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嘉绒藏族民居建筑艺术效果——以阿坝州甘堡乡木堆藏寨为例

发表时间:2021/8/3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4月(中)第11期   作者: 张 伟
[导读] 传统汉族建筑以内向性为主,换句话说院落为整个空间的核心,所以重视空间,着重美化空间环境。

        张  伟
         (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讲师)
        【摘要】:传统汉族建筑以内向性为主,换句话说院落为整个空间的核心,所以重视空间,着重美化空间环境。而藏族建筑则用体量、形状、色彩等体现出建筑的实体形象,从而表达出藏族建筑壮美的艺术魅力。
        在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之下,除了宗教以外的贵族府邸乃至民居等,无不打上了宗教思想的烙印。即使在普通民居里,都有一些宗教性的部分,比如经堂、佛龛、佛像、佛经等。藏族建筑的创造者们,也抓住了这一情绪的反映特点,运用建筑形体、细部、色彩以及一些构图手法,来突出和营造藏族建筑壮美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装饰 形体
1稳重的建筑形体
        藏族建筑一跨柱网的空间接近一个立方体,所以无论是高耸、壮观的佛塔还是普通民居,其形体均为若干个小立方体组合变化形成大的空间。建筑外墙均有明显的收分,特别是位于山地的石墙收分更大,形成了向上收分的棱台式建筑。再加上墙体采用当地石材或者土胚墙与环境合为一体,稳定之外有沉重感,仿佛是大地的一部分。(图1)
        
        
2错落的建筑群
        木堆藏寨位于山腰处,借助挺拔的山体,依山就势。建筑单体和单体与单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多数民居联系在一起共用墙壁甚至露台。所以在这样的建筑空间关系基础上,结合后面的山体形成错落的的建筑群。
3特征明显的细部
        建筑的窗户、屋顶以及室内柱式等,都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在平整、光洁的建筑立面上,只有上部和中部的窗口较大,中部的窗户通常是一个开间的大窗户,两旁以及下窗的面积都不大,有些仅为竖型窄窗或10多厘米的缝隙,(如图2)有些底层甚至不开窗。在窗框上刷黑色涂料,并且在上方,用两重短椽挑出一个小雨棚,作为装饰,从而夸大和强调窗洞。
        
        
4色彩
        藏族民居通常采用石外墙的原色,木堆藏寨也不例外,仅在顶部建筑四个角刷白色,在外墙窗口周围刷白色,(如图3示),以及黑色的窗框。与同是嘉绒藏族的马尔康地区的民居相比,色彩运用更加精炼,一方面是因为木堆藏寨原住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另一方由于木堆藏寨更靠近汉区,民族之间的融合更加频繁,所以木堆藏寨的建筑色彩更接近于川西汉族民居和羌族民居。
        

5运用构图手法营造氛围
        5.1重点突出
        通常在一组建筑中,是由一栋主要建筑和一些次要建筑所组成的,主要建筑建在高处或者建筑群的中心,通过对主要建筑的体量、造型等方面的处理,使其有别于周围建筑。这种做法在汉、藏建筑都有出现,比如汉族的宫殿、寺院,将主要的殿堂布置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布置在两侧,形成厢房,甚至在前面再修建一进院落。在轴线上的建筑,屋顶采用歇山、硬山或悬山等,主要看该建筑等级而定;同时加大轴线上建筑体量,一方面增加建筑的开间进深,另一方面增加建筑层数、层高或者将建筑置于高台之上,以此来突出主要建筑。而从木堆藏寨而言,建筑群以碉楼为中心布局,碉楼为四层,由于年代久远,碉楼上的色彩和装饰已经褪去,甚至顶层出现垮塌,周围建筑为三层,所以碉楼是整个建筑群的重点,另外据当地民众走访得知,木堆藏寨的最早建筑就为该碉楼,所以从另一方面佐证了碉楼是整个木堆藏寨的中心的说法。
        5.2非对称
        整体而言建筑群呈自由布局,追溯到公元8世纪吐蕃第一座寺院今山南地区的桑耶寺以及阿里托林寺(桑耶寺是按照外来印度佛寺修建,阿里托林寺又是仿照桑耶寺修建)是按照纵横轴线布置,而其他建筑类型如宫室、民居、寺院等,通常是依山傍势自由布置。形成这种自由布局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建筑群通常是经过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扩建才形成现在的规模,所以在这种不平整的地形上不断扩建,即使原有建筑有按照轴线修建的想法,但是受到地形的制约也不能按照轴线修建。所以建筑总体是没有轴线的自由布置,因地制宜,是木堆藏寨的布局特点。
        5.3均衡
        由于地形的限制,藏族民居建筑组合中通常采取非对称的方式。但是总的而言,藏族村寨整体显得平衡、稳定,这是由于其采用均衡的方式使得主体得到突出和取得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木堆藏寨中,整个建筑群的中心是碉楼,同时这座碉楼是整个寨子最早的建筑物,经过上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四周围绕其修建藏族民居。这些建筑离碉楼近的民居建造时间比远处的民居建造时间要早,这些新老建筑之间,用道路、绿化相连,组群之间形成均衡的构图关系。虽然东侧有河沟,但是并没有妨碍建筑群的发展,有些民居越过河沟向对岸发展,整体看来,并不影响建筑群均衡的布局关系反而丰富和完善整个藏寨的空间关系。
        5.4对比
        木堆藏寨通过在建筑体量、色彩、空间等方面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突出重点,增强艺术感染力。
        a:利用建筑体量大小,高矮对比
        碉楼是整个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物,其一层建筑面积比周围其他建筑略小,这样就形成了大小、高矮的对比,突出主体建筑的高耸。
        b:大墙面与小窗口的对比
        通常一层不开窗或者开窄窗,二层以上开窗稍大而且开窗数量较少,所以这种大墙面与小窗口的对比给人一种坚实的感觉。
        c:虚实对比
        建筑底层不开窗,二层以上增大开窗面积,再加上墙体下大上小的收分效果,所以从视觉效果上有上轻下重,上虚下实的艺术效果。
        d:色彩对比
        建筑群墙体以及围墙等均为片石的原色,充分体现出材料的原始质感,而在建筑屋顶四个角的颜色为白色,这些和黑色的窗框形成对比,突出建筑朴实而鲜明的对比。
总结:述分析,可以看出木堆藏寨除了受到当地自然、历史因素的影响以外,更体现着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比如,汉族建筑的传统意识形态体现出伦理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观念,而藏寨长期受到政教合一影响之下,其建筑体现出宗教性和震慑自然的审美特点。汉族建筑往往体现一种现实的人情理念,而藏寨更体现出神秘世界,更体现出神的威严,体现神和自然对人的威慑力量。

        参考文献
        专著:
        [1]卢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
        [2]阿坝州志,阿坝州志编辑委员会,民族出版社
        [3]斯心直,西南民族建筑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学位论文:
         [4]毛良河著,嘉绒藏族聚落建筑文化研究,硕士论文,2005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