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3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2期   作者:吴光文
[导读] 混凝土浇筑作为我国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现代建筑理念更新和技术
       吴光文
       宁波宁大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700
       摘要:混凝土浇筑作为我国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现代建筑理念更新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混凝土工程具备了多样化、复杂化的基本特征,提升浇筑技术水平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真正推动我国建筑领域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概念及现状
       混凝土是将水泥、砂、石等材料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合搅拌所得到的混合物,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就是将调制好的混凝土在工程的所需部位进行浇筑。由于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且相比于砖石等材料,其自身结构更加稳定,有着更好的抗震性。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为砂石,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也较为便宜,制作过程也相对简易,对技术水平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此外,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通用性较高,对施工场地没有过多的要求,基本可以适用于任何施工场景。无论是从原料方面还是效果方面来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都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正因如此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才会得到建筑施工领域的广泛重视并飞速发展起来。如今,混凝土成为许多大型建筑的主要材料,且建筑楼层的逐渐增多也要求混凝土承受更多的重量,这些种种都成为当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难题。但材料本身所能发挥的作用终归是有限的,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案,才能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优点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经济、环保、实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用材料来源丰富、简单易得、价格便宜。就当前建筑工程的发展来看混凝土施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优点:第一,混凝土由砂石、水泥配置而成具有比较不错的隔热效果,再加上建筑结构稳定,在耐久性、抗震性和抗压性等测试中表现突出;第二,混凝土浇筑施工对场地、设备和技术没有太精确的要求,只有提供原材料进行混合和传输到相应位置就可以进行浇筑,对于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低,有利于建筑工程的按时完成;第三,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砂石,具有来源丰富和价格便宜的特点,对于整个工程而言,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施工质量,表现出比较好的经济性和技术性;第四,混凝土是一种环保的施工技术,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高度一致,对比于其他的施工材料,其污染小、可循环利用程度高,符合城市化的绿色理念,突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对混凝土进行深度研究,可为它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建造技术,在实际房屋建造过程中,首先要对模板进行浸湿处理,清理多余杂物。现阶段使用的模板一般多为合成板。合成板最大的缺点就是长时间与混凝土粘连会产生脱皮问题。为了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让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能够保证充足的水分,因此,有条件的建筑团队在使用模板之前需要将其浸泡30min~50min左右,而冲刷则需要控制在40min~60min作用。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状态进行检查,避免二次脱离的情况发生,而且在浇筑时不能施加外力,防止模板变形,施工时要从低到高依次进行浇筑。
3.2混凝土振捣工作
       混凝土振捣工作作为混凝土施工过程最为关键的一步,必须保障振捣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在我国当前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体积越大、楼层越高对振捣工作要求也愈加严格。在振捣过程中还需要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并根据钢筋密度调节制定振捣方案,保障建筑施工的连续性。振捣可以使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均衡、密实,避免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痕。振捣技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工振捣,另一种是机械振捣。人工振捣也是需要机械进行辅助,人工进行调节,但是长时间的振捣会使操作人员手臂酸胀,一般只能负责少量混凝土振捣工作。

而大量混凝土振捣则需要使用机械进行辅助,预设工作范围与工作时间,施工人员只需要监管机械工作状态即可。但是机械振捣技术并没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只有部分知名建筑团队引进了这种设备。在实际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保证混凝土出料口距浇筑区域距离小于2m,如果现场空间条件有限,存在浇筑高度过高的情况,则可以利用溜管、串桶进行辅助浇筑。然后,根据钢筋疏密程度及混凝土结构特征,对浇筑层厚度进行合理控制。振捣器的作用区域长度应控制在50cm以内,并且在振捣过程中要做好观测。振捣器的移动间距要控制在作用半径的1.5倍长度之内,通常为35cm左右。分层浇筑期间,振捣时要将振捣棒插入下一层约5cm左右,可有效保证两层之间的均匀性。
3.3分段分层浇筑
       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中,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有效控制温度裂缝问题,需要采用分段分层的浇筑方法。在单个结构体中,应当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在其初凝之前进行第二层浇筑。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浇筑方法的结构平面层不宜过大,并且应当先浇筑短边,再逐步向长边方向施工。针对结构长度超过厚度三倍以上的情况,可将混凝土一次浇筑到达顶部,然后让混凝土材料在模板内自然形成斜面。然后,用振捣设备从浇筑层的下部进行振捣,逐步移动到上部。考虑到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出现温度裂缝,因此浇筑过程中的降温处理尤为重要。为此,浇筑前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铺设冷却水管,浇筑过程中往管道中通冷水,达到降温、减轻水化热现象的目的。
3.4混凝土养护工作
       在完成混凝土建筑施工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避免混凝土由于内外湿度差、温度差导致裂缝产生。最为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混凝土部位进行持续浇水,浇水时间要持续12h以上,连续3d以上才能保障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团队还可以在搅拌混凝土时加入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让混凝土内部化学结构更加稳定。而且对于长时间需要裸露在外部的混凝土要进行处理,如外保温、涂漆、覆膜等,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混凝土能够达到预期的使用年限。
4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完善措施
4.1?优化混凝土的配置比例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是混凝土取材便利和施工简单的优越性。优化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最终质量水平。要想优化混凝土的配置比例,首先,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每种材料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并对混凝土所需原材料的性能和级别进行严格把控,使原材料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其次,将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在实验中不断完善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配置比例,以求找到最适合当前环境的配料比例。最后,在进行混凝土的生产时要选用性能良好的搅拌机器与检测仪器,保证每次实验结果的精确可靠,以此确保最终得出的配置比例是真实可靠的。
4.2?全面优化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加大检查审核力度
       在实际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检查与审核是必然的,应该涵盖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准备阶段应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施工阶段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完毕后保证混凝土的保养。只有全面优化混凝土浇筑的整个工作流程,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的质量与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融入高新技术、优化施工技术成为必要途径,无论是建筑工程设计者还是施工技术人员都必须加强学习、掌握最新的技术手段,研究新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来提高施工质量。作为施工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混凝土前期搅拌和后期的养护工作,针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规范施工,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真正提升,为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水平的进步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华.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5):12.
[2]杜海军.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7,(5):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