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辉先
中铁咨询集团北京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海南 海口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国家公园是近几年中央在资源保护与开发方面的重要部署。旅游是国家公园的重要功能但非首要功能,因此国家公园的旅游规划有其必要性和特殊性,不似传统景区“大而全”式的旅游规划,而是一种“小且精”的旅游规划。然而目前关于国家公园旅游规划方面的研究较少,规划思路和模式仍和传统景区类似。聚焦于中国国家公园旅游规划的理论探讨,结合国家公园的内涵和旅游六要素论,从基础的旅游需要和服务着手,提出国家公园旅游规划的理念、原则和建立国家公园旅游要素规划模式,以促进国家公园旅游规划的实践,更好地发挥国家公园的旅游功能,推动国家公园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家公园;旅游规划;旅游要素;高质量发展
引言
国家公园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之一,将实行最严格的保护,但国家公园又同时承担着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如何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的条件下适度发展旅游,本文结合国家公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环境脆弱性,珍贵物种的珍稀程度、种类和规模,将国家公园的旅游发展模式总结为深度融合型、适度游憩型、研学科教型、生态管控型等四种类型。
1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的全新理念
国家公园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首要功能是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的保护,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国家公园理论提出了3大理念,即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坚持国家代表性、坚持全民公益性。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最重要的类型,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把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完整的生态系统世代传承下去。与一般的自然保护地相比,国家公园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产更具有国家代表性和典型性,面积更大,生态系统更完整,审美价值更高,保护更严格,管理层级更高。与一般的自然保护地相比,国家公园提出全民公益性,坚持全民共享,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自然环境教育,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让我们的后代同样感受到大自然的原真性。
2国家公园旅游规划思路和模式研究
2.1立足长远原则
国家公园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对环境加以保护,倘若频繁地对其进行开发建设,势必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持续性的负面影响。立足长远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对其现有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因素并进行科学评估后,以求达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最大效益点,才可对国家公园进行适当的开发利用。国家公园的旅游规划是国家公园适度开发利用的一部分,所以也需要体现立足长远的原则。旅游规划对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所以国家公园的旅游规划将会成为该国家公园旅游活动的蓝本。在国家公园特殊的生态意义和旅游规划的指导性下,就使得对国家公园进行旅游规划时,更需要立足长远综合考虑,对目的地今后不同时间跨度进行规划,形成不同的规划版本。旅游规划的时效性,就使得国家公园的旅游规划应分为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长期规划以立足长远并综合考虑评估后作出,是该国家公园较长时期内的建设发展方向;短期规划是在长期规划下的详细步骤规划,是长期规划的详尽说明和补充。在坚持规划大方向正确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短期规划,国家公园在进行建设时既可不偏离设定道路,又可对出现的意外情况作出调整,减少规划实施的难度,增强规划的灵活性。
2.2应用性原则
在全域旅游时代,国家公园应当重新审视旅游规划的编制,使得旅游规划科学化、应用化、内容化,把握公园主体逻辑、价值呈现逻辑、系统整合逻辑。规划主体明确,资质合格,管理主体清晰,权责一致。规划价值侧重旅游的游览和教育功能,使得国家公园有条件、有环境承担这些功能。规划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互相呼应,保证国家公园成体系化发展。在对国家公园的旅游规划中,应当做到“一地一规划”,强调规划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做到“数年一规划”,以规划的适用程度和国家公园的发展为参考系,对规划进行滚动性修整。国家公园的旅游规划对内要与其所在区域的总体规划相符合,与其区域的经济、文化、环境发展相融合,对外要与其周边规划相结合,以期达到1+1>2的效果。
2.3科学划定国家公园旅游发展模式
国家公园中旅游发展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可考虑主要从现有旅游开发状况、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脆弱性、物种珍稀度和规模丰度等四个维度进行评价。旅游开发状况,主要用于衡量国家公园在原有管理体制下已经达到的游客规模、旅游成熟度、生态环境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主要是国家公园资源环境所能承受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是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生态脆弱性着重强调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在特定时空尺度相对于外界干扰所具有的敏感反应和自我恢复能力;国家公园珍贵物种主要是指国家公园中珍稀物种达到的保护等级,珍稀物种的类别数量以及目前的规模大小等。依据国家公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环境脆弱性,珍贵物种的珍稀程度、种类和规模的评价标准,结合目前各个国家公园的旅游发展基础,可将旅游发展模式总结为深度融合型、适度游憩型、研学科教型、生态管控型四种类型。其中,深度融合型的国家公园主要是已具备一定的人类活动承载力,以适度经济功能为主,产业业态较为丰富;适度游憩型的国家公园主要满足人们对自然风光的需求,更多承担观光、科普教育等社会功能,社区融入程度适中;研学科教型的国家公园主要是以科学研究功能为主,采取预约式的访客管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管控型的国家公园是以生态保育和生态涵养为主,生态环境脆弱,修复能力差,实行自然生态系统的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管理。
2.4理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产权是治理的基础。中国国家公园的管理要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为基础,建立统一事权、分级管理的治理体系。要在中央层面完成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横向整合的基础上,在纵向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垂直管理。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构建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国家公园中央和地方协同管理机制,合理确定国家公园管理和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责边界,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管理政策环境。
结语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目前已接近尾声,接下来国家公园的保护和利用即将成为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国家公园的旅游规划,将会对国家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国家公园旅游规划原则作为旅游规划的核心价值体现,应该体现出环境保护、顶层设计、立足长远、特色突出和效益综合原则,更好地指导旅游活动持续适度地利用国家公园资源,以求实现更大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5]陈保禄,沈丹凤,禹莎,等.德国自然保护地立法体系述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21-07-09 11:29:19
[2]李想,芦惠,邢伟,等.国家公园语境下生态旅游的概念、定位与实施方案生态经济.2021,37(06)
[3]马勇,李丽霞.国家公园旅游发展: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旅游科学,2017(3):33-50.
[4]彭福伟.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8(2):46-50.
[5]苏杨.国家公园的旅游正道———解读《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之三(下)[J].中国发展观察,2017(2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