开发中保护培育,在保护中建设传承,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乡村特色旅游景观,打造乡村旅游的最佳目的地。第二,坚持生态优先发展,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第三,坚持整合力量发展乡村旅游,将村民生活空间改造、地域文化弘扬、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乡村旅游以点带面,全面统筹。
结束语
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为了提升乡民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乡村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而能够更好发挥田园综合体的作用,使得乡村产业得到有效升级,以乡村产品与旅游特色为突破口,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发展现代化、产业结构的有机结合与升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后续进行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宝贵的发展经验。
参考文献
[1]高璟昊.乡村旅游背景下传统村落景观设计规划探究——以西南地区为例[J].现代园艺,2020,43(18):90-91.
[2]李天星.基于生态村理论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20.
[3]刘萍.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20.
[4]郭世奇.乡村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
[5]叶嘉欣.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策略研究[J].文化产业,2018,{4}(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